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2021-10-13李婷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新媒体

李婷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环境的日新月异,这些均给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事关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本文试图从当前高校“00后”学生主体出发,以新媒体环境为大背景,分析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新媒体;传播;高校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49

2020年7月19日,一则硕士生发表涉南京大屠杀等错误言论被开除学籍的消息在网络被广泛传开。涉事高校第一时间对该生予以“开除学籍”的通报。这起事件深刻反映了当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开除学籍”是否能够从根本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2019年底中共中央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也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而高等教育时期是作为个体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需要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生成长成才最坚实的地基。

1 媒介环境与文化多元: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下,正处于媒介环境日趋复杂与多元文化激烈交锋的背景之下,尤其随着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爱国主义教育再也不是“一言堂”的说教,因为移动媒介早已实现了对教师权威性的祛魅。灌输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与新时代脱轨,综合当前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网络文化环境为大背景,重传承性轻时代性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是中国教育最关注、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尤其在高等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所以,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格外注重校园“爱国教育”的物质环境建设,例如,悬挂的“爱国标语”,树立的革命先烈雕像等无不说明这爱国主义是一所高校教育的内在灵魂,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高校中是一种传承性的存在。

正是源于对传承性的坚守,爱国主义教育又会发展成为一种固化模式,过分重视传统形式,忽视了时代性的变化。例如,当下各类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高校学生善于并乐于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获取大量信息,但面对泥沙俱下的对网络信息,高校学生往往无法通过自我知识经验分辨出网络中的敏感言论,此时爱国主义教育中如果不重视网络媒体的存在,便是放弃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1.2 課堂教育为主渠道,重理论轻实践

课堂教育依然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强调理论性的同时不免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窠臼。在课堂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往往成为一种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单纯的理论记忆、时事分析等并不一定能够吸引“00后”大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非思政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纯理论的授课方式更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往往把这种课堂学习当作一种应试需要,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深入。

从另一方面说,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熏陶式教育,实践教育,但就目前高校组织实践教育环节而言,存在安全、经费等一系列客观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着高校开展系列爱国实践教学。

1.3 学生活动为抓手,重形式轻内涵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除了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之外,学生活动是拓展爱国实践教育的主要抓手,但这一抓手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形式轻内涵的弊端。

学生开展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活动基本应上级组织的要求统一开展。开展过程中,存在走流程、完成规定动作,对活动开展的真正目的和意义缺乏理解等问题,这导致活动开展缺乏理想信念支撑,活动参与者也往往是被动性参与,参与过程中难以释放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深入了解也随之成为一种形式。

2 个体教育与群体认同:“00后”大学生群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感知

随着“00后”成为高校的主力军,中国高等教育主体又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作为千禧一代的“00后”,他们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相比于“80、90”代的对物质的需求,“00后”一代更注重精神需求。此外,“00后”又是被誉为网络原著民的一代,“网络传递给大学生大量的道德经验,从而使得他们从传统的现实环境下积累的道德经验被挤占,因为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传递方式是立体的网状积累”,这使得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传与受的关系,而是更要考虑当前教育主体的特性,文章随机选取100名“00后”大学生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和访谈,分析得出目前高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普遍感知有如下表现。

2.1 说教式学习,缺乏实践教学

通过问卷分析,过半学生认为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说教”成分过多,导致他们对相应课程失去兴趣,甚至在调查中有学生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像催眠曲”,可见当前的教育方式对“00后”这一代而言亟待改进。

当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最便捷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而相应的实践教学比较匮乏。这种匮乏主要指有专业教师指导的实践课程环节,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并不包括在内,从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当下高校爱国主义实践环节缺乏教师的专业性引导。

2.2 碎片化接受,缺乏整体把握

“我并不清楚整体课程的连贯性”“授课内容前后跳跃性太大,听着听着我就不知所云了”……在调查访谈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表达了同样的困惑,日常课程教育给他们多半是碎片化的信息,即使他们愿意去认真学习,但依据现有的知识水平也难以达到整体把握,再者,思政教育理论高度高,这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加了难度。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新媒体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