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2021-10-18黄站梅伍振峰龚云峰

新经济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转化创新

黄站梅 伍振峰 龚云峰

摘   要:在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专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助力疫情防控。但是,我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目前不足 10%,与其他产业相比,中医药科技 成果的转化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中医药科技成果存在转化难、转化率低、中试环节薄弱、相关政策作用 发挥不充分、企业承接能力不强、各主体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阻碍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 相关因素,试图找出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的短板和弱项,以期为中医药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科研主体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 发展规划(2015-2020 年)》《中藥材保护和发展 规划(2015-2020  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 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 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 知》[1-5] 等纲领性文件和法律法规,系统谋划布局 中医药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 展,2019 年他在给全国中医药大会的指示中明确 提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求加快推进中医 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 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 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 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 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 献力量。

在当前政策环境下,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产业化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此,笔者 针对当前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难点进行 把脉,以期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探索路径。

一、中医药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现状

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促进中华民族繁 衍生息和保障中国人民身心健康中发挥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关联领域与衍 生产业众多,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研究已深入多个学科领 域,促进了相关应用和发展。

(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起着牵引和推动作用

中医药工作者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以提高临床疗效和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 题为中心,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近些年, 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及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顺利开 展,建立起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 和科研实验室;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工程实验室和 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了 25 个各具特色的中药现代 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初步形成以独立的中 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大学和省级以上中医医院 为研究主体,综合性大学、综合医院、中药企业 等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十二五”以来,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突破不断 涌现。例如在中药新药发现、制剂、安全性评价 等瓶颈问题上取得重要突破,中药新药研制的技 术方法不断进步,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显著增强; 中医药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4 种中药已获美国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Ⅲ期临床 研究,一批中成药正在开展欧盟注册研究,一批 中药材品种纳入《美国药典》和《欧盟药典》。中 医药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药的发展史, 就是革故鼎新、与科技同步发展的历史。

(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常用中药材生产体系已基本建立,过亿元品种从数十个增加到 500 个,培育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从 1996 年的 234亿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8442 亿元,占医药工业总 产值的比例从 1/5 增加到 1/3,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6](见图 1)。中医药大健康产 业蓬勃发展又带动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 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医药市场国际化日 益明显的今天,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医药 市场的竞争已是大势所趋。

(三)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容乐观

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成熟度低、形式 单一、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匮乏等问题凸显。据不 完全统计,2012-2017 年,国家批准的创新中药 数量依次为 16、14、9、6、2、1,中药新药研发 举步维艰,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进 程缓慢。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研发人员的 总数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每年取得的国家 级重大科技成果在 3 万件以上,而在 3 万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中,只有不到 20% 的成果实现转化 并批量生产,其中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 5%。

近 5 年来,我国每年通过鉴定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大约有 600 项,获奖成果约占 20% ~ 25%,其中部分科技成果已转化为产品,并在生产应用 中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我国中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 10%,总体存在利用率 低和转化周期长的问题。

二、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和 难点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 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 出,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 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 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 像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没有人接, 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 到产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关 于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尚无统 一定义。笔者在研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 年修订)》中科技成果概 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研究特点,将“中 医药科技成果”的概念定义如下:运用中医药理 论、技术方法,在生命、健康和疾病领域开展科 学研究,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见表 1)。 目前中医药领域有三大科技创新实体,分别为大中型中药企业、中医药科研院所和中医药高 等院校。我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制约 因素,与科技创新实体息息相关。

(一)中医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短板

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主要的中医药科技 力量,每年承担大量的研究课题,拥有充足的科 研经费、完备的科研设施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是 产出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基地。虽然我国 高校目前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 6000 ~ 8000 项 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足 10%, 这无疑是对科技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关于中医 药高校成果转化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重科研、轻市场 :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不强

相比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我国中医药高等 院校拥有更多的科技成果,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 项目和研究论文,专利授权的数量逐年攀升,但 技术转让和专利售出的比例较小,科技成果转化 率低,原因是其多数成果仍停留在理论方面和实 验室小试中,没有与现实生产力接轨。

中医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普遍存在一个通病, 即开展科研侧重点并未转向服务实体经济上,大 多数科研人员关注点仅为了职称评价、项目申报以及论文发表等,相关选题脱离中医药发展的实 际需求,以致科研人员不明确该做什么样的学术 研究。即使是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横向课题,也普 遍存在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造 成许多成果无法推广应用。

