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的温度:《高级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

2021-09-15王琴芳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级英语人文思政

摘要:《高级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提升语言的温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同时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一代青年的责任。

一、序言

课程思政依托《高级英语》课程,以思政的“深入”“深刻”“深化”为突破点,不断拓展语言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加强知识与学生情感价值、成长体验的关联度,根植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团队应该着眼于解决课程思政的三大问题:(1)语言学习具体内容如何与思政内容结合;(2)如何由语言内容转入思政内容;(3)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课程思政。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培养目标设定。针对原有“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完善,除语言知识技能、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等目标之外,还要提炼并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并将之与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培训有机结合。(2)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非常注重师资培训,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教学能力的考察,落实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并组织教师们学习观看线上线下各种关于课程思政主题的讲座,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3)课堂实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积极与学生探讨思想文化类的话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辨思维。同时,教师也收集学生的建议和反馈,积极观察和分析学习效果。(4)教学评估。通过评估,我们既看教师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学内容中的显性思政资源,又要看教师是否挖掘、提炼、归纳了隐性资源。

三、创新教学新理念

《高级英语》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已学习两年的《综合英语》和其它相关课程,在基础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方面已有一定基础。该课程旨在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还要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服务地方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针对以上培养目标,本课程授课以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为引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高级词汇、长难句理解、篇章结构理解、修辞手法、翻译、写作和情感分析等为主要内容,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课后反思和时政迁移为延展,体现历史责任担当,提升民族自豪感。课程教学形成了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凸显新文科的人文主题,教育学生要心系国家、胸怀天下,从思维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从提高语言能力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设计每个篇章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分析和课后思考,引导学生了解文化背景、掌握词汇、分析难句、赏析名篇、提升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提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结合《高级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特点,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新发展理念。

(1)组建“核心辐射三层梯队式”课程思政工作室。以《高级英语》课程团队为核心组建课程思政工作室,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核心辐射,实现全体教师、全部课程课程思政全覆盖,深入打造“一课一魂”。着力于创新教师发展模式,打造三层梯队,即课程建设梯队、教科研建设梯队、教师竞赛梯队。深入践行课程思政,将人文情怀、文化自信、育人责任融入到每门课程中,践行“课程树魂”。

(2)创建系列课程思政资源库。以新时代鲜活的人物、典型的事例、伟大的民族精神融為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文)》资源库建设,将核心价值观中的中国元素、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融入每一门英语课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级英语》课程的“放眼看实事(英文)”、“讲中国故事(英文)”以及课程与核心价值观的结合起到很好的核心辐射作用,起到立德树人的先锋模范作用,课程团队也成为了“立德树人”的典范。

(3)推广一个课程思政线上课程平台。线上课程平台陆续上传优秀作品,将语言学习与人文素养充分结合,体现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着力给课程树魂。

(4)鼓励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以“以赛促教”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专业类教学竞赛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四、结语

通过丰富资源的学习、育人平台的搭建、课堂主渠道的深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群体成功营造了“胸怀理想、立志报国”的爱国主义氛围。以价值引领为导向,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新理念为支撑,培养新时代一流人才。授课过程中以语言为依托,文化为背景,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中国情怀。其次,语言渗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坚定中国特色文化。通过讲解国别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例如,通过肯尼迪的《就职演说》对比中西方价值观,坚定“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根本理念的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秉承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三,任务布置重心在“育人”。通过小组合作任务的布置,培养学生敬业、合作和牺牲的精神。通过主题讨论和互评任务的布置,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扩大视野。通过线上学习,进一步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念,担负起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培养爱国主义,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武汉城市学院 王琴芳

猜你喜欢

高级英语人文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四维一体化”《高级英语》课程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研究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