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社交与移动:媒介可供性理论下短视频的内容呈现与受众感知

2021-09-22叶哲佑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短视频

叶哲佑

关键词 媒介可供性;短视频;受众感知;传播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1-0044-03

1 研究缘起

新媒体时代下,人类仿若置身于“赛博格”(Cyborg)化的媒介场域中,传播媒介物质实体更新与迭代,促使媒介生态变革,最终导致人类传播实践发生变化。从整个媒介技术发展宏观层面看,传播效果获得了纵深式提升,体现为传播指向更精准、呈现形式更多样、传受体验更多元。正因短视频在内容呈现与受众感知方面的特性,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但多数停留于现象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描述性研究,其中又以传播特点与对策研究居多。新媒体的现象描述固然有其学术意义,但对把握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对未来传播技术发展脉络的贡献略显不足。浅层次的不断重复,使研究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呈现出研究“内卷化”趋势[1]。媒介可供性理论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媒介分析框架,自2019年学者景义新、沈静将其引入新媒体传播研究后[2],成为了一种分析当下媒介现象,探究媒介技术影响力、受众行为的研究视角。抖音短视频账号“《心闻》故事”,依托保定电视台广告中心专业化的采编制作团队,讲述了近200起动人的短视频故事,其在内容创作、社交构建等方面极具特点。基于此,借由媒介可供性理论对这一账号进行探究,洞悉我国短视频内容生产与受众感知间的特点与关系,具有方法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情感与价值的认可需要借由受众生理反应得到确认,此过程为受众感知。感知(Perception)是外界对人体感官的刺激,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釋。对于受众感知的相关研究,美国学者罗杰斯曾提出创新与扩散理论,认为受众对外界信息的采纳,需经过五个阶段,即知晓、说服、决策、执行和确认阶段[3]。国内学者有关短视频在受众感知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则更侧重于现象层面的描述性研究。张志安与李霭莹从宏观维度,分析了包含短视频在内的平台化媒体,提出公众情绪是受个性化叙事、煽情、故事等内容呈现形式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形成非理性化表达的社会化动员[4]。谭宇菲和刘红梅从个人视角出发,关注短视频在城市形象传播上的构建过程,认为短视频突破符号与时空限制,建立了个体间的连接,个体表达与感知最终积聚成为群体表达与感知,突破了认知的壁垒[5]。既有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短视频在受众情感与感知方面的研究空缺,然而,对于短视频在内容呈现与受众感知方面的研究,缺乏与短视频与之相配的理论研究成果,仅依据现象阐释短视频视域下的内容呈现与受众感知情况,无法获得根源性结论,这让未来传播技术对媒体发展的贡献也略显乏力。

媒介可供性这一理论在国内的使用要追溯至2017年传播学学者潘忠党在学术访谈中对“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的提出,他认为可供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维度去研究受众与技术人工物之间的交互关系。在这之后,景义新与沈静完善了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即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三个层面[2],帮助国内新媒体的相关研究回归至理论场景。既有研究对于可供性的描述虽有不同的学术体系与研究背景,但均将可供性与受众紧密相连,从主体的角度探究客观物质本身对主体的激发,以及主体与客观物质固有属性间交互作用的可能性。将这一研究视角迁移至传播学语境中,对探究短视频在内容呈现上的固有属性对受众感知的激发,以及受众与短视频内容呈现上固有属性的交互作用等微观视角,是较为适宜的。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样本

本文在媒介可供性理论下去探究“《心闻》故事”账号,结合既有文献提炼出相关概念与理论。具体为从“《心闻》故事”账号内容呈现各维度去探究其内在属性与受众感知激发,及与受众感知的互动性,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我国短视频内容呈现与受众感知方面学理性的结论。“《心闻》故事”账号在内容设置上主要包含抗疫一线、百姓观察等饱含情感的视频内容,选题涵盖宏观与微观题材。该账号在2020年2月2日至2021年3月11日期间,共发布短视频180条,吸纳粉丝335余万,展示了在选题策划、内容呈现、情感触达、社交化传播构建等多方面成果。因此,将“《心闻》故事”账号在2020年2月2日至2021年3月11日期间的内容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在内容呈现与受众感知相关的问题是较为适宜的。

