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2021-09-13李正鸿

学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体质健康身体素质

李正鸿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种类越来越丰富,娱乐生活也日趋多样,导致小学生饮食不规律,沉迷电子产品,体质逐渐下降。近年来,小学体测的结果更令人震驚,小学生的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体质健康不容乐观,需要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故结合工作经验,先分析小学生身体出现健康状况的原因,再阐述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体质健康;身体素质;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94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学生养成运动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只有从小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才能够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动力去学习和生活。因此,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备受关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有的小学生过度肥胖,有的小学生身体虚弱,还有的小学生出现了近视眼,成为影响小学生发育的绊脚石。因此,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小学生体质下降,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教师应该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活动,吸引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呼吁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多方共同发力,帮助小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好品质。

一、小学生身体出现健康状况的原因

(一)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体质健康

近几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却有所下降,肺活量不足、身体超重、近视率居高不下,这些已威胁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分析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祟,很多家长和教师过分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中教师以语数外的主科教学为主,忽视了体育教学,甚至会占用体育课时进行主科教学,导致小学生的校内运动时间不足。在课后,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给小学生报名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和特长班,把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锻炼时间严重不足。

(二)长辈过于溺爱孩子,缺乏关爱管教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溺爱,“隔辈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许多长辈对孩子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对孩子百般宠爱,一味娇惯。父母担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却对长辈的“好心”无能为力,陷入了教育的尴尬境地。这样的孩子长期处于长辈的呵护下,会变得自私自利,不理解感情,不懂感恩,认为长辈付出的一切都理所当然,吃不了生活的苦,认为体育锻炼又苦又累,不会主动去运动,使得小学生的体质每况愈下。

(三)学生沉溺电子产品,逃避体育锻炼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小学生开始沉溺于电子产品之中,频繁地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睡眠质量,对小学生的视力也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还会影响小学生的新陈代谢,扰乱小学生的生物钟,使小学生的免疫力下降,疾病多发,有的小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叛逆、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传统观念,实施科学指导

教育部曾明确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很难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小学生们被沉重的课业负担所累,教师对小学生体育锻炼不重视,有些学校都用“成绩第一”取代了“健康第一”,小学生很少甚至都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和教师要彻底摒除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意识和体育精神,促进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把体育教学作为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向各科教师强调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管,任何教师不得占用体育课,也不能以“压堂”的方式占用小学生的课后时间,保障小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理念扎根于小学生的心中,提高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习惯。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良运动习惯进行指导和纠正,使小学生以正确的理念和方式参与运动,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培养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只有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才会让小学生爱上运动,才会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小学生天生就活泼好动,对外界新鲜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体育的老调重弹只会让小学生感到厌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丰富小学生的运动意识,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故事或动画情节进行课程导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了降低小学生体育技术学习的难度,体育教师可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多安排一些竞赛类的课程和娱乐性的活动,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真正动起来,激发小学生自主锻炼的热情,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养成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小学生的爱好和需求,设计一些个性化的体育项目,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改变小学生被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局面。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向小学生渗透健康思想,给小学生分享一些运动的技巧,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体质健康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