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与贯通:从广东省历史学科中考与高考看初高中教学衔接

2021-09-29胡文根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初高中考试题广东省

胡文根

新时代、新教育、新考试。2021年是广东省实行新高考模式(3+1+2)的第一年,高中课程和考试的改革带动了初中教学和考试的变化。因此,将广东高考与中考历史试题进行对比,有利于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及复习备考。

一、变革:广东省历史学科高考及中考新背景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2019年,统编教材开始使用,高中历史教学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又引导了初中历史教学和考试的变革。

(一)新瓶与旧酒:2021年广东省历史学科高考

1.新高考模式。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2021年,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八个省份实行新高考模式:3(语数外)+1(物理或历史)+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这种模式下,语数外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其他六科由各省自主命题。因此,时隔五年后,六门综合科再次由广东省自主命题。

2.新评价体系。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形成了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核心的高考顶层设计机制。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了回答。[1]

3.新指导纲领。2017年,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新课标凝练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2]2020年开始,考试中心不再发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就成为命题最重要的指导纲领。

4.旧教材旧课标。但是,广东省使用新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是从2020年开始的,2023年才会迎来新教材下的新高考。而2021、2022届考生使用的是2003版课标和教材,这两届考生是用旧教材旧课标来迎接新纲领、新体系、新高考,具有過渡性。

(二)衔接与提升:近年广东省历史学科中考

从近年的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看,初中教学和考试呈现出明显的与高中衔接的态势。

1.课标的衔接。现行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2011年颁布的,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预计今年将会正式颁布。新修订的初中课标在指导思想,特别是学科素养的培育上,必定会和高中衔接。在此背景下,近年广东省的历史中考试题与高考试题风格趋于接近。

2.教材的衔接。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高中历史教科书应在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上,使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使学生能够从更新、更多的角度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3] 2017、2020年,广东省初、高中相继使用统编教材,两套统编版教材在教学内容、学科理念、教材体例上都体现了一致性与衔接性,这也使得中考历史试题与高考试题进一步衔接。

3.地位的提升。在高中新课程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历史学科在广东各地市中考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如,2021年广州市中考增设历史学科为闭卷科目,分值90分计入总分,而深圳市中考则将历史学科由之前的30分提高到70分。

二、对接:广东省历史学科高考及中考新特征

在上述背景下,2021年的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与近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呈现出“对接”与“衔接”的特征。

(一)对接:2021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特征

1.对接全国卷。2016—2020年,广东省高考各学科全部采用全国卷,延续了11年的自主命题按下暂停键。2021年新高考模式下,历史学科又回到了广东省自主命题。2021年的广东历史卷延续了之前全国卷的风格,保持了试题的相对稳定。从分值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比例仍维持48:52,各模块的分值比也与全国卷基本相当。从题量上看,因考试用时的增加,题量上有所调整。选择题增加4道,全国卷25分的非选择题拆分成了两道题(17、18题)。除分值微调外,其他题型与全国卷一致。从试题风格上看,延续了全国卷的命题思路,从情境创设、设问方式、主干知识的理解、社会热点的辐射、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家国情怀的培育等方面都与全国卷对接。如广东卷第3题与2017年全国I卷第26题如出一辙,广东卷第19题小论文题与2019年全国I卷第42题(钱穆《国史大纲》)的立意基本类似,这样的试题还有很多。总之,2021年的广东历史卷对接了全国卷的风格,使过渡时期的衔接更加平稳。

2.对接原广东卷。广东是最早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之一,连续11年的自主命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独特的广东试题风格。因此,今年的试卷同时又对接了之前广东卷的风格。如第18题第(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与2014年广东卷第38题第(2)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命题思路类似。第18题第(2)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与2007年广东卷第29题(2)(3)问(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也如出一辙。

3.对接新评价体系。今年的广东历史卷,遵循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关注社会现实,落实立德树人,强调对学科思维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注重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和创新性,很好地贯彻了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

4.对接新课标和新教材。2021年的广东高考历史卷所依据的课标和教材虽是2003年版的,但却明显对接了新课标和新教材。如第18题第(2)问(见前文)直接考查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新课标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贯穿在新教材之中。本题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学习拓展”中的问题(根据本课内容,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第 28 课“问题探究”中的问题(搜集相关资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思维方式一模一样,而答案更是可以直接借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0课“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子目的内容。

(二)衔接:近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特征

由于指导思想和命题理念的接近,广东省中考和高考历史试题呈现衔接的趋势。在试题风格和形式上,中考历史也逐渐摆脱了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靠近。

1.试题素材的衔接。对比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部分中考试题引用的素材就来源于高考原题。如,2019年中考第27题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这直接引用了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卷第27题的材料,甚至在设问上都一模一样(“古学复兴”指什么?)

