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15夏淑霞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村

摘要: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和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并不平衡,即便他们看起来如大人一般,他们的内心也有如孩童般的柔弱,在面对越来越的压力和挑战中初中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绪,极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同时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比较落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旨在实现初中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怎样解决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农村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对教师和家长的说教感到抵触,进而出现反抗的情绪;其次,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爱玩,但是且面对着较强的学习压力,在“玩”与“学”的矛盾中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最后,农村初中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关爱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基于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霾,走向健康、快乐的成长道路。

一、掌握学生状态,定期进行心理测试

相较于其他教师而言,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互动交流最多的人,本应该班主任是关注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二人选[1]。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最多的内容是学习成绩,都是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对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并不了解,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不愿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即便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教师们也无法及时发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能够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心理健康教师在每个月特定的时间以调查问卷和聊天沟通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排查。

首先是聊天沟通,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随机选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现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是否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民主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大胆发言,使其可以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吐露出来,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实际问题。其次是调查问卷,在设置问卷内容时教师要仔细斟酌,避免过于尖锐的问题影响学生的作答积极性。在学生完成问卷后教师应当对结果进行精细解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及时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因素,防患于未然。

二、关注每个学生,学会及时主动劝说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求 心理健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2]。同时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要及时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误区。首先,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对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以朋友的身份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进而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并吐露心声。其次,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场所不要局限于教室、办公室等,密闭空间会使学生感到紧张和无措,师生交流将难以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交流时可以选择操场、花圃旁等让人身心愉悦的地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放松身心,与教师的沟通会更加的轻松、惬意,教师也就可以了解最真实的学生。最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可以灵活选择沟通方法和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顺利解决。例如在学生对某一件事反应比较强烈时,教师可以选择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流,帮助学生平复激动的情绪。当学生渐渐平静之后教师在引导其说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通过和学生一起梳理事情脉络并为其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使学生对事情有一个客观且理性的认识,从而打破心理阴霾走向灿烂的阳关下。

三、着眼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

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就农村初中生来说,有一些学生是单亲学生和留守儿童,他們是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便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失望的情感,对于叛逆心理较重的学生,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与关爱,便会采用极端的方式吸引父母注意力,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所以心理健康教师应当与单亲学生的父母和外出务工的家长积极沟通,使他们不要仅仅局限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子女进行沟通,让孩子可以切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心理健康教师利用家长座谈会经常培训农村学生的家长,教育青春期子女的方式和方法。引导父母善于观察,当发现孩子有不开心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来,然后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解决。初中生是一个直觉敏感的群体,他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喜爱或者不喜爱,当父母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时,他们能够敏锐的感觉到。所以对于单亲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与其父母建立有效沟通,引导其父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与重视,同时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发展之根本,农村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方式防患于未然,即便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走出阴霾,通过心理健康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农村初中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晓燕. 农村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手段[J]. 情感读本, 2020, 000(011):14.

[2]唐治林.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J]. 人文之友, 2019, 000(009):203.

柳河县罗通山镇学校 夏淑霞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