2. 重小试、轻中试 :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薄弱

一般来说,一项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 让,需经历由立项实验室研制获取小试结果,再 将小试结果扩大进行工业化实验完善中间试验以 获取完整的工艺技术,最后将中试结果推向企业、 实现商品化或产业化这三个阶段。中医药高校因 条件所限,缺乏中试基地,难以独立完成直接用 于生产实践的成果。科技成果未经过中试基地批 量生产,直接投入大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可靠 性不强,与大生产脱节,导致转化成果不理想。 为此若在中试过程中对工艺进行改进,使成果达 到成熟化,可为其产业化提供可靠依据。

3. 重制定、轻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中医药产学研合作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完 善,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由于缺乏专业领域的 相关配套规定,使得相关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影 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效。在中医药高校层面, 缺少统一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相 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阻 碍了成果转化。在内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奖 罚制度等方面,存在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倾向, 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不利于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为了解中医药 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对转化绩效的影响, 周丹丹等 [7] 对 413 名科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 果显示科研人员更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对职称晋升 或职务晋升的影响。

(二)中医药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承接能力不强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接收方,企业是与科学 技术紧密结合的重要一环,在接受高校成果的过 程中存在承接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发展规模、

风险承担能力、体制等原因,中医药科研队伍大 多数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水 平有限,多数中医药企业处于产业下游,依靠中 药材原材料或二次加工作为生产和创收的主要模 式,未能将中医药成果转化成符合大众需求的养 生保健等衍生产品,产品创新能力差,识别运用 高校技术的能力较弱,技术型的高层次人才少, 对原有产品进行梯度研发的能力不足,在引进和 消化科技成果的问题上更是力不从心,造成企业 经济来源单一。即使受让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 成产品推向社会也较难。这一现状导致企业难以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的科 技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运用,无法实现成功转化。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存在障碍,三大创新主体联系不紧密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中医药 成果转化活动中的联系不紧密,影响了成果转化 的整体效率,供需仍存在脱节。长期以来,隶属 于不同系统的创新主体,客观上受到体制藩篱的 制约,往往只能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合作, 强调“企业出钱、学校和科研院所出力”,采取“点 对点”的技术转让、委托研究和联合开发,多以 “短、平、快”的合作项目为主,以局部的、阶段 性的合作方式为主,以解决一般性、临时性的技 术问题为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各方合作机 构、项目、经费等都不稳定,无法有效解决中医 药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据了解, 三大创新主体都反映双方人员缺乏共同语言,一 些合作项目基本上是“开始积极、后面消极”,严 重影响产学研合作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制约中 医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因此迫切需要通过 某些改革途径,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 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中医药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思路 和建议

(一)提高中医药科研主体的创新能力

中医药科研主体应着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增强市场意识。由于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尚 不完善,成果产出与转化动力不足,要以成果 转化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和市场机 制,积极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要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在安全合 规的前提下及时推向市场。在此基础上加快推 动中医药科研成果成熟化,不断提升中医药的 临床治疗价值,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促进形成科研产业化良性循环。

(二)强化中试在中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桥梁作用

建立中试基地是提高中医药及其复方研发 水平,以及加快中医药研发速度和科技成果产 业化的有力措施。具体是将实验室研究成果通 过中试基地,经中试放大,取得生产规模的技 术参数,使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生产,缩短科 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

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中试环节是促进科 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第一,应肯定 中试环节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 加强中试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即对中试环节 过程中的人、财、物进行系统科学的运筹、指挥 和调控,解决各种难题;第三,大幅增加中试环 节的经费投入,我国中医药领域每年有不少科技 成果长期滞留在实验室,未能实现产品化、产业 化开发,这与我国科研经费投入重视科研、不重 视中试密切相关,中医药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有 经费,企業产品有投资,唯独介于两者之间的中 试环节,少有、甚至根本没有经费投入;第四, 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科研院所、企业创办或 联合创办中试基地;第五,中试科研人员的短缺 严重制约中试发展,因此,应鼓励科研人员从事 中试环节的科技开发。

