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5卢亚恩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

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初中教学中教师积极的对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引入多种科学技术,从而满足学生倾向于接收直观物象的需求,促使其更为积极的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提升教学的实效。本文将重点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式展开研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角度予以说明,以期为实现新课标理念提供支持。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

引言: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著称,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不仅可呈现出物质变化的规律,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由于实验是物理理论提出和论证的必要方式,足以看出此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将微课应用其中能够在展示直观、具象化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基础上,反映出物理规律和变化本质,这对于渗透核心素养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一、课前应用,助力分层教学

新课标讲求尊重学生本位,重视其在发展中的差异,说明从实验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有所差异,但教师要对此予以尊重,设计具备分层特点的微课才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诉求。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可对实验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加以讲解,明确开展实验的目的,同时降低学习的难度,为其提升自信心提供支持。对于能力稍强的学生,可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确定所给出的实验步骤解析的细化水平,在每个实验的预习微课后都要设置引发思考的问题,以此促使其可继续探索物理的奥秘[1]。

例如,在开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前,为使学生对于此实验有大体了解,可制作微课,将实验的基本流程加入其中,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布操作的要点合集。针对水平稍弱的学生,主要将生活中的平面镜应用作为导入,展示照镜子等过程的实际物象,而后,将平面镜放置、蜡烛移动、成像特点分析和记录单都展示给学生,其通过较为细化的实验过程将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在实验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提升自信心。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除了简要的给出实验过程视频外,还要在结尾处适当设疑,询问学生:将玻璃后的蜡烛移除,放置光屏是否可接收到像?試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2]。

二、课上应用,剖析实验细节

教师可实现利用摄影器材,将实验的整个过程拍摄清楚,要保证视频画面的清晰度,借助近景摄录仪器,将实验中的细节进行捕捉,从而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部分实验中通过人眼无法感知其内部的变化本质,此时可设置多个机位,或者采取放大的办法,将重点操作的细节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引入信息技术,展示微观变化的特征与本质属性。微课具备着可暂停、快放和慢放的功能,教师可充分借助以上功能,在课上为学生演示实验流程,多个角度引导其分析所隐含的鬼率,降低学习难度的基础上,直观演绎物理变化过程[3]。教师在应用的环节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依据其对实验各个阶段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对此加以深化,并配以相应的分屏影像,清晰的帮助其论证物理规律与定论。

例如,在开展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难以程度的微课视频,比如:易层次设计讲解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定义的视频;难层次设计计算省力杠杆方法的讲解视频等,以此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在课上,展示将杠杆放置于支架上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微课,并继续播放调节平衡螺母的放大视频,使学生更为清晰的观察到调节的操作要点和整个杠杆的变化。将测力计倒挂于杠杆上,运用不同的力拉拽杠杆,随后,暂停微课,询问学生:此时可通过何种办法使得杠杆恢复原本的平衡状态?学生基于实验过程和所学知识,可直接给出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位置和收回拉力的回答,以此为深化杠杆平衡的规律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之后,将操作的机会留给学生,引导其结合之前微课中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此实验,经过实验每个小组所记录的数据并不相同,即便是所悬挂的砝码的重量相同,其所记录的拉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面对此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微课中所抽象出的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分析论证杠杆受力关系,并总结出平衡状态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三、课后应用,整合实验要点

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明确在此次实验中涉及到哪些要点,并对其中隐含的知识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此时教师可根据实验的特点,设计微课,其中将本实验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和重点实验步骤图像以整合的方式呈现,并及时发布到学习平台上。

例如,在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后,将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制作成思维导图,加入到微课中,随着视频的播放将与实验具体的过程建立起联系,学生通过暂停的方式即可直接获取到有关操作方式,从而构建起直观物象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像到平面镜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的理论展示时,利用分屏展示出测量两段距离的过程,以此实现理论与操作过程的联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观看的记录,针对其中反复观看的微课要分析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二次实验的办法,真正意义上做到以生为本,调整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汪自强.浅谈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06:130-131.

[2]蔡勇.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52-153.

[3]李小凤.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08.

广东省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初级中学 卢亚恩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