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掌骨易折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2021-09-25明新广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明立山王新德孟维娜李洋洋明朝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掌骨进针克氏

明新广,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明立山,王新德,孟维娜,李洋洋,明朝畅

(1.滑县骨科医院 手外科,河南 滑县 456485;2.滑县新区医院 骨伤科,河南 滑县 456400)

第5掌骨颈骨折临床常见,又称为拳击手骨折(Boxer's Fracture),约占手部骨折的20%[1]。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优势手,多因握拳时暴力直接作用于掌指关节,沿掌骨纵轴传导所致[2]。因纵向冲击力导致掌侧骨皮质粉碎压缩,附着在掌骨头的骨间肌牵拉易出现向背侧成角畸形[3]。临床上,对于骨折稳定且背侧成角<30°时,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当短缩>3.0 mm、成角≥45°、旋转畸形、骨折端重叠达50%时多需手术治疗[4-10]。非手术治疗虽可获得良好的骨折愈合,对功能影响较小,但常遗留外观畸形,因不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容易发生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风险[11],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除常规的创伤大、骨折断端血运破坏大、愈合后往往需要二次住院内固定取出外,还与第5掌骨颈骨折的解剖特点有关。传统的克氏针固定因操作简便、创伤小、花费少、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对骨膜血运损伤小,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克氏针针尾外露造成的针道感染、皮肤激惹以及术后护理不便是其不足。为此,我们在原来克氏针应用的基础上,改良设计一种新型的克氏针,称之为掌骨易折针(国家专利号:2018202322012),固定骨折后在骨皮质表面折断,针尾埋于皮内,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克氏针固定的不足,并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应用于16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的闭合复位支撑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14~38岁,平均17岁;右侧15例,左侧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3 d,平均1d。受伤原因:拳击伤14例,跌倒致伤1例,车祸伤1例。术前患侧第5掌骨头干角为53°±8°。骨折按AO/OTA分类,均为A3型骨折。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新鲜单纯第5掌骨颈骨折;骨折端成角移位不稳定;可耐受手术者。

排除标准:开放性损伤;陈旧性骨折;合并其他掌骨骨折者;不能耐受手术者;不同意接受相关治疗及随访者。

1.3 手术方法

传统克氏针横行支撑内固定治疗[6,12]: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患肢外展于侧台上,所有病例均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进行。采用Jahss复位手法,即术者一手握住患者手掌并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小指及环指,并将掌指关节屈曲至近90°,这样可使变形松弛的手内在肌群,拉紧侧副韧带,使近节指骨向上施压于掌骨头,然后屈曲掌指关节和近指间关节,以示指中节指骨基底部握住掌骨头,沿中节指骨纵轴用力向背侧推顶,同时另一手拇指从背侧近端向掌侧按压,即可使骨折复位。此时,术者左手维持复位,右手用1.5 mm克氏针由第5掌骨近折端距骨折线10.0 mm处水平穿入第4掌骨干,并通过双侧骨皮质固定。然后用1.2 mm的克氏针距骨折端以远2.0~3.0 mm处平行于近折端的克氏针由第5掌骨颈尺侧向第4掌骨进行双皮质固定,然后再取相同的一枚克氏针,距第2枚克氏针3.0~5.0 mm同样进针,固定于第4掌骨颈处,术后针尾留于皮外剪断,术后无需外固定,术后第1天即可进行功能训练。此方法使针尾外露,易造成针道感染、皮肤激惹及术后护理不便,且影响美观(图1-5)。

图1,2 术前正斜位X线片

图3,4 术后正斜位X线片

图5 术后外观

改良的克氏针支撑内固定治疗[13]:我们将改良的克氏针称为掌骨易折针,该针由头部(锥形尖头)、体部和尾部构成,在体部与尾部连接处有一限深的球形膨大,可以控制该针的进针深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并且方便于此处折断。其结构原理同股骨颈骨折的易折针,尾部于体部可折断。该针从第5掌骨尺侧骨皮质进针,当针体进入第4掌骨并穿透第4掌骨桡侧骨皮质时,尾部限深的球形膨大可限制进针深度,此时将针体于针尾处折断留于皮内。目前,该针有直径 1.2 mm、1.5 mm,长度 2.5 cm、3.0 cm、4.0 cm等型号。术中可根据第4、5掌骨间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掌骨易折针。手术方式同传统克氏针内固定,但整个手术过程,掌骨易折针必须垂直进针,禁止扭曲而造成过早的折断;另外进针时必须垂直于掌骨并位于掌骨侧缘中间,以便更好地与骨皮质固定。本组病例均一次穿针成功,于第5掌骨尺侧骨皮质表面折断,针尾留于皮内,针孔无菌敷料包扎(图6,7)。

图6 掌骨易折针

图7 术中

1.4 术后处理

术后即刻行患肢手功能训练,包括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强度及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门诊定期换药及X线片检查,见骨折线模糊有骨痂形成时,门诊局部麻醉下即可取出掌骨易折针,所有病例术后无需外固定。

2 结果

本组术后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手术时间(17.3±5.1)min,骨折愈合时间(6.3±1.2)周,术中透视次数(4.5±0.7)次,所有患者均无疼痛、关节退变及感染、骨坏死的发生。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14]:优11例,良5例(图8-15)。

图8,9 右手第5掌骨颈骨折术前X线片

图10,11 闭合复位掌骨易折针横形支撑内固定术后X线片

图12,13 骨折愈合掌骨易折针取出后X线片

图14,15 术后右手功能恢复

3 讨论

第5掌骨颈骨折,又称拳击手骨折(Boxer's Fracture),是手部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手部骨折的20%[1]。非手术治疗因不能早期进行功能训练,且容易发生错位导致畸形愈合的发生,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11]。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内固定具有骨折端稳定性好,可进行早期功能训练,有益于功能恢复,但存在需要切开内固定及后期再次切开取出内固定等弊端。而对于掌骨颈骨折的骨折线位于掌指关节关节囊内,或骨折线接近远端的病例,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内固定材料[15]。即使勉强放置也势必会破坏关节囊结构,影响疗效。外固定支架在粉碎性关节骨折治疗中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术后护理不便患者不易接受。对于手部骨折现在的要求是力求解剖复位、轻便又牢固的固定以及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16]。掌骨短缩遗留外观畸形,对手的功能产生影响,Strauch等[17]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掌骨短缩超过2.0 mm,屈曲活动范围减少7°。因此,对于掌骨短缩成角并旋转畸形的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治疗。随着微创理念的进步,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花费少、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活动、对骨膜血运损伤小的优点,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得到大家的青睐[1,5-8,10]。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针尾外露易造成针道感染、皮肤激惹以及术后护理不便。

本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掌骨易折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除具上述优点外,将针尾折断后留于皮内,避免针道感染、皮肤激惹及术后护理不便等并发症。另外,该针体部球形膨大设计,可防止进针过深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从而操作更安全。

术中注意事项:改良克氏针直径为1.2 mm、1.5 mm和长度2.5 cm、3.0 cm、4.0 cm等型号,术中可根据第4、5掌骨间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掌骨易折针。

猜你喜欢

掌骨进针克氏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