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思考

2021-09-10周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融合教育特殊教育

周莹

摘要: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是特殊教育的目标,对特殊教育意义重大。在“办好特殊教育”背景下,特教学校应成为区域推进融合教育的资源中心和指导中心,承担战略大后方、战役预备队、战术战法参谋部和系统联动总协调的职责。

关键词: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293

一、深刻理解融合教育的广泛内涵

(一)融合是特殊教育的目标

在2014 年初召开的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指出,中国特色特殊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五个“必须”:一是站位。必须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站在社会文明进步和公平正义的角度,把发展特殊教育摆上重要位置。二是统筹。必须统筹规划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优先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逐步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三是融合。必须牢固树立融合教育理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残疾学生融入社会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四是特办。必须坚持特教特办,全面落实政府责任,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给残疾孩子更多关爱。五是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可见,“融合”关系到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特殊教育近年来的改革,正是在努力保障让残疾人高质量地融入社会。

(二)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

融合教育或者称全纳教育,是20 世纪90年代国际上逐渐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强调学校应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不分种族、国籍、性别、身份、地位、贫富,反对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融合教育理念引入我国后,与我国有教无类的传统理念相契合,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残疾人教育条例》就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

(三)融合对特殊教育意义重大

融合理念首先带来的是入学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普通教育方式优先”的原则。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强调,要依据《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明确强调要“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就近就便,优先安排在普通学校,全覆盖,零拒绝,已经成为我国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基础性保障。

融合教育理念也推进了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内容、方式,考试评价的要求、形式等,都要以残疾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同时,也更加关注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谋划,如生均经费、编制标准、资源教室等相关标准或政策,已经在逐步向融合教育倾斜。另外,融合教育的发展,还带来了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全社会更加理解残疾人、接纳和懂得融合教育、尊重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融合教育也已经成为评价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普及率、学校建设、课程与教材、教师队伍与研究队伍等。当下,优质的融合教育,如在校学生中残疾儿童少年所占比例、融合教育普及程度、优质融合教育学校的普及程度等,同样成为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教学校发展的重点任务

特教学校不应是隔离的状态,而应是联通社会的平台。在“办好特殊教育”背景下,特教學校要重点完成好以下几大任务。

(一)特殊教育学校要成为区域推进融合教育的中心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实施了新中国最大规模的特教学校建设工程。工程论证的主要依据,就是要将特教学校建成区域特殊教育的中心,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国家明确要求:特教学校的教师编制标准,要充分考虑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巡回指导的需要;普通学校招收残疾学生,生均经费按特教学校的标准拨付。面对当下融合教育的大发展,特教学校要逐渐成为区域融合教育推进的中心,承担战略大后方、战役预备队、战术战法参谋部和系统联动总协调的职责,这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要正确处理好特校课标和普校课标的关系

要实现融合教育,从教学层面看,需要首先实现普特课程标准的融通。特教学校课标所秉持的原则为: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好特教学校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的关系,既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相衔接,又充分体现特殊教育的特点和独立性;坚持遵循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多重需要,突出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着力促进残疾学生更好融入社会。

特校课标和普校课标在多个方面具有一致性:在框架结构、编写体例和用语风格等方面,和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以体现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和规范性;在思想性、政治性和重大原则等方面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严格保持一致;在加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落实中央关于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教育等方面,向普通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齐,并结合不同类别残疾学生认知规律,将有关要求进行科学转化;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相关研究同步,参考义务教育三科部编本教材的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等要求;盲校、聋校有27 门课程与普通学校课程名称相同,这些课程以普通学校课程标准为参照,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对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增减,对教育教学有关要求进行了转化、细化。

(三)要提升特教教师融合教育素养

普教教师不够了解特教,在过去常常被认为是随班就读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特教教师同样需要更多地了解普通教育,提升融合教育素养。

当前,在普通教育领域也确实有很多前沿热点问题值得特教工作者高度关注,如信息素养、信息化,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修改,高考改革、中考改革,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随班就读学生、送教上门的学生等。

只有对普通教育有足够的了解,进而具备相应的融合教育素养,特教教师对残疾学生在普校的学习才有发言权,特教教师与普校教师的对话才有了平台,特教教师才能在普校的融合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实现学生在特校和普校之间的转衔。

三、结语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思考涉及方方面面,特殊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做出努力,也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资金和制度的支持。通过教学设施的完善以及教学资源的丰富,使学生能够接受与正常儿童一样的教育,这有利于维护学生平等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安排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层面,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商讨,从而总结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特殊学校中能够获得进步,从而帮助残疾儿童能够更加独立自主生活,为残疾家庭带来希望并减轻负担。教育部门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使得特殊教育能够更加完善健康发展是目前教育领域应当重视的领域。

参考文献

朱楠,王雁.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职能的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

剡山小学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融合教育特殊教育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