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方案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1-09-10费夏倩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糖尿病循证护理

费夏倩

【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改善血糖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10

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属于高血糖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乏力等,因目前临床无治愈犯法,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因药物极易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导致多数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所以临床常结合循证护理干预改善预后[2]。循证护理主要从护理问题入手分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糖。本文深入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60~80岁,平均(56.54±6.21)岁;病程1~9 年,平均(5.21±1.32)年。观察组男41例,女38例;年龄60~80岁,平均(56.36±5.13)岁;病程2-12年,平均(7.01±2.01)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随机血糖均≥11.1mmol/L;(2)病历资料均完善;(3)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1)肝肾衰竭患者;(2)近期进行其他方式降糖治疗患者;(3)病例数据不全患者;(4)中途研究退出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血糖检测;制定合理饮食方案;正确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1)循证护理问题:根据医护人员工作经验动态收集数据,并提出需处理的相关问题,如糖尿病患者为何需长期控制血糖、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何提升患者疾病知识度等。(2)循证支持:针对循证问题查阅文献。 本研究主要查阅万方、知网等平台对数据实施搜集,同时向护理骨干及护理专家咨询,以此寻找可控制疾病的护理方法,以此确保并发症有效降低。(3)循证观察:对患者病例特点深入观察,同时进行观察方式的有效设计,并对患者护理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实施分析。(4)循证应用:a.饮食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饮食方案,遵循定时、定量原则;控制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且避免攝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可使胰岛β细胞负担减轻,纠正代谢紊乱。饮食期间需控制总热量,且应低糖饮食。 b.胰岛素应用护理: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期间,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使患者了解用法用量,如胰岛素应低温冷藏,使用前1 h需从低温中恢复至室温,后进行皮下注射;在两周内禁止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能够避免注射部位出现萎缩或增生。c.运动干预:医护人员需为患者制订运动方案,以有氧运动为主,控制运动量,以身体轻微出汗,无疲劳感为宜。可根据患者喜好制定运动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兴趣,实现运动持续性。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析两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把此次研究的患者病例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定量资料的检验是t,以(x±s)表示,定性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后,观察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且有年轻化趋势,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其他脏器损伤。临床治疗多采用调理饮食、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但因该疾病无法治愈,患者需长期控制血糖,导致治疗效果很难持续,因此需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预后。

循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以最新、最科学的研究为依据,同时制订护理方式。护理方案制定环节,均需进行护理方式循证,以此提高临床干预效果。首先需实施问题循证,通过收集数据及案例对问题深入分析,分析发现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并发症及血糖,其主要问题为长期有效控制血糖,寻找支持问题解决的依据,以此提高循证科学性,搜索循证依据解决护理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循证护理可显著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主要是因循证护理方案是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实施干预,通过对饮食摄入量及时间进行调整,协助患者养成健康饮食习惯。运动干预可根据患者自身需求采取合适运动方案,以此提高机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并发症,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谭慧,陈艺.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22):3514-3517.

[2]杨雪妮,李小强,刘会玲.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高值患者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4):656-657.

猜你喜欢

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糖尿病循证护理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