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晰线索 夯实知识 精准把脉 讲练结合

2021-09-13吴志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病句标点符号用法

吴志方

[摘   要]初三阶段的复习不应是照本宣科、流水账式的,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复习效益的角度,加强对复习课的研究,提炼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以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文章从明晰线索、夯实知识、精准把脉、讲练结合这四个角度论述了能够提升初三学生语文复习效率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语文复习;效益;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20-02

中考是初中学生需要面对的重要考试,如何把初三阶段的复习课上得生动有趣、效益显著,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研究。

一、明晰线索,确定重点

初三阶段的语文复习效益会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初三阶段的语文复习。那么,如何大力提高语文复习效益呢?把握考试要求,明确考试范围,做到线索明晰、重点确定是基本的要求。一些语文教师在复习指导时不讲究方式方法,不问复习效益,得过且过,以致学生的复习事倍功半。

复习的线索是什么?就是通过研究试卷结构,探究试卷命题意图而形成的一条线索。什么是复习的重点?就是试卷中占分比重相对较大的板块所考查的知识点。教师要集中时间与精力,引导学生有效复习这些重点内容,以助力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例如,基础知识板块所考查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病句修改等内容的分数占比相对较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精讲精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而古诗文阅读理解题的占分比重较大,而且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因此教师就要花费一番功夫去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复习时多思考、多练习,以切实提高他们赏析古诗词、分析古文的能力。

有些教师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古诗文复习上,以导致其他知识点的复习时间被压缩。这样的复习过犹不及,虽然重点是明确了,但是内容并不全面,从而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扎实推进,夯实知识

在厘清整张试卷的结构和重点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展专题复习了。此时,要想获得好的复习效益,还是很有讲究的。教师要根据不同板块所考查的重点知识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复习指导。

例如,指导复习词语的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病句修改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应与指导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前者要精讲精练。如标点符号类型多样,因此可考查的知识点颇多。在复习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一些学生总是搞不清楚后引号和句号的位置关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用精练的语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句号在后引号里面,表示引号里面的这句话结束;句号在后引号外面,表示整个句子的结束……”在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时,教师可先根据工作经验总结易于记忆的标点符号具体用法,然后在学生初步领会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基础上,进行书面总结,并让学生记录下来,以帮助学生建立标点符号应用知识系统。

其实,在指导复习标点符号的用法和病句修改时,教师所采用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病句修改的复习,必须化繁为简。在指导复习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明确病句类型,再让学生将遇到的病句分别归入对应的类型,以深化学生的思维认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病句修改知识。

同样道理,在指导复习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时,教师也应该深入探究相应题目的命题意图,采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方法,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三、精准把脉,突破难点

在初三阶段的复习中,一些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有效地进行难点突破,导致学生不能扎实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进而没能在中考中获得较高的语文成绩。在复习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精准把脉,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更好地突破难点。

例如,限字数梳理补全内容类的题目,学生总是不容易拿分。教师通过分析平时学生的测试答卷,发现他们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十分草率,没有遵循相应的规律,因此在此题上失分较多。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这类题目的得分率呢?

如2020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第18题为:“结合本文内容,补全酿酒的工艺流程。”这类题目的题干往往会提供一些参考性文字,本题就提供了“浸米”“入桶”“发酵”“入井”这些参考性文字。在复习指导时,教师先讓学生明确,想要获得这类题目的答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参考性文字来寻找答案的提炼范围。范围找对了就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仔细提炼答案。通过仔细研读,学生很快便提炼出“炊饭”“拌曲”“抽灌”这三个关键词。

想要有效突破难点,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答题困难的原因是什么,然后针对这些原因,设计有效的引导策略。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够以讲代练,片面追求复习速度,而不追求复习质量。在引导学生复习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等时,教师也要充分研究、精准把脉、分解难点,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

四、讲练结合,加强作文训练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是重头戏。会不会写作文,能不能把作文写好,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决胜中考。在考场作文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参考范文。每年语文科目的《中考复习指南》后面的例文,是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素材。教师要深入研读这些例文,以更好地带领学生从中吸取写作的养分。

例如,2021年语文科目的《中考复习指南》选取了几篇以《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为题的作文作为例文,其中的第一篇和第三篇十分值得好好研读。教师可以从选材、写作思路、表现手法、结构、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第一篇作文描述的是作者自己生病这一真实事例,妈妈的无比心痛是作者成长的一个触发点。在这篇作文中,作者写出了长大前后的两种不同状况,突出了“忽然长大”。因为选材真实,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便特别丰富、真挚,所以这篇作文能够跻身优秀作文的行列。第三篇作文是一篇寓理于物的作文,作者在文中设置了两条线索,即藿香花的成长和自己对藿香花开的探究。围绕这两条线索,作者把爷爷对自己的关爱刻画得淋漓尽致。整篇作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精练,结构前后呼应,并且在结尾还进行了主题升华。以上谈及的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在复习指导中应该要带领学生认真研读的。

在有效研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可以基于所研读的例文提炼作文写作要求,并在黑板上具体写出。例如,教师基于上述提及的第一篇作文,提炼出以下要求:1.选材真实,感情丰富;2.表现手法多样;3.结尾前后照应,要升华主题。在学生完成写作以后,可以先引导他们对照写作要求及时进行互评互改,然后让他们进行自我修改,最后教师再进行统一批阅。可通过“研读—写作—生评—生改—师评”五个环节,把教师的讲、学生的练结合起来,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之,在初三阶段的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学生的主动性,致力于把枯燥乏味的复习课上成有趣生动的研究课、提高课,从而大力提高复习效益。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病句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
怪才
标点符号的争吵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浅谈修改病句教学的几点思考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专项练习”
“病句城”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