APP下载

砀山县黄河故道北部区域水系治理分析

2021-10-22陈得阳汪琨

安徽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河沟故道黄河

陈得阳,汪琨

(1.宿州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市砀山县水利局,安徽 宿州 235300)

黄河故道是1855年铜瓦厢决口后留下的古道,自河南兰考县始,向东经河南省商丘市、山东省菏泽市、安徽省宿州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至盐城市入海,历4省7市,长度700余千米。在宿州市砀山县境内,称为黄河故道,从县境中北部穿过,形成一处高垄,高出两侧地面5~10m,平均宽度约5km,最宽处约9km,集水面积1873km(二坝以上)。故道以北,现有玄庙、周寨、葛集三个乡镇,面积约330km,人口23万。区域内河道主要有复新河、苗城河,主要支流有十二号沟、五号沟、七号沟、两利沟等。

1 基本情况

复新河位于黄河故道的缕堤北侧,发源于砀山县玄庙镇八大家村北,向东北经江苏丰县、山东单县、鱼台汇入南四湖,河道全长76.2km,流域面积1812km,其中砀山境内长度14.2km,流域面积60km。复新河是砀山县故道以北地区的骨干河道,下游建有董庄节制闸,规模5孔3m,已损毁。江苏境内河道已实施治理,标准为排涝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苗城河已通过最后一公里项目实施治理,标准为排涝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

多年以来,砀山县黄河故道以北地区水利投资偏少,基础设施薄弱,河道淤积、建筑物损毁现象比较普遍,区域洪涝旱灾频发,汛期时,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非汛期时,由于地处高亢地区,缺水严重,形成旱灾,区域内的玄庙镇、周寨镇、葛集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是砀山县的“经济洼地”。

2 治理思路

为改变本区域的落后面貌,增强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自“十三五”以来,我院积极谋划砀山县水资源布局,以黄河故道为核心,作为“水库”,调蓄外来水源;作为“水塔”,实现南北输水。通过中小河流、新建小型水库项目,2022年,砀山县境内黄河故道可以实现全线贯通。河道底宽100~150m,配套穿堤涵站,作为引水口门,向两岸输水。对于故道以北地区,以程黄沟为输水“动脉”,引水向北,进入复新河,通过十二号沟,继续向北,进入苗城河,连通五号沟、七号沟、两利沟;以黄河故道北岸的窦集沟涵、李寨沟涵、老李寨沟涵为口门,实现上述河沟与故道的连通。

砀山县黄河故道北部区域水系治理是砀山县水资源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必要措施。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的指导精神,治理思路为:以复新河为核心,对区域内河道、沟洫进行综合治理,系统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蓄水、引水能力,增加水动力、水活力,改善区域水生态、水环境,提升水景观。具体举措为,采取土方疏浚及阻水桥梁拆建措施,提高河沟防洪、排涝能力;采取节制建筑物建设措施,提高河沟蓄水能力,防止汛期涝水串排;采取挡墙措施,打通复新河周寨镇区段梗阻;采取植树、植草措施,提高保土固土能力等。水系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砀山县黄河故道北部区域水系布置图

3 治理内容

3.1 土方疏浚

按照5年一遇排涝标准,疏浚复新河本干河段及程黄沟、十二号沟等支流,长度86km,深沟平底,纵横成网。打通程黄沟北段,使之与复新河连通,深切高滩,平均深度10m,采用复式断面,底高程40m,底宽5m,一级滩地高程45m,宽度3m,下部边坡1:4,上部边坡1:3。

3.2 阻水桥梁拆建

拆建沿线阻水桥梁18座,复新河3座、程黄沟8座、五号沟4座、七号沟2座、堤南河1座。对拟维持现状桥梁,施工时,上下游10~20m不动,保证其稳定性。

3.3 节制建筑物

拆除重建董庄闸,规模3孔5m,采用整体式结构,在程黄沟上新建程楼闸(桩号5+300),规模1孔5m,设计流量5m/s;在十二号沟上新建周寨闸(桩号5+100),规模 2孔 3.5m,设计流量12m/s;新建窦集、范集、葛庄、后楼、李寨等5座滚水坝,用于蓄水,坝上设置汀步,方便周边百姓亲水。

3.4 新建挡墙

复新河的周寨镇区河段,两岸房屋密集,离河道较近,为保证过水断面满足排洪、排涝要求,且不影响两侧房屋安全,在此段河道新建挡墙,长度1km。挡墙顶部设栏杆,外侧建设步道,沿河植柳,柳树下种植迎春花,垂入水面。

3.5 植树、植草

选择乡土树种,种植于河沟两侧,实现保土、固土功能。程黄沟是输水动脉,沟口现有水泥道路,在程黄沟两侧沟口种植银杏,兼具行道树作用,在滩地种植垂柳,间距均为5m,在水位变动区(42~43m)种植芦苇,起到固岸作用。复新河及其他大沟,在河口种植垂柳,间距10m。选择本地优势物种白茅草作为水保措施,在河沟岸坡及堆土区撒播白茅草籽,利用其发达根系减弱水土流失。

4 治理效果

4.1 防洪、排涝效果

经过计算,工程实施后,砀山县黄河故道北部区域水系排涝能力均超5年一遇,复新河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

4.2 蓄水效果

深沟平底,纵横成网,不仅有利于排水,也有利于蓄水。目前黄河故道常水位42.0~42.5m,工程实施后,程黄沟可常年保持2m以上的水深,复新河水深3~4m,苗城河水深3m,其他河沟水深1m以上,改变现状旱河的局面。

4.3 引水效果

打通程黄沟,南连黄河故道,北接复新河、苗城河,可实现自流引水,引黄北下,进入复新河、苗城河,进而连通其他支流,形成“河北水网”,整体布局呈“三横一纵”,三横为废黄河、复新河、苗城河,一纵为程黄沟、十二号沟。

4.4 水动力、水活力效果

利用黄河故道的高水位,引水向北,进入复新河、苗城河,提高区域水动力、水活力,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改善区域水生态、水环境,提升水景观。效果示意如图2所示。

图2 砀山县黄河故道北部区域水系治理效果图

5 结论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治水理念应该遵循习总书记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深刻学习习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建设“国家水网”、坚持“系统观念”,深入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如果把整个生态环境比喻成人的身体,那么水网是“血脉”,道路是“骨骼”,土地是“皮肤”,草树是“毛发”……在新的认知基础上,只有贯彻习总书记的“系统思想”,坚持“系统治理”,才能推动水利事业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河沟故道黄河
秋风吹彻(组诗)
黄河
蒙城县河蟹河沟自然生态养殖技术
春天
黄河故道
钓鱼捞虾摸泥鳅
黄河故道梨花开
“跳跃”的秀才
大河沟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