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优化研究

2021-09-10刘华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优化数学

刘华

摘 要: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延伸,仍然有秉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原则,高中数学不仅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力性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素质与能力。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展开相应的研究,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合作学习的思路,以期能将合作学习更好地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之中。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优化

引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代社会是合作的社会,要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需要人们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提升合作意识、加强团队建设,在增强群体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现代化教育理念在引起更多重视的同时逐渐融入实践之中。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将合作学习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之中意义重大。从新课改实施起,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倡导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当前,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课程教学之中。数学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并学习的重要逻辑性基础学科,具有普遍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对绝大多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遇到个人无法独立解决的难题时,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借助集体的帮助而解决难题,特别是遇到一题多解的数学难题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能让每位学生都掌握多种解答方式,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新时代发展及新课改要求的大环境,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进行研究,从学科、教师及学生三个角度着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合作学习所蕴含的理念与新时代合作共赢的理念的一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被广泛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义,并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掌握的深度及学生自身合作学习能力的不足,影响了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育中的效果。

(一)教师合作学习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数学教师是高中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实施者,要将合作学习融入教学之中,相关老师必须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合作学习已经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并得到应用,但仍有不少高中数学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理论的深入学习、总结经验,影响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创建存在不足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主要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全体成员间的共同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合作学习小组创建质量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从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践情况来看,小组的创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数学教师在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时,通常会按座位的远近安排,但这一创建方法过于简单,并且忽视了学生的成绩、个性及沟通能力等影响合作学习的因素,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组长通常由小组中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担任,这与合作学习的主旨存在偏差,不利于调动其他组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甚至会引发个别学生的抵触情绪。

(三)合作学习过程中缺少教师的参与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这并不代表教师不需要参与进来。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仍然应当担任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指导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教师对合作学习指导不重视、不及时的情况:高中数学教师没有提前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前的预习没有目的性,无法在短时间的合作学习中展开深入的讨论与学习;教师没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只关注学生是否违反学习纪律,却没有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这些都影响了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

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有合作学习技能的学生,这里所指的合作学习技能主要有交流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倾听能力等。从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不善于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之中;有些学生将合作学习当成自己的舞台,忽略了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感受,始终占据讨论的主角位置;有些学生则缺乏自信,在讨论中一旦被否定就会放弃。

(五)合作学习的成果缺乏科学的评价

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践的评价能够让师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下次合作学习中得以弥补,还能够激发师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在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实践中,不少数学教师缺乏对评价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或只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却未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地评价。内容单一、针对性不足、科学性不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数学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集体意识方面发挥必要的作用。将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既适应高中数学学科特点,也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掌握并全面推广的重要教学模式。从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地实际运用效果来看,由于相关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数学合作学习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高中数学教师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

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能否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现代数学教学观念的形成,并间接影响他们的教学实践。高中数学教师掌握合作学习理念的深度、广度会影响到数学教学合作学習实践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学习者,努力吸收先进的教学方式与理念。

同时,增强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融合,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背诵、记忆理论只是学习的起始环节。高中数学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理论进行吸收、理解、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理论融会贯通地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科学高效地运用于实践之中。

(二)构建优质合作学习小组

要在充分考虑学生条件及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任务来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将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7人之间,过多或过少的人数都会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4-7人的小组不但能够在思想上进行有力的碰撞,还能够控制交流学习的时长,让大家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交流、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見。当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教学的需要,调整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要坚持合作共赢、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理论,小组成员按成绩好中差搭配的同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性别、个性、思维方式等差异,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使大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小组组长,高中数学教师既可以在通盘考虑中指定,也可以鼓励学生们毛遂自荐,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当然,教师应当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与帮助,逐步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管理能力与技术。

(三)让教师真正参与合作学习全过程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全程参与与指导。合作学习开始前,高中数学教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并明确告之学生此次学习的重点与目标,使小组成员提前展开预习,为即将开始的合作学习夯实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选择那些具有讨论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内容过难容易打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内容过于容易又无法调动学生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确定好合作学习内容后,教师要清楚分配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及学习步骤等,使每位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任务与责任,融入合作学习之中。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通过组间巡视、倾听等方式,了解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情况,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中表现出的闪光点加以挖掘并表扬,对巡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在课堂总结时重点讲解。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无法完全按教师的预想开展,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合作学习的节奏、控制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合作学习的氛围。

(四)科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高中数学教师要科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鼓励他们在合作学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和谐融洽的氛围内合作共赢。首先,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实现高质量人际效的基础。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及时了解其他同学对同一数学难题的思考,取长补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培养倾听能力,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倾听了解其他同学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看法,取长补短。其次,能否表达自我是合作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少学生由于害怕、害羞、不自信等原因不乐于、不善于甚至抗拒表达自己。教师要使用鼓励和肯定的语气、眼神、态度等引导学生培养敢于表达、勇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克服害羞、害怕的心理,参与到学习讨论之中。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自我,在深入思考后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在遇到不同声音时,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与意见,而不是人云亦云,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或质疑。当然,教师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当勇于承认。

(五)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合作学习模式也不例外。高中数学合作学习不能离开科学的评价,在科学评价过程中,师生能够共同回顾合作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改进。科学的评价应当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入手,实施多样化评价。要坚持积极向上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来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与效果;要对合作学习小组每位成员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增强每位成员的融入感、参与感;在评价合作学习小组成绩的同时,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评价,还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评价,从不同视角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束语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及技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合作学习作为高中数学教学可行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是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并不代表合作学习是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方式,将之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必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与帮助下,让学生真正从合作学习中获益,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芳彦.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73.

[2]齐琳丽.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J].高考,2020(36):22-23.

[3]印海修.试论如何提高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20(32):118-119.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优化数学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