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古言小说对历史教学的启发

2021-10-14张佳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

【摘要】由于中学生有爱情的憧憬,并且想要逃避现实的压力,获得成就感以及本身对历史的喜爱和好奇等这些原因,使得如今网络古言小说深受中学生的追捧。历史教师据此应该发挥教育机智,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其优点,对其加以利用,使自己的课堂散发出新课程的光芒。

【关键词】网络古言  中学历史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7-0158-02

改革开放后,琼瑶、亦舒等所著的港台言情小说大面积地涌入内地,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掀起了一股现象级的言情热。但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逐渐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人们开始渴望更多的精神慰藉,希望能创造符合大陆自身文化的言情小说,加上手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各大内地阅读门户网站不断出现,之后痞子蔡发表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成功开启了网络言情的新纪元。[1]

网络古言小说指的是在互联网络上更新连载的以历史,甚至是架空的历史为背景所展开的关于爱情的虚拟故事。在如今的中学这种小说的受众面较广,影响力较深,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现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作者将对此进行分析探究,并且从中寻找启示,便于今后更好地进行历史教学。

一、网络古言小说在中学的生存现状

如今中学的网络言情热度依旧。调查显示有95.2%的高中生看过言情小说, 68.6%的学生看过二十本以上, 而这些小说来自于网络的竟然高达73.3%。[2]同时中国最大言情网站之一的晋江原创网的读者主要以10~19岁的青少年女性为主。[3]优秀IP的影视宣传,微博微信的小说推荐,女生之间的跟风阅读无不将其推到風口浪尖。

网络古代言情作为网络言情的分支,有着比其他种类更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能很快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就拿都市言情来比,古言可以分为武侠、种田、玄幻、宫斗、宅斗等好几种类型,剧情多样,变幻莫测,而且符合最近年轻人的古风潮流,而都市言情已经僵化,读起来毫无新意。加上近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等一系列作品的影视化,让学生更加对其趋之若鹜。

虽然外部原因有很多,但作者更希望从中学生的心理出发,对这种网络古言热的现象进行分析探究,期待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二、网络古言热的原因分析

1.对爱情的向往

虽说是古代言情但终究逃不过言情二字。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躁动期,对爱情充满好奇和期待,于是言情小说成为了他们寻找爱情的答案书,也为中学生建立了一个爱情的乌托邦。

从现实来看,中学阶段的大部分读者是女学生。基于大环境分析,如今的网络言情小说无论是作者、读者还是文中视角都主要是女性。首先,因为女性往往是感性的,很容易唯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文中我们理性看来不可思议的男主PUA及犯罪情节都能很快会因为爱而被女性读者所接受。其次文中的女性视角更能帮助女性读者有较好的代入感,最后女性作者更懂女生们的精神需求,她们的写作能从女性角度出发,为其打造一个完美的爱情世界。同时这三点原因也成为了女学生沉迷其中的重要因素。

虽然爱情是纯粹的精神交流,但也离不开性的需求,加上许多中学生因缺乏正确的性教育使得对性好奇和压抑,潜意识里不断寻找满足这些欲望的途径。同时很多网络言情小说为了吸引眼球都会迎合读者写一些低俗黄文,中学生在这些文章中既紧张不安,却也欲罢不能。

2.逃避现实压力,获得成就感

近年来,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逐年增加,面对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学习使得这群青少年逐渐感到生活的枯燥,希望沉迷于这个无人打扰的令人想入非非的虚拟私人世界中,从中获得短暂的逃离。

中学生在对书本类型选择的同时其实也是主动对自己私人空间的选择,随自己喜好选择文本类型,不仅可以让自己处于真实的历史空间里,也可以完全架空,肆意在四海八荒之中。在这个空间中,学生完全可以放松自己,跟着故事情节脉络走,自然而然地体验悲欢离合,随之释放自己的情绪。学生另辟蹊径地在禁忌文、虐恋文、肉文中寻找刺激,不过也是在寻找一个发泄不满的空间。

