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水彩临摹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1-09-16黎冰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彩教学策略

黎冰

【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学生水彩临摹能力的教学策略,建议教师通过“强调准确临摹的重要性、着重培养深入刻画的能力、临摹向写生创作渐进式过渡”等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水彩表现技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水彩 临摹学习 绘画技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38-02

水彩作为一种讲究技术性表现的画种,临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选择优秀的临本进行临摹,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在绘画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水彩画课程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临摹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强化临摹的整体感和准确性,提升细节刻画的能力,最终逐渐向写生、创作的过程稳步迈进。

一、强调准确临摹的重要性

观察是临摹创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学生绘画前的观察往往是从局部开始的,但他们经常只观察到某一个“点”就开始创作,画着画着发现所画的局部在整个画面中是孤立的、是不协调的,然后进行局部的修改,在下一步的绘画中发现同样的问题仍是这样处理,于是学生作画的热情和信心就在反复的、无效的修改中耗费掉了。可见,缺乏整体意识很容易让学生在未来的水彩学习中多走弯路。

临摹是初学者提高水彩表现力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然而在实际的水彩教学中,笔者观察到大部分初学者造型基础薄弱,却不重视临摹的作用,通常他们会直接起稿,然后按照固定的习惯和思维来表现造型,如苹果是一个圆、西瓜是一个圆、梨也是一个圆,忽视了原物造型的特点。对此,教师应该强调整体观察、准确临摹的重要性。

首先,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大局观,在起稿阶段就进行整体观察、临摹。面对水彩临本,很多学生可能会下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局部造型来临摹,这样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懒”,很大原因是他们存在畏难心理,同时缺乏绘画专业理论知识,不明白局部造型也是要讲究整体的比例、透视和色彩变化的。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作画前期就让学生养成整体构图的习惯,即造型初期要定好比例和透视,用长线条勾勒大造型而不是用短线刻画局部。刚开始学生没有形成整体意识,不习惯使用这样的构图方式,作画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用短线勾勒局部。每每这时,笔者都会以鼓励、表扬的方式,重塑学生的信心,同时示范整体临摹的步骤和过程,指导学生坚持整体构图,逐渐形成整体下笔的习惯。

其次,在临摹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强调临摹的准确性。所谓“临摹”,就是“尽可能地接近模仿对象”。一个优秀临本的构图、造型、色彩都是经过画家精心设计的,没有经验的初学者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构图、色彩构成等方面,只要观察和记住临本的构图思路、造型特点、色彩搭配,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就可以临摹出作品。因为是“临摹”,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百分百复制临本,只要临到五六成就可以了。比如一幅由一个罐子、两个苹果、两个梨、两块衬布构成的画面,学生觉得全部临摹太耗费时间,就减掉一个苹果、一个梨,结果画出来发现构图太“空”了;又如没有认真观察瓶口窄、瓶身胖的圆形罐子,笼统地临成椭圆形的造型。这样的临摹导致临品与临本相去甚远,无法体现临摹的学习作用。对此种情况,笔者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理解准确临摹的重要性;同时,在临摹中要求学生将中线和辅助线先画出来,方便观察形体的主要特征,以实现构图对称、协调、特点准确等效果。

二、着重培养深入刻画的能力

完成了初期的构图和色彩的临摹,接下来就是深入刻画的过程,这是水彩表现花费时间最长的环节,也是画面质量提升最关键的阶段。

如何做好水彩的细节刻画呢?首先,需要学生观察临本,然后分析临本造型的各种关系。一般来说,水彩的作画步骤是沿袭整体—局部—整体的关系完成。以色彩为例,画面大的色彩关系确定了(整体),接下来就要对局部细节进行深入刻画(局部),差不多完成以后,还要从完整画幅的角度看看哪些色块或者造型在大的画面关系中不够协调的,做最后的修饰和调整(整体);又如临摹一个水果,首先要观察它的黑白灰三大关系,确定好暗面、亮面、灰面、反光面和高光五大调子。三大关系、五大调子确定了画面的基本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画面的整体感进行塑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自己分析出暗面和亮面的关系,明确临本分别是用什么色彩来表现,如果画面同时出现不同色相的红色,那就要辨别作者是否是通过冷暖关系来区分;其次,水彩在技法上讲究透明感,还要讲究色彩层层叠加渗透,学生需仿照临本,根据颜色的先后层次,调出相应的色彩,再按照从浅到深的步骤,在相应的区域覆盖这些颜色。这些技法是比较直观的,学生只要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基本都可以较准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临摹过程,表面上看是学生按部就班地模仿,但经历多次训练学生就能熟能生巧,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应的细节刻画技巧。

在课堂练习中,笔者鼓励学生尝试修改一些他人的作品,或者修改自己失败的作品,这也是磨练学生细节刻画技法的有效方式。有的学生一直都很注重细节刻画,但是画着画着就感觉进入一个死胡同,明明是按照临本的示范来临摹,但出来的画面效果总是令人不甚满意,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慢慢地就丧失深入刻画的信心了。这是我们常说的“瓶颈期”,在这种时候,尝试修改自己的失败作品或者他人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如面对他人的作品,其构成组合、造型手段和色彩构成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学生可以站在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如果由我来修改这幅作品,应该从哪里着手能让作品更出色?而面对自己的失败作品,则拷问自己:为什么我画的这幅作品会失败,是因为构图太空洞吗?还是因为物品的明暗对比拉不开层次?接下来应该怎么修改?是否应该继续加重明暗交界线的分量?等等。这些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深入刻画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绘画全局观。通过二次修改、刻画,可以赋予画作第二次生命;学生之间尝试交换习作互相进行修改,可以看到和自己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三、临摹向写生创作渐进式过渡

经过了准确临摹的过程,同时掌握了细节刻画技法之后,学生就要逐渐进入写生和创作的阶段。如果没有经历前期大量的临摹训练,学生直接进行写生或创作是比较难展开的。因为写生创作没有临本作为参照物,当学生还不具备总结概括的构图能力,其画出来的画面就会很“碎”,严重影响整幅作品的观感。而临摹的经历能给学生提供构图、造型、配色等方面的经验,让学生逐渐完成水彩理论及技法的积累,为顺利进行更高层次的写生与创作打好基础。

对写生和创作阶段的教学,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让学生由临摹逐渐过渡到写生创作。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经验:在向写生创作过渡的阶段,教师可以从半临摹半创作入手,根据学生前期训练的造型能力和熟练程度来决定临摹和创作的比例。如某名学生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比较差,无法进行太多的创作,那么可以指导其先临摹临本的构图,借鉴临本的造型方式,然后自己进行色彩组合;如果学生基础较好,造型能力也比较强,那么可以鼓励他们大部分创作,具体的局部在进行细节刻画时再进行临摹。当然,在水彩表现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临摹方式和写生比例,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控制和调整的。半临摹半创作的训练越多,学生对画面的构成越有把握,观察和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待到脱离临本,进入写生阶段或是命题创作的阶段,学生就可以通过调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水彩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但是找对方法,学生就能有效克服许多学习上的障碍。临摹是水彩表现的一项必要内容,也是一种高效、直观的学习方式。教师重视学生的水彩临摹教學,不仅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还能有效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提高他们的水彩表现力。

【作者简介】黎 冰(1980— ),女,壮族,广东顺德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水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水彩的“干”与“湿”
与水彩对话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
黄永生水彩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