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开展实践分析

2021-09-10郝皓洁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实践策略小学数学

郝皓洁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开展对话式教学,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话式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构建师生和谐。小学阶段,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开展实践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实践策略

1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特征

1.1倾听交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倾听也是一种思维过程或信息处理过程。倾听是对思维的理解,它与各种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而交往是有效倾听的实践方式,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思想,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和方法的形成。对话教学要防止对倾听的漠视,提倡说话人的位置空缺,但并非教师和学生都不讲话,而是没有人总是把自己放在演讲者的角色,没有人是对话中成为权威者,在愿意倾听和理解他人见解的过程中使我们更接近客观现实。

1.2开放生成

开放生成是小学数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气氛是偏静态的、封闭的,传授的知识具有固定性,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板书、如何提问、提问对象、反馈评价等都做了详细的计划,课堂只需要按部就班实施,这些都与对话教学的精神背道而驰。对话教学旨在课堂的开放和生成,对话主体可以互相探讨与主题有关的所有内容,也可以和其他个体或者客体发生对话,不会刻意追求所谓答案的统一和确定性,整个过程是开放的、生成的。在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与学生一起成为知识的生成者。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的生成,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师生和文本对话实现数学知识的创设。

2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开展实践策略

2.1教师及时更新对话理念

教师作为师生对话的主体之一,在师生对话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对话意识。部分教师对“师生对话”的理解浅显,局限在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层面;在进行师生对话时,停留在“一问一答”的浅层对话。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强调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师要多了解学生,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善于倾听并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不要抑制学生的积极性,不要“满堂灌”。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师生对话的教学理念,深入理解师生对话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把理念转换为实践,老师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为课堂带来生机。

2.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师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在不断与学生的对话中做好引导启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在教学《商的近似数》时,教师设置“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一筒羽毛球12个,共19.4元,每个羽毛球多少钱?”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话说,产生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欲望。通过对“每个羽毛球多少钱”计算(计算的结果是1.616…),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讨论。本题需要学生们结合实际进行估算,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老师进一步引导“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推动学生进一步思考。師生之间这种互动的方式,为学生思考和交流给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交流探讨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3培养学生参与对话的主体意识

事实上,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意识被反复测试的过程。学生敢于表达内心想法影响着他们的课堂参与,使他们在不断的互动交往中达到自我认知的检验。课堂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在互动交往中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应保证每位成员的参与度,采取有效策略防止学生置身之外,做到真正地参与讨论和交流。只有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参与、相互激发、互换想法、发表意见,方可体现学生的对话主体地位。

2.4开展深度性对话,深化课堂对话意义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对话内容常常呈现固态化、浅显化,很少进行深度性、实质性对话。以靳玉乐教授的对话教学理论为指导,我们话题的提出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其贯穿其中。教师在对话时应考虑整体学生的水平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话的发生能够促进班级内整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化课堂对话意义。首先,对话教学的话题不仅仅以教材为载体,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以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分享真知灼见。其次,对话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探究问题,而不单单是给予封闭式回应和简单性评价。最后,教师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向性对话,避免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单向性对话,较多的创生对话机会,深化对话意义。

2.5采用分层“对话式教学”

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对话式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所谓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中,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安排。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开展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降低学生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便于学生与自己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们交流起来毫不费力,也能减少学困生的自卑心理,提高学生互动效率。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对话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实现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飞跃。

3结束语

总之,师生对话顺利进行,需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塑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迫切需要一个安稳、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可以认真投入学习,表达真实的想法,和师生友好的交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尊重和赞赏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坚持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师生对话,采用分层“对话式教学”,开展深度性对话,深化课堂对话意义,及时更新对话理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对话的主体意识,提升课堂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俊英,孟庆男.基于师生对话活动的课堂教学[J].民主教学,2012(12).

[2]姚庆兰.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

猜你喜欢

对话式教学实践策略小学数学
试论分组学习下思维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对话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对话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