小说还能让中学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根据马斯洛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分析,现在的物质条件不断充沛,社会各方面也在不断完善,满足了这些基本需求后,中学生更加想要获得自我实现,但是奈何现实中的力量薄弱,屡遭失败,于是在小说中赋予自己完美主角的力量,处处化险为夷,寻找成就感。在重生穿越文中,是金手指,历史会因他们而改变;在武侠文中,是扫黑除恶的江湖中人;在宅斗文中又可以凭借自己的一身智慧混出一片天地。中学生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能轻易转换命运、拯救世界,让世界以我为中心,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和控制欲。

3.对历史喜爱和好奇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梦代表着人们潜意识里愿望的实现。”[4]同理,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古言,主要不是因为作者的高超技巧,而是他们潜意识对中国历史长河中许多众所周知却又知之不详的历史故事感到好奇,并希望按照他们的意愿加以重塑。[5]

中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网络古言进行阅读,其实也表现了他们对不同历史文化的向往和看法。比如仙侠文就暗含了大量的佛道理论、古代军事思想、武术和巫术文化[6];宫斗和宅斗文符合了中学生对古代皇宫贵族家庭内部模式的想象;穿越文是用现代人的视角看历史,这说明了中学生对历史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并希望能参与其中。

优质的网络古言作者会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从政治制度到一砖一瓦都会考证大量真实史料,所以网络古言包含了很多古代文化元素,中学生通过对其阅读,感受故事曲折的同时也在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拿《后宫·甄嬛传》来说,虽说故事背景是虚构的朝代,但作者仍然参考历史,保持谨慎的态度撰写,每章结尾还精心注释,无不体现作者的用心良苦。其书中后宫女人的等级划分是严格按照古代的八级十六品的妃嫔建制来的,里面提到的月裙、反绾髻、螺丝金凤等名词都是古代女子真实的饰品和服装名称。[7]其文中也包含大量且广泛的古诗词,不仅能增加意境,还能推动故事发展。作者还经常巧妙地根据中药的功效和作用安排情节。[7]文中人物对话也模仿《红楼梦》,白话和文言文结合使得“甄嬛体”迅速走红。总之书中的一草一木无不透露出古风古韵来,中学生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这趟历史之旅中。

三、历史教学反思

作者在对网络古言深入探究时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同样含有古风古韵,为什么中学生往往偏爱网络古言,而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呢?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网络古言可以任意改编来满足学生的口味以外,作为历史老师是否应该反思自己课堂的不足之处,谦逊地从中找寻成功经验,并对其加以利用来完善自己的课堂呢?

1.缩小距离感

网络古言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是喜闻乐见的,读起来是放松的,而历史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严肃的、刻板的和高不可攀的,历史课堂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距离感。

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一方面应该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上课不是“一人堂”,而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只有将课堂放松下来,才能营造一个学生敢于自由发言的环境。另一方面应努力将历史课上得更生动有趣一些,打破对历史课的刻板印象,比如就可以从历史故事和历史细节着手。教师讲抗日战争时总觉得场面庄严宏大,不太好把控,但如果带领学生挖掘1940年中国空军航校李向阳教官的日记内容:“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轮到我这个老师上去了。”其背后的故事,讲到他在日军轰炸成都之时,明知生死一线,还依然独身单挑32架飞机,虽然故事简短却意味深长,这就比刻意渲染气氛要高明得多。要是教师能从衣食住行这些生活细节入手就更能让学生亲近历史课了。大唐姑娘时尚的半袖儒衫,别具一格的黄昏婚礼,吃货杜甫的《槐叶冷淘》,这些无不透露出“盛唐气象”。

当然也可以顺应潮流,用一些“网红”款,比如带领学生看河南春晚爆红节目《唐宫夜宴》,漫画版《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和文博类热播节目《博物馆奇妙夜》,每每这时,学生都会感叹道:“历史原来可以这样!”

