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09-13丘旭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6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丘旭杏

【摘要】德育的培养对于处在小学学龄的学生而言,会影响其终生的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學对于身处小学学龄阶段的学生培养核心素养而言,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概念,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德育渗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内容由四大版块组成,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这就明确了《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概念,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与法治观念。

德育是为了一个人德性的养成,本质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存在的形态体现为人格的表征。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才能更好地启发德性养成,因此,在道法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这更需要教师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一方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也不断凸显学以致用理念在教学工作中的落实。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生活化”教学中渗透德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尚不明确

在新时代素质教育不断渗透与发展的背景下,当前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还需基于道德品质层面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体系仍不完善,其教学目标也尚不明确,不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小学生而言,其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实际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小学生思维尚未完全开化的前提下,尚不明确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造成一定阻碍。

(二)教学内容偏离生活实际

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尽管教师仍以课本中的固定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但在新课改要求下,教育愈发重视学生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进社会时事热点已成为当前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以此推动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还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仍未完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社会时事热点与具体教学内容的融合度也相对不高,致使学生可吸收内化的理论知识有限,无法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与优化情境教学模式已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使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不断开发创新性思维,同时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学生普遍缺乏探究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每位学生必修的人生课程。尤其对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个性化发展、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品质等基本素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程度,同时,这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教学任务。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辩证性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真正意义上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道德素养,促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充分锻炼自主探究能力。

(四)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相对枯燥乏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尤其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性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但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还可能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开发。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与普及的形势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愈发重视核心素养理念与各项教学环节的融合应用情况,但过于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方面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创新与开发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同时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将核心素养观念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中。

二、在“生活化”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

(一)改变教学理念,建立生活联系

新时代下具有地方特色的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应当以实践为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现实状况,以人与人之间生活当中的交流现实状况为基础,制定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和教学计划的总体方案。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我爱家乡和山水”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将学校所在地区的乡土特色融入其中。例如,处在景德镇地区的一名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的课程时,会向学生详细讲述景德镇的历史,以及小学与景德镇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增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效果,将所学内容切实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需要重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阐述相关道德与法治理念,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开开心心上学去”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自己每天上学的方式,并总结不同上学方式应注意的事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很快讨论出几种不同的上学方式,如,自己步行上学、家长接送、乘坐校车等。再针对不同上学方式的亲身体验,学生能够顺利整理出相关的注意事项,如,自己步行的学生需要行走在人行道上,在过马路时需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并注意观察两侧的车辆和行人等;由家长接送的学生与同行的人,除了需要共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还需注意不能打扰驾驶员;乘坐校车的学生则需要注意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等候校车,同时在上下车时应遵守秩序、有序排队。这样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交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认知,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将相关概念深耕于心。

(三)利用情境熏陶,让学生自省其身

情境,即带有情感色彩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设计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回忆起某种情感经历,使其仿佛回到某件事情的发生场景,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体会、认知欲望,让学生在情境内积极思考。实际上,德育教学的实施一定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经历,且情感经历越丰富,德育熏陶效果就越理想。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要尝试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境,通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去熏陶学生,启迪学生,让学生自觉接受德育熏陶,丰富自身精神生活。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又该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呢?方法很多,而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情境构建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应当体现在多个方面,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师看到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活动,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在生活化理念的影响下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生斯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孩子天地,2020(2):63+65.

[2]王世鸿.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88.

[3]董继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讨[J].生活教育,2019(12):39-40.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