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队伍现状调查*

2021-09-23平宝华李宝珍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专职人员专科医院医疗机构

——章 琦 李 倩 平宝华 李宝珍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技术性逐渐加强,难度也不断提升,使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面临巨大挑战[2]。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职人员队伍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3]。本研究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性文件,对陕西省医疗机构感染管理队伍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更好地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陕西省29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5家,二级医院228家;综合医院219家,专科医院74家。

1.2 调查方法

2020年1月,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和指南,在“问卷星”自行设计“陕西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职人员现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医院类别、医院级别),医院感染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包括隶属部门、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专职人员床位配比等[4]),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包括传染病报告、慢病管理、医废管理、信息化监测等),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包括职称、专业、学历、年龄等)。将问卷二维码于2020年1月8日-19日发布在全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微信群内,各医院负责人扫描二维码完成问卷。

1.3 质量控制

问卷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讨论制定,对必要选项设置为必答,以保证问卷完整。问卷为匿名调查,不涉及隐私信息和敏感性语言。问卷调查基于陕西省院感质控中心平台,可信度较高,依从性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从医院级别来看,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仅在专职人员床位配比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床位配比≥1:250的二级医院占比较高(83.77%)。从医院类别来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与专职人员床位配比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95.43%综合医院建立了医院三级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体系,高于专科医院(87.84%),93.24%的专科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床位配比≥1:250,高于综合医院(77.17%)。见表1。

表1 293家医院感染管理机构设置基本情况[家(%)]

2.2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在医疗废物管理与院感信息化监测软件配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88.60%二级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医疗废物管理,高于三级医院(67.69%);76.92%三级医院配备独立的院感信息化监测软件,高于二级医院(23.68%)。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传染病报告、慢病管理与院感信息化监测软件配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63.51%专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传染病报告,远高于综合医院(25.57%);83.78%专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慢病管理,远高于综合医院(7.76%);40.64%综合医院配备独立的院感信息化监测软件,高于专科医院(20.27%)。见表2。

表2 293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家(%)]

2.3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859名,其中三级医院275名,占32.01%,二级医院584名,占67.99%;综合医院669名,占77.88%,专科医院190名,占22.12%。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专职人员均以护理专业为主,占比分别为63.64%、7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职人员均以本科学历为主,占比分别为63.27%、54.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职人员均以中级职称为主,占比分别为47.64%、4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专职人员年龄均以31岁~50岁为主,占比分别为67.42%、7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专职人员均以中级职称为主,占比分别为43.94%、4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293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家(%)]

3 讨论与分析

3.1 医院仍需完善三级感染管理质控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5]规定,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本次调查的293家医院中,三级医院均对感染管理工作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即医院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置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科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结果显示,19家二级医院实行二级或一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未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不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调查结果表明,综合医院三级管理体系设置率高于专科医院,提示专科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完善体系设置,提高管理效能。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使用指南》中提出,医疗机构应赋予感染管理部门适当的权力来保证各项感染控制项目的有效实施[6]。感染管理部门不同于其他职能科室,是同时具有业务性质的职能管理部门,如果作为二级部门附属于医务部、护理部或预防保健科,其定位可能会降低科室在医疗机构中的地位,从而削弱了科室影响力,导致科室职能不能得到充分且有效地发挥[7-8]。

3.2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床位配比仍需提高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4]要求,医疗机构应按每200张~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结果表明,三级医院专职人员床位数配比达标率显著低于二级医院(P=0.037),综合医院显著低于专科医院(P=0.002)。说明陕西省部分医疗机构专职人员床位配比不足,尤其是在三级医院和综合医院。这与多项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11]。原因可能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医保的大面积覆盖,住院患者急剧增长,使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级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床位数不断增加,但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数量却增加缓慢,无法与床位数相匹配,导致专职人员床位数配比不足,使得不同级别或类别医疗机构之间专职人员的分布不平衡[12-13]。对此,医院管理层应根据实际床位数,合理配备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3.3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与内容亟需明确

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传染病报告、慢病管理方面差异显著(P<0.05)。提示陕西省部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还兼职传染病防治、慢病管理等其他工作,尤其是专科医院。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者认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属于行政职能部门,无产出,因而没有在资金投入和专职人员配备方面给予较大支持;二是部分医院管理者虽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深刻认识到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医疗质量[14]。有研究表明,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高收益的医院管理工作,可以为患者、医院乃至国家创造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加强医疗机构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更好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领导医院感染管理理念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其深入了解并熟悉医院感染特点,从而密切关注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依据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合理制定工作内容,充分有效发挥感染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二级医院占比高于三级医院(P<0.001)。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工作之一,三级医院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更明晰,由总务科负责医疗废弃物处置,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提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繁重,部分医疗机构应进一步梳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多部门联动,明确职责,切实有效落实院感防控工作。

3.4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监测水平亟待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35.49%医院在感染管理中使用信息化监测软件,高于刘芳菲等[16]调查结果(21.21%)。仍有23.08%的三级医院和76.32%的二级医院未配备信息化监测软件,仍处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手工查阅病历的原始阶段。同时,与综合医院相比,专科医院信息化监测软件配备率较低(P=0.002)。信息化监测软件的使用不仅能够加强感染数据监测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能够使专职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临床感染防控工作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研究中,从而逐步实现现代化医院精准感染防控[17-18]。建议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

3.5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结构仍需优化

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专职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之间,尤其在综合医院,71.58%的专职人员年龄介于30岁~50岁。不同级别和类别医院专职人员以护理专业为主,说明专职人员队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现阶段医院感染管理学还未被设置为一门学科,目前所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大多由护理人员转岗而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专职人员的工作职责是监督、指导、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要求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7]。护理人员虽擅长消毒隔离工作,但在多重耐药菌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院感染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较为薄弱,无法准确指导临床相关工作[19-21]。此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检验、药学等其他专业的专职人员配置比例低,可能会影响医院感染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医疗机构管理者应逐步优化专职人员专业结构,配备具有多学科及医院感染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以最大化发挥感染管理职能。

调查结果还显示,25.82%的三级医疗机构专职人员和44.52%的二级医疗机构专职人员学历水平在专科及以下,研究生以上学历专职人员在三级医疗机构中占比10.91%,在二级医疗机构中占比不足1%,总体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与刘思娣等[12]关于中国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的调查结果一致。专职人员的职称主要以初、中级为主,尤其在二级医疗机构,高级职称专职人员仅占15.92%,且均为副高级。同时,本次研究还发现,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专职人员在职称分布上差异显著(P<0.001),且综合医院初中级职称人员占比较高。相较于专科医院,综合医院更容易吸引青年人才;专职人员工作业绩难以量化,使得综合医院的专职人员职称晋升较困难。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成效起着关键作用[22]。专职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培训和科研能力欠缺,可能会导致其在工作时无法得心应手,难以应对新时代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要求和挑战[23]。提示部分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制度与措施调动专职人员工作积极性,尤其是改进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方式和途径,以吸引高学历优秀人才加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

4 小结

陕西省部分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建设、专职人员数量、结构、专业素养以及院感监测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现有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专职人员队伍可能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医疗质量管理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需求。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专业队伍建设,重视医院感染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作用,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专职人员专科医院医疗机构
基于风险管理在质量专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来源调查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医保拒付产生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于德尔菲法的上海某专科医院公开招聘的影响因素研究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of tide-and wind-induced surface currents in Galway Bay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