(三)完善相关政策及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国家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主要包括:完善规范技术市场;落实科技成果 转让法;与时俱进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 科技手段,构建科技成果的技术交易平台;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等级的规范化管理,制定中 医药科技成果等级管理办法,构建统一的中医 药科技成果登记与管理的网络平台;推进产学 研一体化,构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完善中医药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建立健全 各类中医政策执行监测指标体系和第三方绩效 评价工作机制,将中医药科技政策制定、政策 行动和政策绩效评价作为考核中医药管理部门 的主要指标 [8]。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聚 焦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 用合作创新网络建设,引导创新主体合作共赢, 优化整合各类专业技术创新要素,着力打造从 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到产业化的 全链条、贯通式创新平台,以市场为纽带联结 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个人” 多重力量相互交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螺 旋前进的创新体系。

优化科研人员评价考核机制。在科技创新 过程中,评价体系具有指挥棒作用,有怎样的 评价体系就有怎样的科研活动。在项目评价上, 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 / 体 系,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 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 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 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 技人才评价体系,营造起能沉下心来、潜心研 究的科研生态,让各类科研人才心无旁骛地投 身科研。

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加快建立自 上而下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免责制度和政策, 激励领导干部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主动担当作为。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贡献人员”作出明确 界定,依据贡献度给予相应奖励,充分调动各 转化主体的积极性。

(四)切实发挥中医药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企业自身特点决定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 中的主体作用。企业具备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 品优势并通过市场使之效益最大化的运行机制。 让企业既扮演科研项目的“出题人”,又能成为合作项目的管理者,负责决定研究方向和参与 成員,有效组织开展创新活动。推广实施企业 研发费用投入后补助政策,把决策权交给企业, 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和创新。

中医药企业应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 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 投融资渠道,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产学 研一体化合作机制。要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取得 实效,必须在转化过程中有科研人员及利益相 关方的参与,如邀请科技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参 与到企业创新中,形成以市场利益为纽带的联 合研发与成果转化机制。要继续发挥产学研优 势,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中试基地,开发中 医药科技产品,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 期。例如赣江新区围绕中药种植、检测、研发、 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条,从国内大院大所、龙头 企业、高端人才团队三个维度,布局了 11 家中 医药创新平台。

(五)以良好的市场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产学研合作问题,需要 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着手,通过利益 驱动把产学研各方拧成一股绳,关键就在于形 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的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 创新的主体,在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中起着主 导作用。

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政府需要下大力气 改善营商环境,严格调控虚拟经济和垄断行业 的盈利空间,引导更多要素资源进入到实体经 济中来。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样 才会吸引企业投资和促进创新创业。此外要将 产学研合作中的人员交流、兼职及从业经历作 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引入到人才评价体系中, 通过广泛的人员交流和良性互动,实现产学研 的深度融合。从内部因素来看,企业必须拥有 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和软硬件设施,并 能自主地敏锐地确定研发目标,及时对接或引 导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中药 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和《中医 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的通知 [EB/OL].(2015-05-11)       [2021-07-08].http://bgs.

satcm.gov.cn/zhengcewenjian/2018-03-24/879. html.

[2]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 要(2016—2030 年 ) 的 通 知 [ EB/ OL].(2017-

01-04)  [2021-07-08].  http://fjs.satcm.gov.cn/ zhengcewenjian/2018-03-24/2484.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全文 [ EB/ OL].(2016-12-26)   [2021-07-08].   http:// f j s .

satcm.gov.cn/zhengcewenjian/2018-03-24/2249. html.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 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 [ EB/ OL].(2019-10- 26) [2021-07-08]. http://www. satcm. gov. cn/ xinxifabu/meitibaodao/2019-10-26/11638.html.

[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 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EB/ OL].(2021- 02-09) [2021-07-08].http://gcs.satcm.gov.cn/ zhengcewenjian/2021-02-09/20089.html.

[6] 科技 部:创新驱动跨越发 展,中药 现 代 化 二 十 年 硕 果 累 累 [ EB/ OL]. (2016-11- 11) [2021-07-08]. http://www. cnipr. com/sj/ zx/201707/t20170718_207885.html.

[7] 周丹丹,宋宝香,祝嫦娥,等 . 医药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对转化绩效的影响分 析——以江苏省四所高校为例 [ J ] . 中国卫生事业 管理,2021,38(04):298-301+304.

[8] 马进疆,邱鸿钟,梁瑞琼 . 中医药科技政 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 J ] . 中华中医药 杂志,2018,33(10):4622-4626.

(作者黄站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伍振峰,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 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龚云峰,江西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

猜你喜欢

转化创新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