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态律动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2王玥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表现动作身体

王玥

摘  要:体态律动指的是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以身体的运动来感受音乐,是一种基于“动作”的音乐教学,是由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法。通过动作表示音乐节拍、动作表达音乐节奏、动作表现音乐结构、动作感知音乐力度、动作感受音乐风格等调动学生从聽觉到动觉,动觉到感觉,有意识地感受音乐,使学生得到完整的音乐体验。

关键词:音乐;身体;动作;表现

一、用动作体验音乐节拍

节拍是音乐中最基础的部分,一段音乐因为节拍而产生固定的强弱规律,掌握稳定的节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稳定节拍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学生常常会因为节拍的枯燥和重复,而产生厌倦以及轻视其重要性。身体动作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帮助学生利用肢体动作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

在节拍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小教具来进行体态律动式的节拍学习。例如“沙包”,在二拍子教学时,沙包往上抛表示强拍,接住掉下的沙包表示弱拍。将强拍和弱拍分别用了抛和接两个动作来完成。三拍子是在二拍子的基础上多一个弱拍,动作上也在刚才的抛和接的基础,加了一个接住沙包后丢给另一只手的动作。也就变成了以下的体态律动。

●    ○        ○

↓    ↓        ↓

抛沙包右手接沙包将右手沙包丢给左手接住

为了使沙包可以很好地配合音乐表达其节拍,学生会非常专心地去参与完成。当学生熟练以后,可以根据节拍特点以及音乐速度加入行走的脚步,在有规律的脚步中培养学生节拍的稳定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乐感。在体态律动中体验节拍,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原本枯燥而重复的节拍学习也变得有趣又具有挑战性。

二、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音乐节奏是由音符组成,例如有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等,每一种音符所表示的时值不同。最常见的节奏学习方式是用拍手的形式演奏出节奏,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机械复制的情况,即听到什么节奏就拍出什么节奏,没有更加灵敏地感知与表达节奏中出现的不同音符。比如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情况下,二分音符的时值是两拍,那如何用拍手表现这两拍时值呢?有人说,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将手打开,这样就能很好地表现二分音符的两拍时值了。可是,在音乐中的二分音符——X -,后面短小的横线是延音的作用,拍手动作很难很好地传达其延音的效果。而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例如:

二附音符——双手180度向上画圈

四分音符——走

八分音符——跑

十六分音符——原地小碎步

学生首先通过聆听节奏,听辨出节奏中出现的不同音符,再利用外在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出所听到的音符与节奏。这种由内而外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节奏,表现节奏,从“做”出所“听”到的音乐,来发展学生的听辨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用动作感知音乐结构

小学段的音乐教学里大多是结构较为简单的歌曲,例如一段体、两段体等。要更好地理解乐段,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乐句。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乐段又是由若干个乐句组成。小学生常常不好理解乐句、乐段等概念,特别是结构方整的歌曲,比如四句歌词,对应着四个乐句,句句之间有呼吸。

例如舒伯特降B大调即兴曲第三首D.935,Op.142,这首乐曲的A乐段就是由规整的四个乐句组成,可以让学生用行走的方式,跟随音乐的速度和节拍向前行走,一乐句结束时转换一个方向继续行走(如图1),这样四个乐句行走结束刚好又回到了原点,也能够更形象地理解与表达了A乐段的结束。而这首乐曲的结构为A-A-B,在第一次A乐段行走结束后,第二次A乐段只需要在图一行走路线的基础上,换成相反方向即可(如图2)。从原点换个方向出发,也很好地感知这是下一段落的开始。乐曲的B段仍然是规整的四个乐句,只是旋律起伏相较A段更大一些。那么可以在B段的第一乐句继续向前走,去找一个小伙伴,第二乐句可以拉着小伙伴一起走,第三乐句与小伙伴分开,第四乐句去寻找下一个伙伴。整首乐曲在行走的过程中,通过行走路线的不同来区分两次出现的A段,又利用结伴而行的方式来体现AB乐段的不同,让学生从听觉到动觉,动觉到感觉,有意识地感知音乐结构。

四、用动作表达音乐力度

在音乐中音的强弱成为力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力度常常会放在歌唱教学中去进行讲解与演唱,声音能够很直接地表现力度的强弱,但如果能够用更直观的体态律动的方式去表达音乐的力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形象地走进音乐的思想世界。

例如二年级的《狮王进行曲》,乐曲的引子部分就是一段由弱到强的力度变化,来表现狮王所带来的气氛与危险。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想象自己是一只即将醒来的狮王,首先用身体动作模仿睡着狮王的样子,在由弱至强的力度变化时,用上半身纵向空间的由小渐大的伸展来表达力度变化。接着,整首乐曲多次运用渐强渐弱的力度起伏来表现狮王的吼叫声,这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横向空间去表现渐强渐弱的狮王吼叫。利用身体动作对横向、纵向空间的探索让低年段的孩子在音乐形象中用动作更直观地表达了音乐的力度变化。

五、用动作感受音乐风格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民歌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的歌曲,它们通常都拥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只有了解了风格特点,充分的感受了风格特点,才能更好地享受相似风格的音乐。体态律动是一种动态的感受,可以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融入其风格特点的律动,使学生通过律动去动态的感受歌曲风格,真正的享受风格、享受律动。

例如《阿细跳月》这首彝族乐曲,节拍为5/4拍。这种特殊的复合拍子又可以理解为3+2拍,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5/4拍呢?阿细跳月原本就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可以结合彝族舞步即走三步,再单脚踹两下,正好符合3+2拍子的规律。学生手拉手围成圈,仿佛在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在5拍的音乐中跳起5拍的彝族舞步,学生在欢快、热烈的舞蹈动作中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彝族音乐风格的魅力。

体态律动让学生学会了用身体各部位作为表达音乐的乐器,把所听到音乐的各种元素及内心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使学生在体态律动中更具象的体验、感受、表达音乐,形成具身认知,从生理走向心理。其实,体态律动不单一指向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与舞蹈教学法中也包含了律动教学内容,甚至一些民间舞蹈、传统舞蹈、现代舞等其他教育性舞蹈理念也可以与体态律动相结合。因此,应该以一种更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体态律动教学,综合性融合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法。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郑方靖. 当代五大音乐教学法[M]. 台湾:古韻文化,2015:42-48

[2]李丹. 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黄河之声,2019(06):60-61.

猜你喜欢

表现动作身体
下一个动作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我de身体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