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精神、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

2017-02-21张雄锋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理性精神公民意识

张雄锋

摘    要: 作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而议论文写作应当是高中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议论文写作积弊繁多,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手段的偏差,而是缺乏文体价值的指引,在应试的泥潭中陷入“写作无目的”或者“写作目的异化”。本文探寻了议论文写作的价值旨归,即理性精神、意见表达能力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以期引起议论文文体价值意识的自觉。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理性精神    意见表达    公民意识

长期以来的议论文教学问题频出,广受批判,甚至被认为培养出的是“伪能”,其问题不在于议论文文体本身,而在于写作教学中的应试取向和技术化取向。我们有时候似乎是在强调文体意识,但是往往将所谓的文体意识局限于技术化的分析,似乎议论文就是用论点、论据、论证组织起来的文章,加上应试取向的模式化训练——找个论点,举两个例子,似是而非地议论一番,似乎就成了标准化的议论文。我们太多的时候在问“怎么写”,而不是“为什么写”,而后者才是真正关切到意识问题的。因此,探寻议论的写作的价值旨归,是解决当今写作教学实践中议论文问题最首要的问题。

一、理性:相信逻辑

刘勰在谈论论体的时候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强调文体的说理性,对于如何说理,还提出“辨正然否”,也就是要明辨是非;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即要把道理说深说透。“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这与叶圣陶在《国文百八课》中的定位相似:“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敌论者信服的文章。”“我们写作议论文,情形正和上法庭去诉讼向敌方和法官讲话一样。”[1]强调说理及语言表达要周密,无懈可击。议论文在一些学者那里被理解为说理文,虽然这种理解趋于片面,但是揭示了议论的主要文体特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而这正指向学生的理性与逻辑。

理性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之上,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式。议论文写作中,学生似乎不会说理,不会讲逻辑,更倾向于渲染、抒情、铺排,并且是无节制的。这种基础教育的弊病甚至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共理性,“霸气、含混、反逻辑、少理性的语言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深入公共文化肌理的普遍痼疾”[2]。

胡适当年强调,初中生着重演讲,高中生则应该在辩论中提高智慧。但是很可惜的是写作教学不但没有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理性分析的能力,反而使学生写作内容低幼化,要么人云亦云、不假思索,要么无病呻吟。当我们看到法国学生在讨论:“‘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美国学生在讨论:“‘媒体不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伯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学生还在写“贵在有恒”、“诚信”、“助人为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竟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知识就是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常乐”、“不知足者常乐”,然后拼命反复咀嚼司马迁、爱迪生、李白、马云等人物的时候,不得不感慨深思。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本身就要求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其文体的精神价值所在,但是在教与学实践中我们将这种价值抛弃了。

二、意见表达与公民意识

高语罕在《国文作法》中将文章分为叙述文、描写文、解说文和论辩文四类,又在论辩文中再分出四个下位类:论说文“对于一个问题,发表一种主张”,批评文“对一个事物的性质功用效率善恶下一种批评”;辩驳文“对于人家的主张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态度或是答辩人家反对自己的主张”;诱导文“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党派发表劝诱,或忠告”。其所指的论辩文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议论文”[3]。叶圣陶在《作文论》中将议论文定义为“总旨在于表示作者的见解”。夏丏尊、刘薰宇提出:“在议论文中,所列的完全是作者对于某事物的判断,作者完全出现在文里。”[4]

从高语罕、叶圣陶等人对议论文的定义看,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作者作为主体“我”出现在文章中——这个“我”比其他文体都要强烈得多——表达自己的意见(见解),可以是一种主张、一种批评、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一种劝诱或者忠告。议论文是一种进行意见表达的文体。这种意见表达是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为基础的。写作的过程就是对传达自己意见或见解的过程,是与人沟通、说服他人的过程,写作主体既是学习者又是思想者。但是现在的议论文写作学生缺乏独特见解,总是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等通常观点上耗费精力。高考题目更为这种思想的肤浅推动,如“拒绝平庸”、“心灵的选择”、“找回童年”,这些线性、单级思维的题目,逼仄着学生的思想的空间,迫使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变得简单、肤浅、偏执,最终导致作文始终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不独思想一致,材料相似,而且思维方式雷同,表达方式也同样单调。

