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学学分管理

2021-09-10裘子煦

客联 2021年1期

裘子煦

【摘 要】学分制是高校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的标志。本文通过分析学分制的演变和特点,结合实验教学的过程,将学分制引入实验教学,制定、促进和规范实验教学学分制的组织和管理办法。引导一些理论课程向实践环节转变,落实学生热情主动参与学习,保障教学效果高位运行。

【关键词】学分制的演变;实验教学学分制;组织和管理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就是用学分计算教学量和学习量,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占比较重,是其实验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实验教学学分制管理是学校学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长期以来施行的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

一、学分制的演变和特点

学分制是由学年制、学年学分制逐渐演变而来。早期的学年制是指学生在四年的大学期间,修满各年度的课程和学时,成绩合格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当学生遇到生病、事假、留级等原因不能在四年内完成学业时,就可能肄业,学年制的弊端会显现出来。随后有了改进,衍生出过渡阶段的学年学分制,一般是在原有学制的基础上,最多再增加两年,学生利用增加的时间段降级跟后续班级重新修读,成绩合格领取毕业证书。期间,根据培养计划,给每门课程加上权重不一的学分,学分的出现,最初只是在教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之间选择,学年制的影响依然不能完全消除。在这种学制下,学生升级、降级、留级、休学都是按学年计算的,所有学生经过同样的年限、同样的学习进度、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的考核标准。每届学生都是一张课表、一份教学计划、一个课程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年维系着。学分制冲破了教育体制的束缚,能够展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个性成长,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调整自身学习的知识结构。在市场经济普及和深入的今天,高校学分制的改革也日臻完善,内涵不断充实。学分制的特点如下:

(1)个性化的选课需求

为了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在学校提供的“海量”科目中,依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选择喜欢的课程学习。选课给学生赋予了充足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在电脑旁、在手机平台上,到处活跃着渴求知识的学子。

(2)放宽专业和班级的约束

新生报到,学校按35人的规模编列一个个自然班。为了学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因为选课,会集中在一个选课班学习,原有的自然班拆散。遇到考试不及格的學生,还要安排重修,统计重修人数,少了就插班重修,多了就开班重修。对这些临时组织在一起的学生,几乎没有班级的认同感。

(3)淡化了学习过程的管理

学分制下,考试成绩及格是学生拿到学分的保障。学生选课后,游走在担任同一课程的多个任课教师的课堂之间。至于学生在哪个班学习、有没有听课、做作业,管理起来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教学过程不能保证,学生成绩也就不能保证,针对这个弊端,许多高校指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必修课一律采取整班选课。

(4)扩宽了学制界限

学分制也是遵循学制四年的基准,班级正常毕业的学生在多数,少数拖后腿的学生需要反反复复的重修,拿足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当然每年汇总结果,放弃学业的也时有发生。学分制扩宽了学制的上限,展示了学校真实的开放力度和博大的包容胸怀。

二、实验教学学分制

实验课开设的多寡、优劣,能否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获得与理论课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超越,是高校如今教学改革率先勇敢破解的困局。取代单调的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学地点的变换,更是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革命。实验教学学分制是指将学分制引进实验课,它建立的基础是学生自主选读实验课,教学单位唯有提供数量种类繁多的优质实验课程,才能吸引学生去选修,实验课程体系的壮大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资源投入、学校定位息息相关,结合市场调研,通过用人供求关系找到实验课程设置的方向和意义。

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是以实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设备为平台,深度融合,既能增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还有利于提升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同时,对实验装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分成为评判学生学习实验课量与质的计算单位,对督促学生参与实验、研究实验,改进实验都有很大的震慑作用。

三、实验教学学分制的组织和管理

实验课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课件、实验仪器、耗材应该一并纳入人才培养规划,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考核目标融入模块式实验教学项目和进程中,规定各类实验课程的学分组成,每学期最低学分的达标要求,以此形成开课、选课、修课的凭据。实验课程的培养方案,由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教学三个台阶构成。

(1)实验课的选课原则

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园网选课系统公示的实验课目录中选修。选修遵照实事求是,量力而为,多选、少选、不选都被视为错误行为。学生选修实验课时,参考实验课程给出的学分,先行课先选,后续课后选。同修关系的课程,同时选修。教务部门在研判指导教师人数、实验室容量等因素,对学生的预选进行认定、调整,经学生确认或二次申请后定稿,生成个人课表。实验课程不得申请自修、免修。学生不得以其他课程的学分来代替。

(2)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完成,授课的方式有点对面讲解,有点对点辅导,教师留心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即时指出操作的不当之处,身体力行详解、示范正确的操作步骤。学生的奇思妙想,对接着教师的妙语连珠,答疑解惑是贯穿实验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主旋律。

(3)实验考核和学分评定

实验课程的考核选用百分制、五级分制和两级分制,内容包括实验报告、课程总结。学生单人单台设备独立运行,实际操作是解答实验报告罗列问题的良方,熟练的动手能力感染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热情,也让同学和教师刮目相看,成绩合格给予学分也就顺理成章。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学分制已在高校运作多年,进展缓慢,制约的要素频繁,但应用前景一片光明,以计算机类课程举例,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office高级应用、VB程序设计等等,转变为实验课程是可行的。培育应用型人才,应从教学的方式入手,教师的辛勤努力,伴随信息化的助推,为我们的教学改革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冯向东, 周洪元, 创新源于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