同样,部分高考试题的材料也来自于初中教材。如2018年高考全国I卷第27题的“麒麟”就出自于初中教材七(下)第72页;2019年高考全国I卷第26题的材料和答案出自于初中教材七(下)第15页。

2.考点和试题形式的衔接。中考和高考都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近年中考在试题形式、情境创设上也与高考试题呈现互相借鉴的趋势。如,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第9题考查明清科举制度的固化问题,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第25题考查两宋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两题在命题立意及素材选用上都极其类似。2020年广东中考第14题借助“资本家”“劳动者”在1919年前后《新青年》出现的频率变化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此题明显借鉴了2019年高考全国I卷历史第29题(“民主”“科学”“革命”词汇在1919年前后出现的频率)的命题立意及思路。同时,高考试题也会借鉴中考试题。如2021年广东高考历史第1题引用考古发现考查中国古代区域文化的交流,此题与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第1题有异曲同工之处。

3.考查能力和素养的衔接。近两年的中考試题把高考中的一些史学能力和方法素养类的题融合进来。从试题的立意和核心价值看,中、高考试题都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如2021年高考、中考都注重考查中华民族的精神及发展、百年党史等。从试题的关键能力看,中考也呈现与高考明显的衔接趋势。如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第33题第(3)问:

根据材料三,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源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说明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

此题明显借鉴了全国高考卷中的历史小论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和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当然,由于初高中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差异,中考试题给人一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感觉,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思维深度远没有高考这么高。但中考试题和高考试题在价值立意、试题风格、能力素养考查等方面的衔接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三、贯通:初高中教学衔接及备考建议

中学教育是一个整体,初高中历史教学在课程内容、教材体例、教学目标等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在基础教育大变革环境下,历史教师应树立“大中学”的教学和备考观念,把初、高中进行衔接和贯通,将会提升教学和备考的实效。

1.关注高考形势变化和初中课标的修订。如前所述,2021、2022年是广东高考的过渡时期,2022年的广东高考历史卷,会维持2021年高考的风格和特色。2023年新教材下的高考也将维持相对的稳定,但毕竟教材体例和课程结构不一致,因此,初高中历史教师应高度关注这几年高考形势的变化。同时,初中新课标预计今年将会正式颁布,新的初中课标如何对接高中课标,如何指导教学和中考备考,同样也值得历史老师关注。

2.研究高考中考试题。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临考时对试卷就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4]因此,在教学备考中,教师应分析研究近年的高考中考试题,特别是高考历史科,除全国卷外,有10多个省市自主命题,这些试题各有特色,研究这些不同类型的试题将有助于初高中的教学和备考。

3.衔接贯通初高中教学。基于初高中教材及考题的衔接,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有完整初高中的学校,初高中历史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进行贯通,将中高考备考进行贯通,研讨初高中教学的边界与联系,真正把初高中教学衔接贯通起来。

4.拓宽备考的视野。一是要关注党和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重视高考立德树人的功能,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学和考查,提升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二是教师要加强阅读,拓宽课堂视野。教师要加强历史经典著作的阅读,关注学术前沿,提升教学的学术性,拓宽备考的边界和视野。

5.制定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和评价考试都需要有确定的目标,特别是考试的科学化和标准化,要求试题应有相对清晰明确的考查目标和水平层次。上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法,此后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修订,成为教学、课程和考评的有用工具[5],对世界教育影响巨大,我国的考试机制也受此影响。因此,广大教师通过了解一些教育目标分类法的理论,有利于制定更加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备考。

考试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服务选才,高考的服务对象是高校,中考的服务对象是高中。因此,通过研究广东省今年的高考试题和近年的中考试题,将让我们更明确初中、高中在教学和考试上的衔接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导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和备考。

【注释】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页。

[2] [3]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65页。

[4] 刘芃:《卷里卷外——刘芃论考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30页。

[5]  [美]马扎诺、肯德尔著,高凌飚、吴有昌、苏峻译:《教育目标的新分类学》(第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104页。

猜你喜欢

初高中考试题广东省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