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

2021-09-29惠敏侠刘燕佘甲波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专业发展课程思政

惠敏侠 刘燕 佘甲波

【摘要】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旨在全面实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目标。面对“课程思政”对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探讨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课程思政”融合,以全面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惠敏侠(1965-),女,陕西蒲城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刘燕,佘甲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GH20Y1691)。

“课程思政”的提出,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语言课程,高职英语承载着强化政治敏感性、提高学生是非辨别能力、提高学生对西方不良思潮免疫力的任务。作为一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有责任和有义务把“立德树人”有机融入公共英语教学中,践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政教育理念,这是更好地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课程思政”这一视阈下,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如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信念以及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是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努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教学理论的不断丰富和推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会不断地变化并丰富。

高校“课程思政”的全面和落实,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融合能力、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理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校“课程思政”的提出,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这种新要求,无法面对这种新挑战。

1. 自觉实践“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笔者对161位高职英语教师就“课程思政”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1位教师还处于没实施或不知道如何实施的状态,占调查人数的50%。他们在常规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仅限于词汇、课文的讲解和文本背景的介绍,而对英语文章和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识辨判断引导不够。“课程思政”的实施只流于教学竞赛层面。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抱着“要是参加教学竞赛,会好好考虑怎么设计和实施”的态度。这充分体现出高职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实施“课程思政”缺乏自觉性,从侧面也反映出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缺乏自主增强意识。

2. 缺乏对教材的创生能力。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是一个加工创生的过程,通过加工创生形成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设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创生能力,反映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强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如何挖掘”这样的问题困扰了很多教师,很少或完全没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师达有87人,占54%。缺乏对教材的创生能力反映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板,从而也影响了英语课程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3.思政元素嫁接或移植课程教学痕迹明显。很多高职英语教师把“课程思政”简单地理解为“课程+思政”的专业教学“思政化”。他们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只是对思政元素进行“移植”“嫁接”的简单说教,不是盐溶于水的有机融入,而是油浮于水的各自存在,达不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呈現“两张皮”,而且说教式思政教育让学生反感,使英语课程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理解偏差导致的行动失误,也反映出高职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论研究钻研不够,从而影响了自身专业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高职英语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短板,限制了个人的专业成长和进步,更影响了高职英语课程所应承当的育人使命。

三、体现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笔者长期承担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也不断探索并努力适应“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现以郑树棠、胡全生主编、外研社出版发行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为例,探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该书十个单元中,有四个单元的Section C( Practical Writing)涉及地址,分别是Registration Forms(登记表)、Business Cards(名片)、 Address Format(信封的格式)、 Telephone Message (电话留言),这就说明,正确书写地址是正确完成不同写作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教材实用写作部分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该教材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然而,作者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书写地址时常常出错。因此,作者把该内容也作为该教材实用写作部分的一个教学难点。在学习第一单元的Registration Forms(登记表)之前,作者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英文地址的书写格式作了专门的讲解和练习。下面是作者对该部分内容所做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者设计了语言和技能、学习策略以及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在语言和技能上,学生能看懂并写出英文地址;能够用英语正确表达中西方行政区划层级。在学习策略上,通过比较,能够找出中英文地址和姓名书写表达上的差异,弱化中英文不同表达中的负迁移,强化其正迁移。在情感上,增强对汉语及其所承载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

2. 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过程以交际活动和任务型活动为主。

(1)Prep work(预备活动):

采用交际活动,在真实情境中以师生问答形式呈现中国行政区划层级的英文表达。

T:Where are you from?

S1:I'm from ___________.

T: Are you from ______, too?

S2: yes./No.

T: So you come from the same/different province.

以此类推,呈现出province(state),city,county (district),town,village 等词汇,同时,教师将这些词书写在黑板上,完成词汇呈现。在对话中,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词汇意义。在此环节中,通过提问对话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开动脑筋的目的,同时在交流对话中化难为易,也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2)Task 1:Looking for fellow townsmen or villagers(寻找同乡)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学生模仿预备活动,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班级中自由采访,寻找同乡,然后请3-4名学生汇报。教師对学生汇报中的语言错误适时纠错。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将不同学生的中英文地址正确完整的表达形式书写在黑板上。在完整呈现该部分教学内容后让学生观察总结:英文地址的大小写要求和中英文地址的书写顺序。该活动旨在强化认知,巩固所学,通过对比,弱化中英文地址不同表达中的负迁移,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3)Task 2:Exchange addresses(交换地址)

这个环节仍然是任务型交际活动:询问同桌的永久性英文地址并记录下来。询问的学生边听边记,被询问者能够准确地用英文表达各自的地址。该环节主要是应用性练习,起到了练习巩固的作用,同桌间可以互相监督、检查书写是否规范、正确。

(4)Task 3:A competition (竞赛活动)

学生提前在手机上下载高德地图。第一个环节:教师说出不同的地址,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在地图上找出相应地址。教师计时,比赛看谁找得快。第二个环节: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听英语找地址,一组听汉语找地址,然后交换语种。教师计时,看看哪种语种快。该活动集趣味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既能考查不同学生对英文地址表达的掌握程度,又能在不同语言的交替使用中,让学生进行思维转换,降低中英文不同表达中的负迁移。更重要的是,通过计时,对比在获取中英文信息查找地址所用时间,使学生明白,汉语地址表达顺序比英语地址表达顺序更科学、更省时,从而对汉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有更强的自豪感,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是本节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创新。

(5)Task 4:An assignment:Please write down your present address.(作业布置:请写出你当前的通讯地址)

作业的目的是将课堂练习延伸到课外,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得以强化,对各自在课堂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加以修复。

上述教学过程设计,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听、说、读、写贯穿整堂课,教师自始至终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学习和应用语言知识,培养和提高语言技能,同时,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达到语言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重目的。该教学设计体现出了教师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及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融合能力。在任务活动中通过英汉对比所用时间,学生在两种语言的应用碰撞中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这比教师的说教更能以理服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想传达的理念,达到了“课程思政”教学和高职英语课程渗透融合的效果。

四、结语

“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是对教师教材内容的融合与开发、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等全方位能力的考查。“课程思政”视阈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付诸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才能不断地成熟、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199-205.

[2]张驰.教师的课堂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20 (9):71-76.

[3]项伙珍.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30-32.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专业发展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