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拟建建筑对周围区域风环境影响研究

2021-10-22冯建东葛健汪世杰冯帅蒋腾武

安徽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风向舒适性风速

冯建东,葛健,汪世杰,冯帅,蒋腾武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1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人、建筑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于建筑外形和布局趋向多变,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在区域建筑扩建时,因新增建筑的影响,局部风环境会发生较大改变,行人高度水平风PLW(Pedestrain-level wind)直接对行人带来不利影响,国内外都曾发生过由于不良风环境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另一方面,风速较小也会造成污染物沉积,引起建筑周围空气质量的持续恶化。通过对历史风环境进行CFD模拟表明,城市风损逐年增加,城市空气通风对城市形态设计愈发重要;因此,建筑对区域风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优化规划布局设计评判的重要指标。

国内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即开展了对行人风环境的研究,对于群体建筑风环境:Murakami等人通过对高层建筑被低层建筑包绕情况的研究,表明高层建筑会显著改变建筑群内的风环境,PLW速度将提高到孤立单体情况时的2~4倍;Qureshi M.Zahid Iqbal等人研究了滞流区和尾流区对建筑周围通风能力和风舒适度的影响,揭示了建筑的朝向和间距对再入角处风循环的重要性;马剑比较8种不同布局型式的建筑群周边行人风高度的风速比和矢量场,获得风环境状况与建筑平面布局之间的一些定性和定量影响关系;Janssen等人针对不同建筑群内风环境评价准则,通过比较表明不同的评价准则会导致风舒适性评价结果的不同,为建筑群风环境评价准则的选取提供了借鉴意义。然而,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建筑固定布局,对于拟建建筑对周边风环境影响,以及行人风的舒适度研究甚少。

对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三种:实地测量、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其中实测所需实验条件过高,风洞试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建筑风环境变化,但风洞试验模型测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结果有一定差距,而CFD数值模拟可以获得详细的环境气动信息,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分析时间短、人力成本低、投资较少的优势。针对拟建建筑对区域风环境影响,以某校区内建筑群体布局为对象,考虑当地实际季风情况,模拟分析布局内拟建建筑对PLW分布的影响,以期对指导布局规划设计,改善局部微气候(行人舒适度)提供科学参考。

2 流动控制方程以及风环境评价准则

2.1 流动控制方程

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进行风场计算,利用湍流统计理论处理瞬时的NS方程,将基础方程中的物理量分为平均值和脉动值,求解平均值和脉动值得统计量对应的方程式,将瞬态的脉动量进行时均化处理。

Realizable k-ε模型通过修正耗散率ε方程使ε方程的产生项与k方程的产生项独立,从而更好地反映能量在谱空间中的传播。该模型广泛应用于边界层流动、剪切流、射流和腔流流动问题,特别在平板射流问题中能给出较好的射流张角,其输运方程为:

式中:G为湍动能生成项;C=1.9,σ=1.0,σ“ =1.2”。

2.2 风环境评价准则

考虑行人舒适感以及建筑间气态污染物衰减速度,选取放大因子作为风环境舒适性评价指标。

式中,A——不同位置处的放大因子;

U——不同位置处行人高度(取1.5m)的风速;

U——取60m高度处未受建筑群影响的来流风速作为参考风速。

由于风速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评价行人高度风舒适性多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于多数风舒适性评价准则,概率公式的基本形式为:

风舒适性标准表 表1

式中:p——风速大于舒适性临界值的概率;

v——空间中某一位置的实际风速;

v——预先设定的临界风速;

p——全年条件下行人在特定活动中能够接受的概率。

采用Verkaik等人提出的风舒适性标准,如表1,对风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价。

3 数值模拟

3.1 计算模型

选取某校区局部建筑群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建筑编号(见图1),其中拟建建筑C、D的位置位于图1(a)黄色边框内。

图1 拟建建筑区域示意图

按照全尺进行CFD模型建模(见图1(b)),其中红色建筑表示拟建建筑,蓝色建筑表示已有建筑。以逆时针旋转为正,考虑正北风(0°)、西北风(45°)、正南风(180°)和东南风(225°)四种风向(见图1(c))。

3.2 计算域及网格剖分

计算域的设置见图2所示。计算模型采用Robust(Octree)式的四面体网格生成方式(Tetra/Mixed),对壁面区域网格适度进行加密。图3为0°风向下计算区域的网格剖分。

图2 计算域

图3 计算域网格划分

3.3 边界条件

①计算域入口设为速度入口,如图4所示。

图4 计算域速度入口风剖面示意图

采用指数型风剖面:

式中:Z表示离地高度(m);Z表示参考高度(m);V表示Z高度处的风速(m/s);V表示参考高度处(10m)的平均风速(m/s),风场计算取用10m/s;α表示不同地貌代表的地面粗糙度指数,本文涉及的地貌类型设为C类,α取0.22。

