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班,你们怎么看?”

2021-09-30张双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伯牙知音古文

张双进

小学阶段的几则文言文,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学生在熟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教师应竭尽所思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学习故事的体会及从中获得的道理,再与他人进行交流,求同存异,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并与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进行比较,得到相关的思想道德提升。

一、多角度思维策略

《自相矛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古文。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古时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在大街上吹嘘自己的矛非常锐利,同时也大夸自己的盾堅固万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本篇课文是一个哲理深刻的寓言故事,学习这类课文,意在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和思维上的锻炼。

在后段的明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热闹的买卖场景表演出来,在轻松的情景中适当提出问题:“同学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一般情况下,面对如此卖力打广告的卖家,你们会怎么说?怎么想或怎么做?”

一班人说:“我会被他的话诱惑,立刻买下矛和盾。”“这是一个急需购物者。”

“二班人呢?”“我会问问价钱,合适才买。”“他很会过日子。”

“三班同学呢?”“虽然不需要买,还是再看看。”“他是来看热闹的。”

“四班同学?”“我会拿个矛或盾试试效果再说。”“你很实在!”

“五班同学,有不同想法吗?”“我想看看买的人多不多,买的人多,我也买。”“随大溜者。”

“六班呢?”“到底是矛锐利还是盾坚固呢,怎么办?”“他好矛盾呀!”

“充满智慧的七班人,你们怎么看?”“老板,要不请你拿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好让大家一起见证你的产品质量,怎么样?”“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明辨是非的智者。”

语文是众多学科的学习基础,在语文课堂上能否巧妙地运用多角度思维进行教学,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小学语文,它不仅有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日后语文思维的形成,以及综合地运用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都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学生的思维尚未成型,可塑性很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多角度思维教学就格外必要。教师应积极提升小古文哲理教学的层次,巧妙地将各种思维模式与多样语文知识融合,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培养多样化的思维习惯。

在最后的理论联系实际中,教师问:“其他人听到质疑之后,可能会说些什么?”并鼓励学生继续站在不同身份、角度去叙述,锻炼表达能力,提升自我的认识,“自相矛盾”的意识也会随风潜入夜。

二、合作互补策略

六年级的小古文《两小儿辩日》是一篇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虽篇幅短小,构思却颇具匠心。文章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两小儿各自对太阳远近的观点和依据。他们各持一端,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阐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集体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在本课的明理教学中,教师将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小组的伙伴。第一步组织学习小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大致内容,一个学生讲述,小组成员补充,能很快地明意;第二步讨论两小儿争辩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答案,然后班级汇报学习成果,解决的是关于太阳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一读两小儿的对话,加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第四步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课前收集并通过小组合作提炼出的有关太阳与人类距离的科学资料,达到说服人的效果。在环环相扣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辩日”的意义浮出水面。

在哲理提升环节中,教师问:这个故事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小组成员你们怎么看?积极地鼓励小组成员从不同身份来表述自己的深刻认识,可以是两小儿,可以是孔子,可以是路人,也可以是现代的我们,从而以学生的独特体验来丰满课堂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构成及交往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让他们竭尽所能地贡献出自己的独特思维,更好地互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薄弱点,也令学习效率更上一层楼。

三、拓展延伸策略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短小精悍的小古文,讲述了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动人故事。本文行文简洁流畅,虽只有百余字,但故事结构清晰明了,深刻地阐述了知音的内涵。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明白人世间“知音”的真正含义。

在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真挚情感后,教师及时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类似本课的故事或诗篇吗?”有学生简单讲述了“管鲍之交”“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陆抗和羊祜”等经典故事,由此拓展了知音人物的范围,充实了对知音的理解程度,延伸了对知音的想象广度。也有学生背诵了关于歌颂友谊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知音所表达出的美好情谊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为了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教师还适时地拓展延伸了课外资料《伯牙绝琴》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伯牙失去知己后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使学生体会到知音就是与自己心意相通、相互理解、惺惺相惜的人,而这样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此教学,归纳升华了主题,令知音这份美好长存于学生内心。

在小古文教学中实现拓展和延伸,是基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学情所决定的。教师在进行文本的拓展延伸时,应以课外相关知识的链接阅读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走进生活中,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哲理感悟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古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究竟应当如何让学生学好小古文,能够自然而然地明白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还是需要教师进一步探讨和了解。笔者认为以品读引导为主、多种策略为辅展开教学,能够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积极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伯牙知音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伯牙鼓琴
知音
知 音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高山流水
山水知音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