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GP+ESP混合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效果评估

2021-10-14李艳

高教学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李艳

摘  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生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从通用英语(EGP)教学转向了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为了应对这样的转变,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从2017学年起展开了EGP+ESP混合授课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文章主要介绍了自改革以来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情况,并针对师生双方的问卷调查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7-0107-05

Abstract: Thegoal to cultivate talents needed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nd competiti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new-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no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ll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to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started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EGP plus ESP teaching mode in its college English instruction since 2017. The article repor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and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the mode by drawing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done on both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It ends with suggestions on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 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EGP; ESP;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人才教育与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参与国际化事务必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教育中,英语语言技能以及沟通技巧的培养与教育顯得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1],这一点可以通过大学新生逐年提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证实。这些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跳跃化、信息闪速化、知识碎片化、学习趣味化、选择个性化的认知特征[2],因而他们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更加快速和高效,慕课、微课、智慧课堂、移动学习等新的授课形式给传统的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着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新生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给语言教育方式带来的革命式变化,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了指导各高校顺利开展改革,教育部于2015年修订完善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学指南》依据科学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同时对具体的课程体系也提出了宏观的指导性方针,即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而具体的课程形式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3]。

在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和鼓励下,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寻求适合自己实际教学情况的EGP通用英语和ESP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一、文献回顾

ESP专门用途英语具有专业性、开放性、实用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4],其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西方掀起的针对EGP通用英语语言教学的改革以及教育心理学对于学习者语言需求的重视。那么ESP专门用途英语到底指什么?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包含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充分融合了学习者需求的语言学习方法,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或方法论。他们同时把ESP细分为了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5]。STREVENS强调了ESP课程的四个必要特征和两个可变特征。四大必要特征为专门用途英语满足了学习者的特定学习需求,与特定领域、职业和活动的内容相关、语言聚焦于与职业行为相关的句法、词汇和语篇上,完全不同于通用英语;两大可变特征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可以仅局限于特定的学习技能上(如阅读技能)、可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方法[6]。ROBINSON认为专门用途英语具有目标导向并建立在学习者的需求之上,其目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特定领域的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成年学生[7]。Dudley-DUDIEY-EVANS和ST.JOHN结合前人的定义,将专门用途英语理解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使用了适用特定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同时注重传授特定语域、体裁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于通用英语课程中的互动[8]。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