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党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

2021-09-30何夕忠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初中历史教学

何夕忠

【摘要】 加强党史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现行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建党以来教学内容呈现了众多的党史人物,发挥党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作用,是这段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教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党史人物价值引领的观点方法。

【关键词】党史人物;初中历史;教学;价值引领

【正文】

部编义务教育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建党以来的教学内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百年历程。百年辉煌,人民铸就。笔者该部分教材党史人物进行了详细梳理,有人名党史人物99人343人次,其中,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41 位,以董存瑞、邱少云等为代表英雄人物22位,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艺术家科学家21位等;另外还有众多的群体性党史人物。本文就教学中党史人物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牢记先辈丰功伟绩,坚定理想信念

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的奋斗历程,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毛泽东为例,“毛泽东”名字在初中历史教材中高频出现88次,展现了其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民主革命時期,集中体现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展现了党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一系列武装暴动,进攻大城市失败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面对左倾错误造成的革命危险,红军长征战略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面对日本侵华民族危亡,发动全民族抗战并取得彻底胜利;面对国民党挑起内战,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建设的探索、独立外交成就等三个部分,展现了党开创性的建立了人民政权,创造性的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领导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创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等等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画卷。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党和人民,一次次绝境重生,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创造了一个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依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

历史教学引导学生牢记先辈丰功伟绩,追寻先辈革命足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二、赓续英雄红色精神,筑牢爱国情怀

赓续英雄红色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有一核心价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民族独立解放,为了消灭剥削制度,为了新中国建设,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榜样。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坚定的革命意志,抗战时期的“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主力群众撤退跳崖的壮丽诗篇,解放战争时期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抗美援朝时期,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英雄功臣集体谱写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的大公无私、焦裕禄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王进喜的不畏困难敢于牺牲,还有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陈景润,自主创新、攻坚克难“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邓稼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等英雄模范人物、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时代先锋、道德模范,其为国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以及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精神的强大与高尚,铸造了爱国主义的一座座精神丰碑。同时,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在革命的年代铸造了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于创新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航天精神等,铸就了民族精神之魂,也是爱国精神之魂。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铭记英雄精神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精神力量,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核心价值观,让英雄精神成为引人向前、催人奋斗的精神坐标。

三、客观评价党史人物,树立正确史观

发挥党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作用,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抗日战争教学为例。在民族危亡时刻,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全民族抗战;是毛泽东《论持久战》确立了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彰显了杰出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人民。面对民族危亡,“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根据地“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游击战争……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战法,使敌军攻无所措”,体现了“战争的威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等等。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坚持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认识党依靠人民群众这一铜墙铁壁赢得了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党始终依靠人民才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胜利,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立志扎根人民、奉献祖国。

综上所述,现行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建党以来教学内容呈现了众多的党史人物,发挥党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作用,是初中历史教学重要使命。在教学实践中,将党史人物置于当时历史背景下分析,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学习革命先辈精神品格,赓续英雄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8)出版.

[2]彭俊杭,刘德洋,朱斌.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党史人物教育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4):36-40.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初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