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写式练笔的价值思考

2021-09-30吴美玉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爬山虎叶圣陶自然段

吴美玉

仿写是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在对优秀文学作品精彩语段甚至全篇的仿写式练笔中,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表达形式,感知基本的语言表达规律,轻松获得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学有所得的满足感、成功感。

我们以课文为例子,和学生一起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实践时,不妨也实时作一些耗时短、见效快的仿写式练笔,引导学生关注和鉴赏那些富有新鲜感的词句,持之以恒,定能体现仿写的潜在价值。

一、辅助性仿写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感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品味、感悟,这样方能逐渐帮助他们沉淀对语言的感觉,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讓学生反复运用某种句式来仿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阅读《走月亮》中“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等许多拟人化的句子时,学生觉得很生动,很形象,也非常喜欢去读,而对这样表达的好处在哪里,怎样才能表达出不一样的味道,他们却说不出来。对此,笔者没有机械地以答题模式化的答案去告知学生记住“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就是让所写的事物变得具有人的感情,有时会让读者感觉到事物更加可爱”这类结论,而是给学生出示了“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沉甸甸地弯了下来”,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这一句描写虽然也很具体,但没有课文里的描写生动,仿佛失去了“灵魂”。笔者趁机融入了当下网络中“没有灵魂的……”时髦语,而后出示“小草在风中摇摆”,让学生将这句描写变得有灵气。学生在会心一笑中,赋予小草“跳舞、点头微笑、摇头晃脑”等人的行为样态。

通过这样的句式阅读、体验、仿写、表达,学生的语感、语用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拔节。

二、即时性仿写能缓解学生词穷的窘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但他们往往眼高手低——看别人的习作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是缺点,而自己真正写起来也是半斤八两。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牢记陆游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不做纸上谈兵式的侃侃而谈,而是真正地动起笔经历一番,从而在愤悱之中,有效掌握语言的多种表达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如在阅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童话时,很多学生都被前面四粒豌豆的无知无畏逗乐了。笔者让他们回忆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过这样让人发笑的经历。但当他们用语言去描述时,却是三言两语,毫无笑点。笔者实时给他们链接课文中关于四粒豌豆言行的句子,让他们再次回味这样的语言,揣摩其中的奥妙。很快,学生就有了新的发现,如一名学生模仿课文中掉进脏水沟里的那一粒豌豆的语言,这样说道:“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班上力气最大的,大得能举起一头牛,我想任何人都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我这个水平的,我是我们班最了不起的那一个!”他的发言引来了哄堂大笑,瞬即就是热烈的掌声。

三、语用性仿写可弥补学生笔力的不足

统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离不开语文课堂读写实践的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如果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体验积淀有生命张力的词汇,而后能灵动地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交流之中,让自己能言辞达意,直抒胸臆,那绝对是痛快淋漓、愉悦的成功体验。然而现实却很残酷,由于学生认知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虽然也读了很多的书,但就是笔力不足,有满肚子的话却无从说起的焦虑,有言不达意的满脸通红,有意未尽而语已绝的苦恼……

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智慧地设计相关的语用性仿写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畅通表达的思路,充分释放内心的感受。如阅读《爬山虎的脚》一文,针对课文有序观察、连续观察爬山虎叶子生长特点的片段,笔者安排学生在读前猜想:“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长势很好,在读第二自然段之前,请你猜一猜,叶圣陶爷爷会写些什么内容呢?”接着进行对照验证:“你和叶圣陶爷爷想得一样吗?哪些内容叶圣陶爷爷想到了,你没有想到呢?”教学时,笔者还抓住文中的连续性动词,引导学生学写具体植物的生长过程,如参照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触、巴、拉、紧贴”,尝试写一写身边黄瓜爬架的过程、果树开花结果的过程。这样,学生笔力不足的短板,就在仿写迁移中得到弥补了。

仿写式练笔容易陷入只仿其行、不具其神的境地,学生在生搬硬套中了无趣味地完成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仿写的真正作用,并科学地发挥其积极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插上隐形的翅膀,使他们飞得更稳更远!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爬山虎叶圣陶自然段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霜的工作
秋天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