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护仪腔内ECG 定位PICC 导管尖端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2021-09-18于红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5期
关键词:置管尖端导管

于红岩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内蒙古 乌兰浩特)

0 引言

中晚期肿瘤术后患者一般采用化学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案[1]。为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造成的刺激,临床上多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作为该治疗方案的重要输液途径[2]。腔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指经静脉途径将电极导管头端的记录电极送到上腔静脉至右心房入口,描记获得的局部电位图像,形成腔内心电图[3]。近年来,诸多学者将该技术应用于PICC 置管尖端定位,证实了心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 尖端定位中的准确性、可行性及安全性[4]。本文通过分组比较两种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并比较两种方案的相关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80例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 置管治疗。以2020 年2 月至2020 年9 月的化疗患者40例为对照组,以2020 年10 月至2021 年2 月的接受化疗的患者40 例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表测量法置管后胸片定位,该组患者年龄为40-80 岁,平均(51.5±5.6)岁,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其中乳腺癌15例、胃癌10 例、结肠癌8 例、其他7 例;观察组则在置入PICC 配合送管过程中引用ECG 定位技术,该组患者年龄为39-80 岁,平均(54.8±2.7)岁,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其中肺癌20 例、胃癌11 例、肝癌4 例、其他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经过统计学处理,其结果显示并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确诊中晚期肿瘤,并接受PICC 置管化疗的病例;(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体表测量法置管后胸片定位PICC 导管尖端:所用材料与仪器: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包;选择选贵要静脉(首选),用穿刺针穿刺已选定的静脉,成功后,通过穿刺针将导丝送入静脉,拔出针心,沿导丝送入管鞘后,拔出导丝,将PICC 导管送到预定的刻度,去除管鞘,最后用胸片定位导管位置。

1.2.2 观察组

在置管过程中引用ECG 定位技术:所用材料与对照组相同外,加用心电监护仪(飞利浦公司生产);0.9%生理盐水250ml/瓶、输液器1 个,金属鳄鱼夹1 个,置管过程同对照组方法。在操作结束后,所有患者X 线定位,导管头端位置是以X 线结果为“金标准”[5]。

1.3 效果判断标准

1.3.1 置入PICC

头端最理想的位置,目前公认的是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或上腔静脉下1/3 处;位于心房、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腋静脉均判定为导管异位。X 线法导管尖端的评定标准为:胸片上显示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凹面重叠的顶点为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

1.3.2 满意度分析

置管完毕经X 线定位后,由置管护士根据患者定位结果、操作过程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种置管的综合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

1.3.3 置管质量分析

对比两组的穿刺出血量、并发症、置管的平均耗时、置管后并发症增加的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置管过程中发生因置管而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均未发生因置管而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观察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为95.0%,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置管后穿刺点感染1 例,占2.5%,对照组穿刺点感染3 例、静脉炎1 例,发生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置管质量比较

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置管质量比较()

表1 两组置管质量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置管后满意度情况比较

3 讨论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普外、胸外科已被广泛应用[6]。但在进行PICC 穿刺送管过程中,导管尖端不能一次性送到位一直是困扰操作者的主要问题。调整异位不但耗时也可能对患者产生机械性刺激,如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等,严重者可能诱发血栓形成[7]。为提高PICC 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减少并发症,笔者对40 例中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的PICC 置管实施腔内ECG 定位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患者心电图P 波变化,及时发现导管尖端的位置,特别是对有导管异位可能的患者,对于没有超声设备的,置管后需要到放射科X 线定位,发现异位后又再回到置管室进行调整,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几次调整,因而在耗时、耗材的同时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本研究通过应用腔内ECG 定位技术,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点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减少。

腔内ECG 定位是在置管过程中利用探测电极获取心电图P 波的波形,依P 波的振幅及形态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8]。当P 波的形态及波幅发生变化时,提示导管尖端位置异常,由此而判断PICC 导管尖端的正确位置。

总之,由于腔内ECG 定位技术的应用,置管位置准确,操作耗时缩短,同时也减少了导管与血管内皮的摩擦,从而使置管引起穿刺点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由于操作简单,相关人员经过培训后可完全掌握。

猜你喜欢

置管尖端导管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纳米尖阵列屏蔽效应与发射面积耦合机理仿真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Finding Another Ear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