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劳动教育

2021-09-30蔡素芸

高考·下 2021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中生核心素养

蔡素芸

摘 要: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核心素养视域内的高中劳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劳动教育的开展,可以分为劳动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课程两个层面。高中生在劳动教育中体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热爱劳动,理解和尊敬劳动者,积累必要的劳动知识、技能,提高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准备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劳动教育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一个人后天通过努力而培养出来的关键性素质,会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素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块。其中文化素质处于基础性地位,而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处于更高层级。三者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中阶段。高中劳动教育,除了培养学生们的劳动习惯,以及一些必备的劳动技能外,它还应该包括一些更高层级的东西,比如对于学生劳动意识及意志品质的培养等。那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劳动教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它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番。

一、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

给学生一桶水,教师首先要有一缸水。既然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素养。那么何谓劳动素养?就是懂得劳动的目的和意义,有勤于劳动的习惯,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等。

作为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主导者,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劳动素养。其要热爱劳动和善于劳动。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外,还应该积极地投身劳动。在劳动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再结合相关理论,形成属于自己的比较系统的知识,再付诸实践来检验。

如此,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亲身实践,对高中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才能既有高度,又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明白他们的需要。这样的劳动教育,才是科学的,接地气的,才能为高中生们所接受,也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中劳动教育的开展

(一)组织学生广泛地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对高中生而言,主要体现为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包含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主要指学习必要的生活中的一些劳动,比如整理房间和学习资料,对自身的生活起居和日常出行等的安排,这些劳动都是直接为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是高中生们立身之本领。在家务劳动中,扫地、拖地、清洗衣物等,这些都是高中生可以胜任,而且也应该做的。这样做,不只是减轻了父母亲的负担,增强了亲子间的感情。让高中生们自身得到应有的训练,为以后走上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服务性劳动属于公益勞动,是更高层级的劳动,它涉及到的是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培养学生“我志愿·我奉献”的劳动服务意识,对于训练高中生们适应社会和发展自身,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参与美化校园、班务整理、宿舍内务整理、图书馆志愿者、运动会志愿者等实践活动,为学校提供劳动服务。服务性劳动也可以是社会志愿服务劳动,防疫知识宣传、社区环保志愿者、交通安全劝导,为留守儿童学业辅导等公益活动,这样的劳动需要更多的与外人接触,走向社会,可以提高高中生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为将来走上社会,做了一些必要的经验积累,很能锻炼人。生产劳动可以根据学生所在地做出安排。农村学生,饲养家畜、施肥浇水、粮食收割,适当参与些农业生产劳动。城市学生,可适当参加一些工业生产劳动,比如在纺织厂、服装厂做些辅助工作。有条件的高中学校也可依托社会实践基地、研学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劳动教育既能培养动手能力,又能对工农业生产有些了解,为将来选择职业等,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可谓一举两得。

(二)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国家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学校高一至高三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课程内容主要是生产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手工劳动的基本技巧。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在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设有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等相关课程。手工劳动手脑并用,劳动量不大,但对于增强身心的协调性,提高动手能力和脑力,都有很好的作用。将来的社会,人工将变得特别的昂贵,高中生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手工技巧,为将来适应社会以及自身的幸福,都有很好的作用。

广泛地参与上述劳动教育,可以让高中生有丰富的体验,视野也变得更为开阔。这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再与他们谈论劳动的目的、意义和手段方法,也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了解劳动,热爱劳动,光听别人说,或是看书本上写的,终究失于浅薄。正确的做法是广泛地投身于劳动,然后才谈得上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只有你亲身参与了种一季水稻的过程,你才会了解盘中餐的来之不易,也才能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本来含义。一个高中生,哪怕只是断断续续地参与了从育种、撒种、拔秧、插秧,直到收割水稻,再将水稻碾成米的整个过程,也会对粮食格外珍惜。因为他们体会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会对农民伯伯们多出些敬意,对劳动多了些亲切感。不亲历劳动,对劳动的真正热爱,对劳动者的真正理解和尊敬,就难以建立。所以,高中生参与劳动,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以及对劳动产品的珍惜,实际上是文化知识的升华,为将来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谓培养了实实在在的核心素养。

四、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意义

劳动的意义,广泛而深刻。陶行知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在他看来,劳动可使手脑并用,劳动是人立身之本。梁启超早年也极力宣扬劳动的重要性,说“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告诉人们要敬业与乐业。那么劳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准阐明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有了前面广泛地参与劳动所积累的经验,有了高中生们情感的升华,相信他们对于劳动的意义,应该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别的不说,劳动至少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强健了他们的筋骨,使得他们与家庭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和更好地发展自己,都会有很好的影响。

从实质上来看,亲身参与劳动,给高中生们所带来的这些知识、情感和精神上的积累,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真正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总之,我们的高中劳动教育,要在核心素养的视域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高中生们的主体作用,教师自身要积极地参与劳动,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然后再在教学中,引导高中生们广泛地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可贵,从而热爱劳动,理解和尊敬劳动者,真正认识到劳动的意义,积累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为将来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艳德.五育并举背景下高中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众心理学,2020(08):14-19.

[2]胡晓燕.高中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

[3]夏心军.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挑战与应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3):46-52.

[4]顾敏霞、万志超.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劳动教育实践[J].上海教育,2020(36):68-6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高中生核心素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