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因果分析法示例

2021-09-13王万忠糜晓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王万忠 糜晓文

摘 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高中生掌握了丰富的素材,然而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却不会分析材料,或者不会深刻地分析材料,从而造成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从挖掘原因与分析影响两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议论文写作中因果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方法。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因果分析;挖掘原因;分析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大多数高中生都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在素材的厚度与广度方面也做得比较好,然而在具体的写作中,学生却缺乏对素材进行深刻分析的能力。“思辨性读写与表达”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学习任务群之一,该任务群旨在培养高中生作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深刻的分析能力。在此,笔者以“沉默与发声”“勤俭节约?摇拒绝浪费”的作文讲评为例,展示议论文写作因果分析法的运用方法。

首先看第一则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

——朱自清

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

——爱德蒙·伯克

你若沉默,请出于爱而沉默;你若发声,请出于爱而发聲。

——奥古斯丁

上述材料唤醒了你怎样的体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侧重于沉默的价值与意义,肯定了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材料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一味沉默的弊端,当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会让邪恶获得胜利,这里的沉默指的是冷漠麻木、没有原则,遇事一味退缩的做法。材料三则展示了沉默与发声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爱。综合三则材料,可将立意确定为:韬晦时沉默,捍卫处发声。

梳理立意后,我们来比较两个段落:

段落一:沉默是一种处世方式,内心平和,低调行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纷争。贾诩自归于曹操帐下,保持沉默,从不主动献计,无比低调的处事方式让他在乱世之中能寿终正寝;而同一帐下的杨修却不懂得沉默,行事张扬而遭问斩,缺少了贾诩的这种处世之方式。明争暗斗的纷扰让他从中败下阵来,迎接他的是无尽的黑暗。

段落二:重庆大巴的惨案至今仍在我心中,女乘客与司机激烈争吵的背后竟是一车人的沉默。沉默、沉默,最终竟沉默了自己的生命。这是社会沉默的缩影。他们为何沉默?《乌合之众》中曾言:“群体的智商会低于群体里每一个人的正常智商,独立的声音稀有而宝贵。”人们的责任感随着沉默群体的扩大而不断被分散,这正是群体沉默的根源所在。个体的沉默有时并不可怖,可怖的是群体的沉默。一时的沉默带来的或许是一刻的安逸侥幸,但长久的沉默,带来的是邪恶,是灾难。

段落一尽管有段内对比,但举例论证后缺少具体的分析。段落二则对沉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展现了小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深刻分析的意义、价值,那么,如何做到深刻分析呢?

一、朝深处想,揭示深层原因

我们可以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个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仍以这三则材料为例,我们可以思考,人们为什么沉默?

人们之所以沉默,可能是一些人确实缺乏打破沉默的能力,具备发声能力者缺乏打破沉默的勇气,他们宁可放弃发声的能力去换取那份来自集体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这是从个人原因、社会环境等角度去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沉默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现在人们为什么选择沉默?过去也这样吗?引导学生追溯历史,思考当下的发声环境。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历朝历代的大规模屠杀、改朝换代的战争、烂熟于心的中庸之道等对老百姓造成了长期的选择压力,那些正义敢言的人往往惹来杀身之祸。而那些沉默的顺民则能更好地适应这种高压环境,更好地生存、繁衍。

我们还深受“沉默是金”“小不忍则乱大谋”“枪打出头鸟”等古语的影响。

当下,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个人发声的渠道不断被拓展,我们惊讶地发现,谣言愈演愈烈,非法言论甚嚣尘上。许多人缺乏理性思考,盲目跟风,这种发声反而成为了社会治理的障碍。没有价值的发声,不如沉默。

由此可见,议论文分析深刻的路径之一是原因分析,可以针对现象思考本质,针对结果思考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材料所蕴含的规律与道理。操作图例如下。

二、朝远处想,指明意义后果

除了原因分析,帮助议论文分析走向深刻的另一方法是分析其影响,我们一起来看两个段落。

段落一:沉默,用得好时是一种艺术。于自己,沉默并非无言,它给灵魂厚积薄发的时间。数年不鸣的楚庄王,在沉默中思索酝酿,终至鸣时九令共出,问鼎中原;定远侯班固数十年耕读积累,待到时机成熟,修编《汉书》,终成史学巨匠;诺奖得主大隅良典,32岁回国,一直默默无闻钻研生物学几十年,最终厚积薄发,在71岁时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沉默能给予我们思考的时间,让我们在无声处变得强大,慎独悟身,不甘沉沦。

