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巧设“埋伏”,学生自然“发现”

2021-10-11梁静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9期
关键词:发现小学数学

梁静

[摘 要]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设“埋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最终有所“发现”,真正习得数学知识。

[关键词]埋伏;发现;小学数学;圆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7-0036-02

数学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意识,能够给学生带来更有价值的引领,对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要帮助。因此,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不能一味地等待学生去探究,而要巧设“埋伏”,引导学生去“发现”,这样才能提升教与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有没有巧设“埋伏”的意识,学生的“发现”会呈现迥然不同的结果。

教学片段一:

师:(出示一个圆环)这里有一个圆环,其形状就是一个圆,大家看看身边还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生1:教室墙上的钟面、课桌上的螺丝帽、兜里的硬币等,都是圆形的物体。

生2:教室里的花盆、同学手中的茶杯、钢笔帽的沿口等,这些也是圆形的物体。

……

教学片段二:

师:(出示纸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在这些图形中,有我们学习过的,也有我们没有学习过的,如果从特征的角度展开辨析,你会挑选哪种图形进行探究?同时说说自己挑选的理由。

生1:我挑选的图形是圆,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其他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生2:我也挑选圆,因为圆可以任意对折和重合,其他图形没有这样的特点。

生3: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机械上的轮子、螺丝等都是圆形的,就连身上衣服的扣子都是圆形的。

……

上述两个教学片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却获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片段一中,教师采取“求同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在“圆”之中,其学习发现当然是比较单一的;教学片段二中,教师采取“求异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圆和其他图形,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从生活应用等角度展开“发现”之旅。显然,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做了“埋伏”,由于设计的角度不同,所以学生的发现不同,其思维认知和收获也大不相同。

教学片段三:

(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并标记出圆心,然后用直尺画出圆的半径、直径)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在观察老师画圆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新发现?或者联想到什么呢?

生1:我发现圆心到圆上的距离是相等的。

生2:我发现圆的直径是由两个半径组成的。

生3:我发现老师画圆很熟练。

……

教学片段四:

(师拿起纸片制作的圆,先对折,再对折,再对折,让学生观察整个过程,然后打开这个圆,要求学生观察折痕;在学生观察思考后,师要求学生自行画一个圆,并让学生交流展示操作过程中的新发现)

生1:我发现对折圆时都会经过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圆心。

生2:圆对折多次,折痕众多,但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说明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这些半径都相等。

生3:我发现一条直径可以将圆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半圆。

……

上述两个教学片段,两位教师都是利用圆来引导学生探究与发现的,因为设计存在一些差异,所以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片段三中,教师用圆规画圆,直接标出圆心,导致学生失去寻找圆心的机会,其发现自然减少。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因为教师设计的“埋伏”不够,学生发现的视野被限制,最后连“老师画圆很熟练”都被发现了,可见学生的发现已经穷尽。教学片段四中,教师通过折叠圆形纸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故意多次折叠后再打开,要求学生观察折痕。学生观察得很细致,发现也更为丰富,如找到圆心、半径有无数条、半径都相等、直径平分圆等。这里,学生的发现建立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并没有给予提示,其发现价值是极高的。

反思:

设计与执行教案时,教师需要有巧设“埋伏”的意识,这样能使学生的学科认知构建更牢固。

1.整合“埋伏”资源,创设“发现”情境

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巧设“埋伏”,就要对教学资源做整合处理,唯有如此才能及时进行调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多阅读、观摩一些优质教案或者示范课,对其的巧妙设计展开思考,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可能的“埋伏”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以便为学生顺利“发现”创造条件。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前,由于学生刚刚认识圆,所以教师设计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而圆与这些图形有较多的不同点,如何让学生找出不同点,这是教师巧设“埋伏”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学片段二中,教师采取“求异法”进行教学获得成功,这足以说明教学设计没有“定法”,贵在教师选择“得法”,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2.出示“埋伏”信息,激活“发现”思维

教师不仅要有科学设计教学的意识,还要有实施教学的策略与能力,通过整合处理设计“埋伏”的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投放时机,才能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处于“待机”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维触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适时投放“埋伏”,还需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观察,针对学生的思維启动进行教学调整,使学生不断深入学习,在发现的基础上展开思考,在思考中建立系统的学科认知。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教师利用圆形纸片展开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对圆的知识展开探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发现的机会。

3.连环“埋伏”设计,延续“发现”之旅

课堂上,教师故意设计“埋伏”,其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但学生未必会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行进,如何做出必要的教学调整,这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与学生展开互动时,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这样才能设计针对性强的“埋伏”,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如果教师能够设计连环“埋伏”,其激发与调控的作用会更加突出。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利用圆形纸片进行多次对折,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的契机,并给予学生提醒和暗示。学生大多能够心领神会,对教师的操作进行深度解析,获得的“发现”越来越多,学习价值就越来越高。

总之,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有随时设计、投放“埋伏”的意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提示和调整,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发现”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和探究,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发现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