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析

2021-09-29周于兰殷昭鲁

文教资料 2021年35期
关键词:人学受教育者马克思

周于兰 殷昭鲁

摘要: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凸显,其在巩固大学生思想基础、树立大学生人生目标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学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共同的研究对象。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研究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物质生活获得极大满足,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广大人民获得了幸福感。与此同时,成就的取得也造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贫困”,如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丰富人的主体性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等理论特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地位与价值相融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相关探析。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人的哲学。[1]人的问题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关键。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围绕人的本质展开,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和中心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相关论述,首先,关于“人的本质是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特性。”[2]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与动物的实践活动不同,动物只会按照原来固有的尺寸建造所需物品,仅仅为了生存之需,而人懂得在原来的尺寸上进行修改和不断发展,按照一定美的标准进行发展。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其他物品的生产特性正是由人的这种本质所决定的。其次,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这部分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都包含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运行,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所有的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劳动和社会的关系从来不是对立的,两者密不可分、有机统一,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会与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各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同样,人在劳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又反过来对人的劳动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需要论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求即“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4]。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人学主义的核心概念,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需要,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首先,对物质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恩格斯曾指出,人们为了生存首先要创造出吃穿住行以及一切其他东西。因此,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指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这是人类进行其他活动、产生其他需要的基础。其次,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人的重要需求之一,马克思强调,“人们不仅仅对物质生活是有需要的,而且对文化、精神生活也是有需要的,这也作为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人們的吃穿住行是首要的方面,在满足了以上物质需求后,人们又会产生求真、向善、爱美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对劳动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的需要。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通过劳动人类可以解决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整个劳动过程中离不开人的互相交往,形成整个社会性的环境,因此,社会性的交往需要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价值论

“人的价值问题主要探讨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人的生活使命,实际上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对于自己生命活动的反思。”[5]人的价值论主要包括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价值中介三个基本要素。首先,人在实践活动中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统一。在社会实践中人创造了价值,其中人不但创造了自身的价值还赋予了物的价值,物的价值是除物以外的人对其赋予的。因此,人在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的同时人从赋予物质的价值中也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其次,人的劳动是人的价值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世界,创造了人的本身,因此,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的发展来谈论人的价值。再次,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人在服务社会、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后,也会获得相应的满足和幸福。如马克思曾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6]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又是人的价值的根本体现。因此,能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具有较高的价值,或者说是具有较高个体价值的人,因此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是有机统一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每个时段思想政治教育都会有不同的任务,但是其教化人、塑造人的本质始终如一。如果单纯从概念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社会或者一定的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7]思想政治教育从最初的实现人的社会化到强调个人素养和整个社会的素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再到思想道德素质要符合社会大发展进步,最后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塑造个人品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将各个具体目标汇聚成总目标的功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总目标的细分,从而将一个个分目标汇聚成总目标。具体目标与总目标是辩证统一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析

(一)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部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政的关心不够,同时对新闻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有所下降。从目前的高校来看,主要采用“两课”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活跃率不高、兴趣不足的状况明显。当前大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期,我们要抓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同时也要认识到大学生的思想有明显的潜在倾向,所以,必须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性。

(二)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将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方针灌输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能够明确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规范自身的行为,熟练掌握道德规范、思想观念,进而传授给受教育者。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存在问题的现象。比如,思想观念陈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与碰撞,尤其是对于价值观还未形成的青少年,缺乏辨别能力极其需要教育者给予一定的正确指引。然而,一些教育者的素质不够,这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加强教育者思想观念的提升对于广大受教育者而言至关重要。

四、马克思人本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一)有利于深刻理解人的价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它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因此,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深对人的理解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匹配。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需要认识处在劳动实践中的现实的人,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对人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发展现状、把握发展规律,实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全面提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生动的语言熏陶,能够激发大学生群体的能动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追踪交流,我们可以明確学生的真正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升级,将主体之间的交往形成集体主体,从而加快形成主体间的互动,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素养协调发展。同时各个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明灯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追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公民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和民族的希望,学好书本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创新素养和能力,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而,学校需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00后”大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大”观念深厚,分享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不够。因此,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应借社团、学生会等平台组建团体活动,让广大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团结的乐趣。

(三)有利于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是更好地实现人性,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中从事劳动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和物产生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个体相互联系,在这样的情境下,人从事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同时满足他人,这样就反驳了把人当作劳动工具的行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将定位为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关心人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

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8]。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人的发展展开的一门学问。

一百年来,人们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指导实践,探求问题的人性化对策,使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融合。本文从人的本质论、人的需求论、人的价值论、人的发展论等方面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有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极大地影响,广大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自身的满足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相信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0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4][5]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38-140,161-163.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7]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猜你喜欢

人学受教育者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