4 研究发现

4.1 生产可供性:多渠道刺激俘获受众感知

人体拥有具身性,它在意义生产与维系中承担着基础性的角色[6],短视频的内容生产需要构建与绝大多数受众有意义的关联,才能使受众领会传者的传播意图。以“《心闻》故事”为例,在既有180条短视频内容中,主要包含三类内容:一是抗疫一线为136条,选题包含亲历者自述、救治实况、事迹表彰;二是百姓观察25条;三是其他,包含除新冠肺炎外其他病症的救治与表彰。其中,点赞数最高的视频内容为一线故事中的亲历者自述。2020年11月24日发布的《有天晚上,外婆突然拉住我的手说,这辈子欠我的你都还完了》,累计点赞数770万。从对三类选题内容点赞数的统计中发现,一线故事收获点赞数最多,如《6月1日,女儿出生了,我会告诉她有一个英雄的爸爸》《当时我真的害怕了,万一怀孕了该怎么办》,百姓观察与其他选题内容点赞数均较低。抗疫一线为内容生产的选题,从双重维度刺激受众的感知:一是事件的显著性和接近性,受众在过去一年内亲身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易勾起既有记忆与体验的关联,并在感知后形成情感共振;二是一线事迹的真实性与故事性,促进受众对视频内容从观看到理解,最后达成认同与接受。上述两个维度刺激,印证了内容生产中通过受众感知,提供的生产可供性,使受众的传播实践与传者的传播意图匹配。

感知是一种意识体验,其主体性特征往往认为第一人称是“我的自我体验”或称作自我意识[7],若媒体在内容呈现中的视听元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现,则更易激发受众感知。“《心闻》故事”的视听元素内容呈现,较多使用第一人称自述,以清晰质朴的语调,真实的第一视角特写画面,配以平缓、动情的旋律,从视觉与听觉激起受众感知和共情。

4.2 社交可供性:基于受众感知的社交化传播

根据媒介可供性理论的内涵,受众对媒介的利用也应成为研究的重点。短视频是以视频为载体的媒体,影像传达使得叙事在去深度化的同时也完成了意义建构,在社交技术的赋能下,形成移动短视频社交化传播场景。“《心闻》故事”在视频内容呈现中着力突出能激发受众情绪共振的动人场景。以点赞数最高的《有天晚上,外婆突然拉住我的手说,这辈子欠我的你都还完了》为例,视频以幻灯片放映模式,配合音乐、同期声,将故事娓娓道来,画面呈现包含外婆患病前后的对比,隔着隔窗探望,佩戴口罩卧倒在病床上的企盼眼神,抗疫日记中的文字特写等。短短五分钟的视频,呈现了多个饱含情感的社交话题,成为受众情感表达的入口,最终促成社交化传播。在近36万留言中,主要以“加油小姐姐”“思念外婆”“哭着看完”等居多,视频画面在激发受众感知后,以留言倾诉的形式建构起了受众社交化传播空间,不仅如此,受众受情感驱使,主动@平台好友,并对其他留言进行点赞。“《心闻》故事”账号作者与故事女主人公在留言频道中互动,为受众情绪表达提供了更多渠道,这也是移动短视频社交化传播的另一表征。

4.3 移动可供性:连接受众感知与记忆

阿诺德(Arnold)曾言“移动手机提供的最大可供性就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8],这与国内学者对移动可供性理论框架的描述较为吻合,从而解释了移动可供性对于受众传播实践过程的重要影响。移动可供性作为技术人工物提供的内在属性,平衡了移动媒介传播实践中,个体主观感知和技术客观属性的两方面因素,这让当下的研究可以从受众感知的层面去探究移动可供性对受众传播实践的影响。在移动可供性理论下,学者进而提出了可获取性这一理论分支,施洛克认为这个现象的评判标准,是受众拥有随时选择断开媒体或者链接媒体的权力,这一论断除了能够涵盖网络技术赋予受众网络传播与社交方面的能力外,也能解释受众拥有对既有生活实践随时回顾的能力,尤其是那些带来深刻印象的重大事件,或是在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中提出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往往能够直接激起受众感知。