南师附中的王栋生老师谈到,当时校刊《树人》有个“青年论坛”,常有学生来稿,纵论天下大事,后来逐渐弱化回到校园之内,结合学习谈问题,再后来发议论的人越来越少,偶尔有一两篇高谈阔论,也波澜不惊。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学生写作个人化倾向日益严重,风花雪月还算是清雅的,更多的是写为生活琐事的喜怒哀乐,内容低幼化,无病呻吟,简直成了中学生写作的一大通病。

新加坡的论题:“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这种论题导向显然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议论文就是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认识、看法等,并借助各种思维方法展开论述,力求让他人信服、接纳自己观点的一种文体。如果偏离这种价值取向,就会成为一种“文字”游戏。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某些一线教师更多地关注写作技术和修辞技术,加上題目的道德化和大而无当的哲理化,使学生更多地想到的是码文字,差别在于谁比谁码地好看,最终导致学生议论的凌空虚蹈、大而不当、矫揉造作、造势煽情。

我们强调回归议论文的意见的表达本旨,就是强调写作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真理”的追求,这一点正是对理性思维的逻辑力量和批判思维的承接。议论文的意见表达价值关注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关乎学生的人格力量。刘勰在谈论体的时候指出:“斤利者,越理而横断;辞辨者,反义而取通;览文虽巧,而检迹知妄。惟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论哉?”就是说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屑于进行越理反义进行巧辩曲论的。

议论文的意見表达价值同时是和公民精神、公民素养紧密相连的,也就是以公民身份就公共事务对社会发言。古代作文章强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然都是从精英主义出发强调写作所承载的政治和道德使命,但是保有写作的社会性传统。古代又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柳宗元也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指出“文之用,辞令褒贬,导物讽喻而已”,都是要求议论文的写作要有对时、事即社会生活的针对性,颂美、刺恶、纠偏裨善,既不发空泛议论,又不为议论而议论,使议论文成为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一种文章形式。

公民素养是现代社会进步必备的条件,在国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大多有“培养公民”的课程目标。高中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意识,将步入社会,思想开始富有社会价值,应该承担起公民的责任感,文章应体现公共责任。“那种以应试套路框死学生的教育,可以说是‘顺民写作。而那种看似自由,其实是放任自流,逃避责任的‘小资作品,不妨称之为‘逸民写作。无论‘顺民‘逸民,都不能算是合格的现代公民。公民不是天生的,今天要建设公民社会,我们迫切地需要培养现代‘公民,写作教学义不容辞”[5]。高中的议论写作应该指向公民精神的培养,写作不仅仅是表达自己,还是向社会发言,对社会人与事的关切,突出维护、争取自身的自由和权利,以及对社会中其他个体、群体自由和权利的尊重与维护,关心国家和社会相关的公共福祉。

三、结语

就议论文文体写作而言,从实践上写作技术和修辞技术我们都不缺,真正缺乏的是对写作目的缺乏思考,在应试的泥潭中陷入“写作无目的”和“写作目的异化”(以应试为目标),对文体本身的写作价值缺乏自省。

议论文的训练不是训练议论文本身,训练的是使学生保有议论文核心价值的文体精神,也就是具备议论文核心价值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气度。当学生保有这些思维方式和精神气度,这些核心的价值特征就是议论文写作所需要呈现的,即理性精神、意见表达和公民意识。这三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理性精神是意见表达的基础,没有独立的逻辑能力和批判意识无法做到表述意见,而理性精神和意见表达同样是公民意识的应有之义。相信逻辑的力量和批判性意识,学会独立思考,运用逻辑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形成理性判断下的批判自由,并关切个体、他人和自身,应对纷繁社会中的经济、社会、文化、道德各方面的挑战与取舍,关心国家与社会的公共福祉。这是议论文写作的真正价值所归。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议论文是高中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过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徐贲.说理教育与公民理性[J].南风窗,2009(12):87-89.

[3][4]张寿康,主编.现代文章学资料汇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5]余党绪.公民表达写作教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理性精神公民意识
突出“重围”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让议论走向深刻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