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格教学训练调查分析

2021-09-15曹雪菲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微格调查训练

摘要:本次调研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和大四学生及微格训练授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他们微格教学训练的准备、评议、改进等环节以及训练的整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在观摩准备、评议的针对性、后期反思改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训练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产出为导向调整训练内容、加强对师生的培训来提升微格教学训练的效率。

关键词: 微格 教学 训练 调查

微格教学是一种在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里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或准备成为教师的人,让其集中掌握某种特定的教学技能,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训练,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1]微格教学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已发展成为高校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的主要形式,但训练的实际成效却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优化微格教学训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笔者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范生为调研对象,设计微格教学训练相关调查表,分析研究学生对微格教学的认识、微格教学训练从准备到评价反思全过程学生的状况,以期能更好地优化微格教学训练。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调查法为辅,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6级和2017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945份,共收回860份问卷。调查问卷共编制28个题项,以选择题为主,简答题为辅。其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微格教学训练程序、内容、要求的熟悉度,准备的情况,对训练效果的满意度,课中评议的情况,课后反思改进的情况等。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后再对教学相应课程的老师进行访谈,调研他们的看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训练前及训练过程中的观摩示范不够。教师提供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或讲课视频不充分,对学生搜集观摩视频指导性不够;训练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基本上能有所认识,但对怎样的实践操作才算正确缺少清晰的认识,而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示范不够。

2.学生对训练目标不够明确,训练准备不够充分。调查显示21%的学生对每次微格训练要达到的目标的清晰度一般,14%的学生对训练要求流程的认识一般清楚。43%的学生用一两个星期为训练做准备,37%的学生仅用三到七天时间做准备。

3.训练过程欠缺真实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往往呈现的是预设的情景,缺少突发情况去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这使得训练情景的流动性不够,和真实课堂差别较大,削弱了其实践指导作用。

4.训练过程中评议主体和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够。体现在评价的主体局限于组内成员和指导教师,评价程序较为固化,学生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意见指导;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师生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64%的学生提到训练中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回放学生训练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没有更好地跟进学生的反思再训练,确保改进达标的落地。训练之后学生根据师生的指导建议去修正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技能训练最终能达标是很重要的环节,但实际情况是这一环节并没有真正地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很好地落实。这使得教学训练的成效不能经受很好地检验。

6.学生对这一训练形式的认可度还有待加强,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有544人喜欢这一训练形式,占比为63%,但喜好度一般的也有304人,占比为35%,有12人不太认可喜欢这一形式。

7.训练效果不够理想。调查中只有39%的学生对训练效果满意或比较满意,其中满意的学生仅占6%。50%的学生认为训练效果一般。总体来说学生训练的满意度不算很高。

三、出现问题的原因

1.课程设置方面。课时有限以及课程设置的原因导致训练指导不充分,理论支撑不足。微格教学理论课时集中在上一学期,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的联系不够紧密,再加上微格训练课时有限,理论指导的进行只能见缝插针,指导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同时“导”和“训”本身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支撑,后者是前者的来源,由于训练前指导不够充分也会导致学生训练缺乏方向性,积极性降低,而从“训”中提炼的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也不能得到充分和及时的反馈讲授。而训练指导还包括训后指导,这是保证学生技能训练达标的重要环节,而由于课程时间有限,老师极难在课中检验学生改进完成的情况,使得反思改进环节流于形式,不能很好落地。

2.教师方面。教师自身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欠缺,教学训练资料储备不够丰富且没有分门别类和训练紧密结合,弱化了训练前及训练后的指导作用;训练过程中,教师自身素养不够,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及时给予示范指导;教师对学生训练没有科学合理地设置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造成评价过程中主观性、随意性过强;教师时间管理意识不够,没有合理地调控训练评议时间,保证每个学生训练到位;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强,没有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如何在现有课程设置体系下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等优化训练的形式,激发学生训练学习的兴趣,提升训练的效率。

3.学生方面。学生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自我管理督促不足;缺乏复习钻研的意识,训练准备阶段没有很好地复习巩固相应的理论知识,没有全力准备训练项目;训练中参与意识还不够,评议环节有所顾虑;训练后的反思改进阶段学生学习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反思总结,提升实践水平。

4.教学训练形式方面。训练虽然体现了实践性,也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自评、同学评、教师评),但训练形式相对固化封闭,没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打破微格训练的壁垒,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组内和组外链接,课堂评议和课外评议结合,丰富评价主体,让评价更为科学合理,让学生吸收更多的有利信息。

四、改进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在师范生专业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将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课程,它直接为师范生教育实习以及就业服务。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体现其重要地位,保证其充足的课时。另外,技能训练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支撑,而实践又会进一步丰富理论、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应合理规划课程,保证二者的密切结合、不断档。最后,课程内容设置上可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将实战训练更多地纳入到课下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中,由学生按照要求自行预约完成训练录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更多地发挥师生集体智慧,侧重于在回放视频过程中点评学生训练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进行现场修正直至合格。

2.丰富训练形式,拓展训练的空间,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微格教学训练之中,线上线下结合,链接课内课外。传统的微格训练局限于微型训练空间,缺少辐射面更为广泛的互动交流,训练形式单一。笔者认为应更大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等的实训系统。首先,可以建立与训练项目相匹配的大容量的实训案例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观摩资源,并將其连入网络系统中,让师生的观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其次,可以根据课时长短灵活调整训练内容,训评改结合或者评改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时间的效率,真正地指导到位,落到实处;最后,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线上线下结合,开放观摩评议的渠道,将课堂评价和课下评价、线下评价和线上评价结合起来,让其他组、班的同学,其他有指导资格的老师参与进来,给予学生评价,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改进。

3.根据学校专业及学生具体情况设计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首先,评价标准应科学合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同时以量化评价为主,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导入、提问等单项技能训练的评价量表以量化评价为主,讲课、说课等综合技能训练的评价量表可适当增加质性评价,同时评价项目内容的设计应体现OBE理念,充分考虑出口的需要,注重训练情景的真实性;其次,每次训练的评价标准应有针对性,应紧密结合训练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系统性的、有梯度的、适宜学生的评价标准。总之,每次训练都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贯穿于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给予学生方向性指导。

4.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和方式应是动态发展的,应紧密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动向,关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需求的变化,加强和周边中小学校的交流,“迎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努力创造条件抓住机会让一线优秀教师进高校给师生讲学,同时规范见习和实习,让学生到中小学实践学习常态化,让教师到基础教育一线学习交流常态化。学生用见习实习中所得指导自己的微格实训,同时在实习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微格实训所得,在这一双向流动过程中优化微格实训的效果。教师通过常态化的交流学习不仅能保证知识理念的更新,也能让知识理念落地,进一步了解中小学需要的到底是怎样的教师,从而调整优化微格实训课程目标。

5.加强对师生的培训指导。新时期的微格教学训练需要师生具备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无论是线上教学、线上评议、资料搜集、信息传递,还是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结合都需要师生具备基本的相关能力,这些都是师生尤其是教师面对的新的挑战。所以,学校有必要加强对师生的培训指导,这样才能用好微格,更好地开发教师的潜能,提升他们相应的研究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微格训练。

微格教学传入我国应用在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中尽管已三十多年,期间也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发展,但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让其更好地为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服务永远都在路上。唯有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技术的迭代创新,才能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荣静娴.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级教研教改课题“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语文微格教学训练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CRKXJJG06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 曹雪菲

猜你喜欢

微格调查训练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世界上最轻的金属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基于教师专业视域下的高校师范“微格”教学实践探讨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