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病常用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

2021-09-10钟晶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肝功能类药物慢性病

钟晶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06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病时常困扰着我们,其发病率也逐渐表现为上升趋势。通常来说,慢性病都是病程长而且不容易治愈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得最多的慢性病的。如果,患病后没有及时通过有效措施对疾病进行干预,十分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使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了使慢性病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需要通过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的方式进行干预。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在慢性病患者尝试加服用药物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担忧或抗拒的心理。那么,面对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我们应该怎样权衡呢?

1  常见的慢性病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实际上,虽然药物不良反应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服用药物,是可以减少甚至是规避不良反应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为了有效控制自身血压情况,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市面中常见的降压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RB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类(浒关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CB类(钙拮抗剂),以及中枢性降压药等。在药物的服用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如下:(1)β-受体阻滞剂以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高血脂、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等情况;(2)利尿剂易导致患者尿酸升高、血钾降低;(3)ARB类药物易使患者感受到恶心、头晕等;(4)ACEI类易引发患者夜间咳嗽,出现血管性水肿等症状;(5)钙拮抗剂中大多含有二氢吡啶,易引发面部潮红、头痛、心跳加快等;(6)中枢性降压药容易对患者的性功能产生影响,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胰岛素、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以及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促分泌剂等。(1)胰岛素不合理使用,患者易出现超低血糖情况、过敏反应、胰岛耐受,以及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等;(2)双胍类药物中二甲双胍作为常用,使用不当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反应,甚至有可能引发乳酸中重度;(3)磺脲类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而且会对其肝、肾功能产生影响;(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会引发腹胀、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反应;(5)胰岛素增敏剂易引发低血糖、头痛、贫血、水肿,会使患者肝功能受到影响;(6)胰岛素促分泌剂不合理使用会使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高血脂则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病情控制不合理会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现阶段,临床中同样使用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干预。常见的治疗药物与不良反应如下:(1)他汀类药物:使用不当易导致患者血糖升高,引发肌病、头痛、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过敏,等等;(2)贝特类药物:不合理使用易引发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肌病、过敏反应、肝功能损伤等;(3)烟酸类药物:使用不合理,患者容易出现皮肤潮红、头痛、肌痛、过敏反应、消化道不良、肝功能损伤等;(4)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使用不当患者易出现消化道不良、过敏反应、肌痛、肝功能异常等。

2  常用慢性病药物的正确使用办法

2..1降压药物的选择中,应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也就是每天使用1次的控缓释制剂。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确保药物使用剂量合理,不可以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或是随意更换药物。如果需要更换药物或是停用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使用剂量,而且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以此来降低停药后高血压患者自身的血压波动情况。此外,在患者是使用降压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时进行血压测量,保证血压平稳降低,既不可以凭感觉用药,也不可以过量使用药物导致血压快速降低。

2.2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饮食搭配合理,日常生活中需要定期进行血糖测量,便于了解自身疾病控制情况。其次,患者需要注重降糖药物使用的正确时间。比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应该在患者吃第一口饭的时候,通过咀嚼方式服用,而二甲双胍则需要在用餐时或是用餐后口服,该方式不仅可以保证药物效果充分发挥,而且能够极大程度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且,可以根据糖尿病患者自身情况选取合适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控制,逐渐增加剂量,循序渐进。

2.3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情况,需要立即停药,并且需要就医观察。除此之外,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能够对慢性疾病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进行抑制的药物,比如,如果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十分容易出现溃疡,此时可以适当服用抑酸药物进行预防,减少溃疡情况产生。

虽然说,药物都是存在不良反应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服用药物后都会出现,也不是所有的不良反应都会出现。一般来说,即使是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都是比较轻微的情况,在可控制范围内。所以,慢性病患者不可因为觉得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吃了之后会对自己身体情况产生营养而拒绝用药。对于存在的不良反应,我们需要正视它的存在,不可以存在畏惧心理,过分担忧,甚至不想接受治疗。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听医生的话,在医生或是药师的指导下,选取最符合自身病情的药物,并保证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正确,实现个体化用药。

由于慢性病患者服药长时间服用药物,有些药物会导致患者的肝脏功能受到损伤、电解质紊乱等,因此,慢性病患者用药后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指标检测,提高用药安全性。而且,对于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我们也需要进行辨别,明确是因为疾病本身导致的不适症状出现,还是因为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以高血压患者为例,其头晕症状在低血压的时候也是有可能出现的。故,出现头晕情况的时候,可以先进行血压测量,以此来确定头部不适是因为血压情况不理想还是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以此来有效避免盲目加大药物使用剂量而带来的用药安全隐患。

我们要知道,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快速达标而盲目加大药物剂量只会增加用药风险。当通过检查发现相关指标已经处于理想状态的时候,也不可以私自减少药物剂量或是直接停用药物。为了避免出现疾病反复、指标大幅度波动的概况,慢性病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此外,因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患者不可以一直按照最初的用药方案进行疾病干预,需要定时进行相关指标检查,由医生复诊后进行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

猜你喜欢

肝功能类药物慢性病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他汀那些事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