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课模式下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教学研究

2021-09-29王琦

文教资料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教育课网课艺术类

摘要: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是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模块。网课模式下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教学功能,同时适时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艺术类通识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实现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强化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美育的功效。

關键词: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网课综合人文素养美育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起源于古希腊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与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习得从业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融会贯通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高校美育教育重要模块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更是肩负着弘扬艺术经典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1]。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2]。

近年来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课程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受到广大学习者的热烈欢迎,并成为新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在201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列出七项重点建设任务,其中第一条任务就突出强调“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3]。因此,建设网课模式下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美育教育新的重要任务,与此相关的教学研究也必将成为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现状

笔者常年开设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欧美现代流行音乐与英语语言文化”,系统梳理欧美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从英语语言文化的角度详细介绍不同音乐风格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赏析,构建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音乐、语言、文化等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本课程自2005年开设至今深受学生欢迎,但与众多传统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一样,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首先,师生互动难以充分实现。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课人数最多可达100人,有时甚至还有未选上课的学生来旁听。学生有渴望与教师和同学现场交流与讨论的学习需求,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课时有限,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参与教学互动,而大部分学生的互动需求则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影响教学满意度。

其次,没有充分的课时让学生鉴赏和讨论更多的经典作品。笔者所在学校通识教育课统一为12次课共36课时,教学中很难全面兼顾音乐、语言、文化等三方面的知识[4],学生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对作品进行鉴赏、回味、讨论,审美观点往往受到课堂中教师观念的影响与局限。[5]如何在音乐、语言、文化这三者中寻求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再次,教室音响效果难以满足音乐鉴赏的需求。通识教育课一般都安排在普通多媒体教室,教室里的音响只能满足普通语音教学需求,无法真实还原音乐作品的本来面貌,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审美效果。经常有学生反映,同一首音乐作品在教室里听的效果和课后用自己耳机听的效果,简直天壤之别,几乎就是两首不同的作品。

最后,考核评估手段较为单一薄弱。通识教育课考核通常采用随堂考试或者小论文的形式,同时辅以出勤率、课堂讨论等作为平时分计入总评分。如前所述,通识教育课选课人数众多,学生难以充分参与教学互动,教师也很难精确统计每一位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互动情况,导致大学通识课成为学生混学分的重灾区。[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班级人数也在逐年递增,上述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不断加剧和放大,从而严重影响高校美育教育的效果。因此,传统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教学模式亟须改革。

二、网课模式下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教学研究设计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通识教育课改为线上教学,传统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用于网课教学,笔者所教授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也在教学模式上做出巨大变革,由传统线下授课模式转为网络直播授课与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形式与范围得以扩充,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扩展学习资源和记录学习过程,丰富过程性考核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课程考核评价形式,从而能够真实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次教学研究选取2020年春季学期即疫情期间选修“欧美现代流行音乐与英语语言文化”课程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腾讯课堂直播授课与安徽大学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以下简称“优慕课平台”)的网课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束后对选课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从学习需求、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对本课程的网课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评估。

实践证明,采取上述网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艺术类通识教育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学习效果,从而强化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美育的功效。

三、网课模式下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习需求

相较于一般通识教育课,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更强调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讨论,以此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网课教学模式下师生只能通过语音连线或者实时文字发言的形式参与讨论,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面对面直接交流,因此有高达97.8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网课学习中最需要的是师生互动讨论。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努力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讨论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语音讨论或实时文字发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互动效果。有30.43%的学生积极参与过语音讨论,28.26%的学生表示想参与,但没有耳麦或设备音频效果差而无法参与。文字讨论参与度更是达到了100%,其中有78.26%的学生每次课都会参与或者经常参与文字讨论。这种高频次的师生互动在传统大班课堂教学模式下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中国学生普遍具有的害羞心理是制约他们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而网课模式下的文字讨论则大大缓解了这种害羞心理。有67.39%的学生表示文字讨论可以让他们不用举手就能表达个人观点和疑惑,能缓解“社交恐惧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为了保证音乐作品播放效果的完整性,师生互动讨论通常只能在音乐播放完后才能进行,而在网课模式下两者可以完全同步进行。音乐开始播放的瞬间,学生便可以在独立的文字讨论区实时发表观点,同时老师也可以适时参与文字讨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完全不用担心影响音乐的播放。调查显示,在线讨论和课程内容讲授是学生最喜欢的两种网课活动,两者占比分别为45.65%和50%,几乎持平,充分表明在网课模式下师生互动讨论已成为与课程内容讲授同等重要的学习需求。

(二)学习态度

疫情期间学生独自居家学习,良好的学习态度是确保网课教学模式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除了依靠学生的自律,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合理的教学设计。传统线下通识教育课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课时也较为紧张,无法向学生展示或讲解更多的音乐作品。以笔者所教课程为例,由于课时所限,只能重点介绍某种音乐风格的一两首代表作,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审美倾向,因此有些学生会觉得课程内容意犹未尽,而有些学生又会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在网课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直播平台和优慕课平台丰富强大的功能合理分配课时,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在直播授课时以讲解经典作品和讨论分析相关文化为主,并启用直播平台的回放功能,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复习课程内容。同时教师将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上传到优慕课平台,供感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鉴赏。如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较难取得的音乐、语言、文化的平衡点,在网课教学模式下便得以完美实现。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还充分利用直播平台和优慕课平台的学习过程记录功能,统计学生课后观看回放和浏览教学资源的时长,以及参与网课讨论的次数,以此作为平时分的重要参考,让课程的考核手段更加立体、透明和科学,有效杜绝了混学分的现象。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网课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调查显示,73.91%的学生会在课后观看课程的回放,91.3%的学生会在课后浏览优慕课平台上补充的教学资源。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网课学习平台强大有趣的功能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促使他们参与本课程网课学习的两大主要原因,两者占比分别为63.04%和54.35%。此外,学生在观看回放和欣赏扩展资源时,会使用自己的耳机或者音箱,音乐播放效果相比教室音响效果有了巨大改善,在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的美育功效。

