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2021-09-15焦彩娟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大学生

焦彩娟

摘  要: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由于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不同步而产生了很多困扰和矛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少性教育的相关课程,即便有一部分学校已经开课,但课时不多,且很少涉及性意识、性安全等敏感话题,很难为学生提供实际有用的性知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亟须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与时俱进的心理教育培养方案和相应的培养模式。本文在研究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同时,提出了健康的性心理教育策略,探讨适合高职学生的性心理教育培养模式,对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提升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158-03

近些年,由于一些大学生受到性心理问题的困扰,产生了许多突发事件,学生中发生婚前性行为、流产、感染性病等现象日益增多,对校园管理、教学秩序和大学生心身健康都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与学校性教育滞后有关。性心理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中重点讲解,还应该在学生社团、专题讲座、学校心理咨询等工作中有所体现。本文希望引起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视,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健康的性心理

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但在谈到性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时,很多学者避而不谈,对其没有清晰的界定。性是生命的基础,它是生命自然的起源,也是社会本质的体现。人类自身的行为主要包含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具有内在统一性。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脑垂体的性腺激素分泌就会增加,进而引起体内性激素的增加,这种生理变化会导致人产生本能的性冲动,进而产生性欲。性是人类繁衍子嗣的基础,古人讲“食色性也”,就是说性爱和饮食一样,都是人类的自然本能,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1]。

二、国内开展性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性心理教育是学生性素质教育的组成关键

大学阶段,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时期,但是性心理却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多数学生的性观念不成熟,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不健康的性动机,比如有些男生试图通过与异性交往甚至一夜情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性魅力;有些女生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试图通过与异性交往索取物质回报来提升自己的外在价值感。在种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在性关系方面就容易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通过性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吸引力,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和感情,也会危及自身的健康以及未来的婚姻生活[2]。

性行为是人类最私密的个人行为。在我国社会的传统意识领域中,多数人对婚前性行为还不能做到完全接纳。婚前性行为还可能引发未婚先孕,会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进而造成身体与心理的双重伤害。很多大学生还存在着性压抑、性苦闷等心理困扰,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也会给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心理危机。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通过正规的渠道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性观念,这对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也有较大帮助作用[3]。

(二)性心理教育已经成为学生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许多学生在青春期阶段都曾经被性心理矛盾、恋爱、失恋等问题困扰,在大学期间,如果这些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很可能对学生个人的精神及行为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的性教育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性观念、性道德以及性行为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工作在高校内开展的力度不足,致使学生无法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取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性知识。导致一部分内向的学生谈性色变,认为性是肮脏的,长此以往会对未来的家庭生活产生消极影响;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色情网站来获取性知識,却不知这样获得的性知识很多都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性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一个亟待重视、落实的工作任务,需要有全面的授课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专业的教学团队,将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完成[4]。

三、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一)低年级学生性心理发展——萌芽阶段

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学生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这个阶段容易因为孤独而出现情感上的空虚和寂寞,也容易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获取精神上的安慰,那就是恋爱。在恋爱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触到性的问题,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是神秘的,非常具有吸引力。在高中阶段,因为紧张繁忙的学习,很多学生对恋爱可望而不可即,为了高考能够取得好成绩,学生隐藏着自己的感情,容不得自己分心。到了大学阶段,随着男女生性器官的成熟以及性意识的完善,对异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大学里宽松的学习氛围,浪漫的人文气息,美好的校园环境,这些因素都在不经意间诱发着爱情的萌动。随着学生彼此交往的增加,与异性聚会玩耍的机会增多,接触增多,两性之间就会发展出纯真的友情,当然也有可能产生真挚的爱情。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而言,虽然他们的内心充满爱意,但却无法畅快地跟对方表达,内心焦急却无处宣泄。一般而言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感情[5]。

(二)中年级学生性心理发展——发展阶段

目前,多数大学生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生活的困境,对于很多常见心理问题学生们都能够通过自我学习、同伴互助等方式来找寻解决的方法。伴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成熟,很多大学生逐步进入恋爱之中,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恋爱观念和性观念。在恋爱期间,如果双方都能够正确地处理恋爱与学习、与自己、与他人以及与未来的关系,随着情感的不断发展,也激励着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推动个体努力学习,积极奋斗。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看待双方的恋爱关系,在性观念和性行为方面存在分歧,就容易产生矛盾,严重的甚至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高年级学生性心理发展——波动阶段

进入到大三大四年级,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更多开始考虑到未来的就业问题,对恋爱及婚姻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有些学生为了争取到工作机会会隐藏自己的情感;有些学生因为求职遇挫转而去释放自己的情感,谈恋爱甚至频繁地更换异性朋友;有些正在恋爱中的学生会感到情感发展不够稳定,无法预测两人的将来,直到毕业参加工作而结束恋情。

四、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将性心理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之中

根据国家规定,高等院校必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很少有学校将性心理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即便有一部分教师在授课中对性教育有所涉及,但性知识讲解内容偏少,无法达到提高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性教育作为心理卫生的重要内容,在讲述性健康的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追求高尚的性道德,掌握基本的性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对于有性心理困扰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掌握必要的知识,使之学会自我调节,要保证他们的行为合乎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健康的性心理都是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培养出来的,健康的性心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具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探索符合医学生心理特征的健康性教育培养模式

一些大学生对性生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在大学期间还有很多学生对性比较好奇,尤其是医学生,也存在着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同样的性心理问题,也会出现性压抑、性苦闷等情绪。但是医学学科决定了这些学生的性健康培养方式与其他学科学生的培养模式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医学院应该根据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色,结合医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来制定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五、多渠道落实大学生健康性心理教育

(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平台,开展健康性心理的教育

在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心理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备课,结合大学生自身性心理状况,制定培养方案,提出有效的培养建议。在具体课程授课时,教师要将大学生的健康性心理教育作为一个重点章节讲解,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调节性心理困扰,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并给予大学生健康的恋爱指导。在性健康的教育培养模式探索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人格作为基础来开展性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自觉接受正确的性知识教育,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性心理观念。

(二)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性卫生课程讲解并行

在性心理辅导的环节上,学校要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专家型团队,重点处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性心理困扰和问题,并将课堂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相融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性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够解决学生所有的性心理困惑,当他们出现一些严重的性心理障碍时,要由相关专家给予心理辅导,开展必要的心理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三)关注学生恋爱观的问题

在大学期间,学生谈恋爱是一个比较自然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由于大学生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不免会出现冲动下的性行为,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心理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以基本的性知识为基础,正确地认识爱情和婚姻,对爱情有敬畏心,对婚姻有责任心,才能拥有美好的愛情与婚姻。只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婚姻才能更长久。

六、结语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压力较少,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忽视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学校应将学生的性心理教育当成一个重点内容,开展更多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性心理健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应大力开设心理卫生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必须设有性教育的内容,这就给目前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学校要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融入性心理健康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正确的渠道得到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性心理观念,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整体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肖青,彭望君,蒋婷,等. 大学生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课程对女大学生性知识、恋爱观及性行为影响的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24-125.

[2] 周孝贵.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 福建茶叶,2019(41):181.

[3] 李艳玲,任意. 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研究[J]. 才智,2019:134-135.

[4] 张丽丽,张国芳,何玉霞.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85-186.

[5] 岳计辉,李家珍,杨丽娟,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及情绪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6):87-88.

(荐稿人:胡楠,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