段落二:春秋时期的孔子,面对众人的不解,仍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传播他认为的正统思想;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君,走上大街请愿,直面人生惨淡,为不公的世道发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超人哲学”的横流下,毅然发出另一种声音,写下《罪与罚》;疫情之下的吹哨人刘智明和李文亮,即使难逃检讨的追责,却依旧选择发声。古往今来,世界各处遍布着高歌的夜莺。保全自己,不应当以放任这世界为代价,发声着实引来了外部的嘈杂之声,却保全了自己的信念和清冽,也保全了世间的正道和温情,而这于一个人一个时代来说,才是真正的“丢掉祸患,保全自己”。

段落一在列举大量事例后点出“沉默能给予我们思考的时间”,这是沉默的价值所在,在长久的沉默之中充分思考、蓄积力量。段落二点出发声的意义,“保全了自己的信念和清冽,也保全了世间的正道和温情。”

影响分析,操作方法如下: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经常用因果分析法指导学生写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在最近的一次作文中,学生再次展示了因果分析法的深刻性。

一起来看这则作文材料:

近来,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提倡餐桌文明,节约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个人养德的优秀传统。往大了说,俭以养德,以德兴邦。个人的“节流”是小事,但乘以14亿人口,就是大事。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在行文中,学生较好地运用了因果分析法。段落展示如下:

出现种种浪费行为,究其原因,有的是价值观扭曲,攀比心和虚荣心作祟,一味追求享乐,讲排场、好面子;有的是从未吃过生活的苦,没有感受过物质匮乏的痛,对勤俭节约难以产生直接认同;有的是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节俭与否主要取决于自身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纯属个人行为,对其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

本段落,学生从个人的心理层面分析了浪费产生的原因,既有现实层面的攀比心与虚荣心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追溯历史原因,“从未吃过生活的苦,没有感受过物质匮乏的痛”,新时代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大饥荒时代,很难从心理上真正认同勤俭节约的习惯。

从个人层面分析为何要勤俭节约时,学生还提炼出“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勤俭节约是对资源的珍惜,也表现为对自身欲望的克制”“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勤俭节约,主要是因为缺乏对食物的敬畏之心,缺乏对他人辛勤付出的尊重之心”等分论点,在分析时,侧重挖掘人的心理、思想,这样的分论点,就显得相对深刻了。

还有同学从社会层面去追溯历史,较好地阐释了材料中所说的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段落如下:

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适度、合理的生活方式,体现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从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李商隐提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再到《朱子治家格言》所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另有同学从现实层面进行分析,结合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提倡勤俭节约之于国家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中国梦和宏伟的奋斗目标,必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同时,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的人民面临着饥饿,一点一滴的节约可能会养活世界上的另一个人。这样的分析,体现了目光的长远,展现出思维的广度。“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还可以分析,勤俭节约带来的长远影响。

采用因果分析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议论文写作,对学生未来生活也有非同寻常的指导意义。同时,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真正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通联:王万忠,江蘇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糜晓文,江苏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宋朝有位诗人叫陆游,他的儿子想学写诗,向父亲请教。陆游对儿子说,你真的要想学写诗,须明白,功夫是在诗之外,不要把功夫用在怎么遣词造句上。

其实,教育也是这样,做教育不能一味抓分数,不能把教育完全异化成分数,不能把教育的功夫仅用在分数上。套用陆游的话,教育的功夫在分数之外。

教育包含分数,但教育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恰恰就是这些东西,才是陪伴孩子未来一生的宝贵财富。这些分数之外的功夫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文化上。文化是最好的教育。让校园成为文化的校园,让校园具有文化的芬芳,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壁、一楼一道,都具有文化的气息,让孩子置身其中,受其熏陶浸润,感染影响,潜移默化,让孩子成为他应有的样子,彰显出他应有的精气神。孩子一旦被打上文化的生命底色,即或一时分数考得不高,他都会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不一样的格局,都会有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有着文化的自信。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阅读上。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与改变是巨大的。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他的成绩以及其他的习惯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应该营造书香校园,开放图书馆室,让书籍主动进入孩子视线,撞入孩子学习生活,鼓励孩子多读课本以外的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命状态、一种学习方式。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你不要担心他获得不了满意的分数,也不要担心他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应该体现在分数之外的活动上。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没有个性化的教育,也没有孩子个性化的成长。创设更多的适合孩子们参加的社团组织,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参加,既能够激活他们的天赋特长,又能够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的理由,让每一个孩子抬得起头,更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作为教育者,我们由此见到的不再是整个森林,而是对每一棵树的成长都能够了解,能够让每一棵树都有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也能够让每一棵树都能获得相应的阳光和雨露。

(汤勇,《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23日06版)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
多文本阅读指导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基础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二四四二”方案
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突出“重围”
化素材为论据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
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