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26张春光谭清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张春光,谭清亚

1.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胸心腹壁疝外科(重庆 开州 405400)2.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重庆 开州 405400)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1],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或其他组织经腹股沟区腹壁薄弱、缺损处凸出体表所致[2-3],以中老年男性患病为主。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因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以及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4-6],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患者术后仍有可能再次复发,因此针对其复发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预防性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157例,根据术后1年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n=16)与未复发组(n=141)。其中男性135例、女性22例,年龄36~81岁,平均(56.91±12.34)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2014年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7-8];②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指征明确;③既往无疝修补术史;④单侧发病;⑤患者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②伴有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③妊娠期女性;④存在精索积液、肠粘连或肠穿孔[9];⑤斜疝、直疝、股疝之外的其他疝气患者[10]。

1.2 手术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入手术室后,患者取仰卧位,于患者脐下缘处做一长1.0 cm弧形切口,之后将10 mm套管针置入建立CO2人工气腹(气腹压力11~14mmHg)。于疝环上2.5cm处从脐内侧壁至髂前上棘将腹膜切开,分离腹膜瓣,将腹膜前间隙充分暴露,然后行疝囊剥离,将Doom三角充分暴露,选用10 cm×15 cm可吸收补片(经脐部10 mm观察孔放入腹腔)将肌耻骨孔覆盖,并用化学胶将其粘合固定,缝合腹膜切口(使用3-0可吸收线),并反复检查疝囊是否关闭良好,最后排尽CO2,退出腹腔镜,缝合切口。术后对所有腹股沟疝患者均随访1年,了解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及复发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所有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疝囊大小(≤3.0 cm、3.0 cm~6.0 cm、>6.0 cm)、疝类型(斜疝、直疝、股疝)、病变位置(左侧、右侧)、疝环粘连程度(轻度、中重度)、合并糖尿病(有、无)、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补片感染、慢性疼痛、尿潴留、血肿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质指数、疝囊大小、疝环粘连程度、术后并发症均是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影响因素(P<0.05);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性别、疝类型、病变位置、合并糖尿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表见表2,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疝囊大小、疝环粘连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的变量赋值表

表3 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论

统计数据显示成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1%~5%,其中绝大多数为男性患者[11-12]。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案,近年来随着腹腔镜以及微创技术的发展与普遍应用,使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逐渐应用于腹股沟疝治疗[13-15]。相对于传统手术,采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手术视野更宽阔、清晰,切口更小,均适用于斜疝、直疝、股疝等不同类型,对患者组织造成的破坏较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更短,有利于患者身体机能快速恢复,但术后尿潴留发生风险较高,可高达1%~21%,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点关注[16-18]。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属于腹膜前疝修补术,通过使用可吸收人工补片(经脐部10 mm观察孔放入腹腔)能有效修补腹横筋膜以及趾骨肌孔缺损处,补片经腹横筋膜融合吸收后可形成生物性纤维组织,能有效减少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复发[19-20]。

本研究根据腹股沟疝患者术后1年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质指数、疝囊大小、疝环粘连程度、术后并发症均是腹股沟疝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影响因素,而不同性别、疝类型、病变位置、是否合并糖尿病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疝囊大小、疝环粘连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为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年龄≥60岁、体质指数≥24 kg/m2、疝囊大小>6.0 cm、疝环粘连程度中重度以及有术后并发症的腹股沟疝患者术后1年复发风险较高,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患者术后复发。

总之,年龄、体质指数、疝囊大小、疝环粘连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均为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其制定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腹股沟疝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成人腹股沟疝囊内面病理及细菌学观察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斜疝巨大疝囊TAPP 中不同疝囊处理策略的应用研究
腹股沟疝有哪些表现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股沟疝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