2.借鉴形式

网络古言中不乏有穿越的文本模式。这类网络古言通过第一人称把主权交到学生手中,将学生迅速带入奇幻世界。这种模式新颖有趣,是我们上课可以借鉴的,并且也可以举一反三,结合课程进行历史情景设置。

穿越文是通过生动的文字描写,让学生很快能想象出画面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而我们上课带领学生 “穿越”时,可以更进一步,结合现代多媒体,通过展示当时的史料、图片、音频、视频和让学生扮演古人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达到沉浸式体验的效果。

在备课设计历史情景时,尽量能够既贴近课程标准,又显得生动有趣一些。比如何丹仁老师所获得的国赛一等奖的作品《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里面就虚拟了一个宋有财的人物,学生跟着他在宋代致富求生从而全面了解当时经济。又如讲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岗村村民,让他们谈谈改革前后的心理变化。

以往上课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比较单一,学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进来。通过穿越、情境设置把主权交到学生手中,学生能自觉而快乐地被带入到特定的时空中去学习,并在其中自我感知,潜移默化地将陌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熟悉化。

同时也可以抓住机会提醒学生:“在评价历史时,要尽量像这样穿越回去,站在当时人们的立场上去思考,偏激地用上帝视角去评判是不公平的。”这便和吕祖谦倡导的东莱观史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利用网络古言教学

虽然网络古言总是被人诟病为披着历史外衣的低俗言情,上不得台面,但垃圾其实是被人放错了的资源。只要敢于突破,发动教育机智,教学也是可以适当蹭网络古言热度,使得课堂更加精彩的。

首先,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都耳熟能详的网络古言作品来吸引他们的兴趣。比如讲清朝的《步步惊心》、说汉朝的《云中歌》和《大漠谣》、谈春秋战国的《思美人》。一方面学生看了这本小说对这段历史本来就有初步的了解,并渴望进一步认识,当你随后表示要对其展开讲解时肯定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另一方面来说这会使学生更亲近你的课堂。作为老师你学会倾听他们想法,用他们的思维模式去授课,学生自然会喜欢你。加上他们看了小说之后对其中的历史情节还是比较清楚的,对这堂课的内容自然也有了亲切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正向和反向使用网絡古言。所谓正向是指让课堂脉络符合小说的故事发展情节,学生在愉快学习的同时,能不自觉地将碎片化的历史串联起来。但因为艺术加工化,能完成这样课堂的优质小说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更强调的是反向利用。通过将网络古言中的历史内容和现实授课的内容对比,辨别小说内容真伪,学生自然就了解到这类小说的 “三分真实,七分演义”,认识到真实的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推荐优质史书,引导学生看正史。最后,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仿照网络古言的语言模式来写一篇关于本课的短篇小说。它既可以贴近本课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本课的续写。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积极地再次回顾梳理本课框架,重视历史逻辑线索,还能主动预习和自学下一课的内容。不仅如此,学生同时也能自我认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并对学习历史充满信心和决心。

四、结语

教师是个需要不断倾听年轻人声音的职业,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职业。对于现在年轻人大多喜欢的流行元素,我们不要总站在对立角度去与之抗衡,这往往会导致矛盾的激化,尝试着反过来学会理解和包容,并加以利用,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晴.问世间情为何物——明清言情与网络言情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对读[J].百家评论,2020(4):74-83.

[2]楼威.公众舆论场与性别社会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詹秀敏,杜小烨.试论网络言情小说的美学特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74-79.

[4](奥)弗洛伊德著;陈焕文,翟飚译.梦的解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齐华.历史言情小说畅销背后的选题分析[J].文学教育(下),2009(2):16-17.

[6]鞠琪.网络女性古代言情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7]李红秀.网络小说的传统文化之美——《后宫·甄嬛传》走红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2):90-99.

作者简介:

张佳敏(1997年9月10日-),女,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