“《心闻》故事”账号的内容呈现多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时至今日,其内容设定仍旧如此。如2021年3月8日发布《祝福所有为抗击疫情付出过、奉献过的女英雄们》,2021年3月5日发布《核算检测实验室的人员,就是这场战役当中的排雷兵》,2021年1月6日发布《火神山医院,我自己走着进去,又自己走着出来》等文章。这些受众拥有深切记忆的内容,通过移动短视频的技术特性进行保存与呈现,在受众一次次观看与沉浸中激起受众感知,从而体现出技术人工物的移动可供性特质。

5 结论

移动短视频在内容呈现中的固有属性对受众感知的激发,或将成为影响受众体验和移动短视频业未来发展的掣肘性因素。

5.1 基于“激发”与“唤醒”的情感渗透

富感官化的交互情景增强了受众对于短视频文本的理解力与感知度,而移动短视频拥有丰富的多媒体接口,能够从内容呈现中的意义层面与感官层面对受众进行刺激,形成情感共鸣。“《心闻》故事”在短时间内获得受眾关注,在于其内容呈现着力激发与唤醒受众的真实情感,这种激活内心“休眠”或“潜伏期”情绪的过程,透过受众感知的渗透,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触动,并在深刻或积极内容意义的包裹下,促成了良性的受众传播实践导向。俄罗斯语言学家雅各布森(Jakobson)认为视觉和听觉是人类社会最贴切的符号系统,移动短视频正是借由这样的技术优势,占领了受众高地。重视与受众紧密关联的真实事件叙述,以受众感知为入口,实现情感渗透。

5.2 基于“意义”与“接口”的社交构建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指出仿象的三个阶段,而仿真则是否定和自身礼仪性毁灭的狂喜:即超真实。移动短视频通过@好友,作者置顶留言,建立起与公众的社交通道,这样的通道,通常需要有被公众感知到的共同话题作为前提。“《心闻》故事”在内容呈现中,通过话题性的特写镜头,触动真情的言语表达,将受众拉至同一沟通语境中,建构起受众与受众、作者与受众间的社交空间。同时基于社交软件@好友、置顶、分享、#话题建设(如#新冠肺炎#)等技术接口,实现移动短视频平台内容与形式上的有效联动,并在受众感知后,形成与真实世界极为相似的社交场景。

5.3 基于“再现”与“复刻”的记忆书写

移动短视频媒拥有即时性与分享性特点,成为“构建公共记忆的首要机制[9]。媒介可供性理论强调的可获取特性与上述移动短视频的记忆构建有机结合,使那些在过去发生的事件透过受众感知被再现。移动短视频丰富化的内容呈现形式,使过去的“集体记忆”以数字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受众,虽是基于对过去事实的真实描述,但却在短视频媒介可供性的作用下,对这些事实进行了“打造”,“复刻版”的内容在唤醒受众记忆的同时,更能激起受众感知,从而形成共鸣。

本研究仅以“《心闻》故事”账号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领域相对单一,无法囊括移动短视频在内容呈现与受众感知中的所有情况,这将是后续研究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5):96-110.

[2]景义新,沈静.新媒体可供性概念的引入与拓展[J].当代传播,2019(1):92-95.

[3]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34-451.

[4]张志安,李霭莹.变迁与挑战:媒体平台化与平台媒体化:2018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J].新闻界,2019(1):4-13.

[5]谭宇菲,刘红梅.个人视角下短视频拼图式传播对城市形象的构建[J].当代传播,2019(1):96-99.

[6]刘海龙,束开荣.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89.

[7]朱耀平.感受质、意识体验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25-133.

[8]Arnold,M..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echnology:The“Janus-faces”of mobile phones.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2003,13(4):231-256.

猜你喜欢

短视频
短视频生态现状及优化研究
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问题与建议
NowThis短视频新闻的精品化策略浅析
我国短视频著作权的保护研究
生活类PGC短视频运营及前景分析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