(三)學习效果

1.提升音乐素养

学习本课程前大多数学生的音乐素养十分有限,对欧美流行音乐的了解仅限于国内媒体经常介绍的一些当红歌手的热门单曲或是一些经典歌手的怀旧金曲,甚至对流行音乐的基本类型也不甚了解,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仅仅停留在好听与否,音乐视野与审美能力都亟待提升。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认为本课程对听音乐有帮助的学生占比历年平均值为79%,其中认为“非常有帮助”的仅为6%。而在网课教学模式下,这两组数据分别骤升为97.83%和26.09%。

2.扩展语言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文歌词的呈现形式,是了解欧美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工具。尽管语言知识并不是本课程的主要教授内容,但是通过鉴赏音乐扩展语言知识,促进语言学习,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认为本课程有助于学习英语的学生占比历年平均值为79%,其中认为“非常有帮助”的为6%。而在网课教学模式下,这两组数据都有了较大提高,分别为89.13%和13.04%。

3.开阔文化视野

音乐素养和语言知识的提高必然会增进对相关文化的了解。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网课教学,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对欧美现代流行音乐及相关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对相关文化“有所了解”的学生比例在学习本课程后提高了63%,对相关文化“一知半解”的学生比例则下降了52%。而在网课教学模式下,这两组数据分别上升为73.91%和67.4%。

音乐、语言与文化是组成本课程体系的三大元素,也是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的三种能力,彼此相互关联,为学生构建出一幅全面立体的认知图景。通过以上对这三大元素的数据分析可知,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课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的学习效果。正如一名同学上课时在文字讨论区说的那样——“只有上网课才能把这门课的学习效果‘拉满”。

(四)教学满意度

疫情期间所有课程皆为网课模式,不容否认的是,由于缺乏自律或是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部分同学的确会有刷课行为,即虽然每次课都会登录学习平台,但并没有实际去听课,只是为了混学时。尤其是艺术类通识教育课,很多教学内容在网上都能了解到,各大视频网站上相关的视频节目也比比皆是。如何让教学设计富有新意,同时又让教学内容又充满干货,从而吸引学生主动高质量地参与到网课学习中,提高教学满意度,是艺术类通识教育课在网课模式下面临的全新挑战。笔者在教学中综合利用直播平台和优慕课平台的各种辅助教学功能,全新设计教学大纲和教案,更新扩充教学资源,激励学生实时参与课堂谈论,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沉浸在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情景中。调查显示有82.61%的学生更愿意通过上网课来学习相关知识,而不是自己上网浏览帖子和看视频。

借助优秀经典的艺术作品在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是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的重要任务。因此将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具有重要意义。[7]但课程思政切忌枯燥灌输,尤其在网课模式下单纯说教极易引发学生们的厌学心理,大大降低教学满意度。笔者在授课时结合时事热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音乐鉴赏中,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内涵,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介绍JohnLennon的经典作品“Imagine”时,笔者就结合世界各国的抗疫情况,说明只有全人类团结起来共同科学抗疫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歌词中所唱的“theworldwillliveasone”。调查显示,63.04%的学生对本课程的思政元素设计表示满意,32.61%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欢迎,线下总体教学满意度历年平均值为99%,其中认为非常满意的学生占比为22%。而网课模式下的总体教学满意度历史性地实现了100%,认为非常满意的学生占比跃升为71.74%。

四、结语

疫情为通识教育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实践证明,在网课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辅助教学功能,同时适时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教学满意度,实现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当然,在突发疫情下匆忙上阵的网课教学也必然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学生表示与网课相关的硬件条件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78.26%的学生认为网速是其中最大的问题。艺术类通识教育课需要在线播放一些音视频资源,对带宽要求较高,网速高低直接影响观看直播的流畅程度。其次是硬件配置问题,有47.83%学生认为影响学习体验的因素是电脑或手机配置较低以及缺少必要的设备。例如很多学生的电脑或手机自带的麦克风效果较差,又没有外置的耳麦,导致无法顺利参与课堂语音讨论。此外,还有26.09%的学生认为设备的数量问题也是影响网课体验的因素。很多学生在线下课堂里已经习惯用电脑或平板记笔记,而上网课时既要观看授课视频,又要记笔记,如果没有第二台电脑或平板,学生只能用传统的纸笔记,大大影响学习效率。笔者在授課时也采用了双显示器,一台显示器用于演示课件和教学资源,另一台显示器用来显示课堂讨论的对话框以及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同时还可以再开一个浏览器,针对授课时遇到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实时搜索。此外,优慕课平台服务器的承载量也有待加强。当众多学生在同一时间段登录优慕课平台时,便会出现教学资源播放卡顿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逐步完善解决,从而让网课模式下的艺术类通识教育课更好地发挥高校美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5-09-28)[2021-10-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1-10-01].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2015-04-16)[2021-10-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504/t20150416_189454.html.

[4]王琦.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教学研究——以“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7(26):95-97.

[5]黄丝雨.广西高校文化类通识课程网络教育模式研究[J].长江丛刊,2019(9):152-153.

[6]李凤亮,陈泳桦.新文科视野下的大学通识教育[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70-176.

[7]夏文斌.通识教育应与课程思政共生发展[N].中国科学报,2021-07-20.

猜你喜欢

教育课网课艺术类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艺术类专访心得
『选』网课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一堂书法教育课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