②入口处湍流强度边界条件采用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描述:

式中,I为入口处湍流强度剖面;L为入口处湍流长度尺度,一般选择为最高建筑物高度;C=0.09,K=0.42。

上述入口处风速和湍流强度等风场边界条件均采用自定义函数(User-Defined Function)编译运行。

③计算域顶面和两侧面,由于距离建筑物较远,建筑对风场的扰动可忽略不计,设为滑移壁面,且两侧面对称设置。

④计算域出口设为自由出流。

⑤地面和建筑物壁面均设为无滑移壁面。

4 结果分析

4.1 放大因子分布

对四种风向下有无拟建建筑的布局进行模拟,获得区域放大因子的分布云图(见图5)。由图表明,180°风向下,拟建建筑对周边风场的影响极小;0°、45°以及225°风向下,拟建建筑对周边风场影响显著,导致局部放大因子出现较大变化,如45°风向下C、D建筑间局部区域放大因子由0.42增大至0.98(见图5(c)(d)),且拟建建筑C、D周边狭管效应显著增强。

图5 不同风向下区域放大因子分布云图

0°风向下C建筑物北侧壁面边缘放大因子较大,壁面中间放大因子较小。C建筑物南侧以及D建筑物附近放大因子普遍较小。C建筑物和D建筑物整体东侧比西侧放大因子更大。新建C和D建筑物之后,B建筑C建筑之间的放大因子变大。D建筑与E建筑物之间放大因子变小。

45°风向下,C建筑物东北角以及CD建筑物之间的放大因子大幅增大。且新建CD建筑物之后GF建筑物之间的区域放大因子整体增大。

225°风向条件下,C、D建筑之间的狭管以及B建筑物的南侧区域放大因子明显增大。新建C、D建筑物之后,A建筑物的西侧放大因子明显减小,缓解了A建筑物与其西侧整体区域之间的狭管效应。

4.2 风场流线分析

图6给出了拟建建筑周边风场流线。由图表明,在0°以及180°风向条件下,拟建建筑存在时,将引起原有区域出现更多旋涡。

图6 不同风向条件下拟建建筑周边风场流线图

分析有拟建建筑情况,0°风向下,相对于无拟建建筑情况,虽然B建筑背风处的涡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拟建建筑立面边缘处风速显著增大,且在背风处形成较多涡流和低压区;180°风向下,原无新增建筑情况下B与E之间空地的大涡流消失,B与C、C与A之间形成小涡流,F背风处的涡流更加贴近建筑。在以上两种风向条件下,新建建筑后,建筑周围涡流数量明显增加,风环境趋于复杂,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导致污染物滞留,行人舒适度也明显下降。

4.3 风环境舒适性评价

依据中国气象数据网给出的所在地区全年日平均风速分布图(见图7),统计获得全年80%时间内来流风速小于2.9m/s,即p(ν≥2.9m/s)≤20%。

图7 某市全年日平均风速

基于风舒适性标准,给出拟建建筑周边风舒适性区划图(见图8)。

图8 不同风向条件下拟建建筑区域舒适性区划图

除180°风向下E、F两栋高大建筑基本阻挡住来流风,其余三个风向下拟建建筑均对区域风环境产生显著变化,C、D建筑建成前舒适性等级以Ⅰ为主,建成后出现大面积Ⅴ级区,对行人舒适性产生负面影响。有拟建建筑,0°风向下B、C中间舒适度下降为等级Ⅴ,G内部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5°风向下,A、C、D区域附近舒适度严重下降,变为以Ⅴ为主;225°风向未建建筑前舒适性就很差,以Ⅴ为主,新建建筑后未有改善,且在C、D之间的通道至G南侧由等级Ⅰ降至等级Ⅴ。新建建筑后,区域内除180°风向外,其余三个风向整体风舒适度有明显下降。

5 总结

针对实际建筑群区域,模拟分析拟建筑建成前后周边风环境,以及行人高度处风环境的舒适性,获得以下结论:

①当建筑群体总体朝向与来流风向一致或相反时,拟建建筑影响下的区域涡流数量增加,拟建建筑周边区域放大因子整体较小,行人高度处舒适性较高,满足行人在三种状态下的舒适性要求;

②当来流风向与建筑总体朝向有偏角时,拟建建筑周边涡流数量较少,且由于狭管效应的作用,其周边放大因子按片状呈现增大的现象,导致该区域内行人舒适性较差。

猜你喜欢

风向舒适性风速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车门外把手操作舒适性分析
风向
毕节飞雄机场的风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2006—2016年平凉市风速变化特征分析
原州区近30年风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风速概率分布对风电齿轮
《函数》测试题
空调噪音舒适性评价的探讨
确定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