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价

2021-09-10葛德湘李萍陆杰荣何乾英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效果

葛德湘 李萍 陆杰荣 何乾英

【摘要】目的:于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的60例抑郁症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30例患者。乙组常规护理,甲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抑郁评分、自我效能感。结果:甲组和乙组护理前的抑郁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甲组和乙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都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甲组的抑郁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都优于乙组(P<0.05)。结论:于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抑郁程度。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093

对于抑郁症来说,属于临床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病程长,其发病同压力、环境等存在一定关系,患者承受较大痛苦,出现悲观情绪,严重者存在自杀倾向[1]。自我效能感是人们行为、认知调节的关键因素,是在特定情境中有能力操作行为释放的预期。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下降,而影响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的60例抑郁症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30例患者。22-68岁/(41±1.4)岁。女13例、男47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

1.2 方法

乙组常规护理,环境护理、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等。甲组心理护理干预:(1)在患者刚入院时,同患者主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介绍医院环境、相关规章制度、主治医生、责任护理人员和同病室病友等;给予患者安慰、劝导以及支持,详细向患者说明有需要、不适时都可及时向护理人员反映,得到的帮助。避免患者因陌生环境而出现的焦虑、不安等情绪。(2)病情稳定后,同患者耐心沟通,鼓励患者讲述内心真实想法、对疾患看法,及时解答患者提问;给予患者理解和同情,尽可能分担患者痛苦;讲述抑郁症发生原因、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重点强调遵医嘱用药重要性和意义;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性格特征,指导患者面对疾病时不要紧张、自卑、恐惧;同患者共同分析自身抑郁症的病因,经心理疏导、松弛治疗以及暗示治疗等实施个性化心理支持;发现患者长处、优点,积极给予患者表扬,确保患者客观认识、评价自己,提高治疗信心;告知日常保持乐观的、平静的情绪以及良好心态是良好预后重要的因素。(3)康复期,按患者性格特点,找到其家庭、人生、社会、人际关系等不合理观念,经积极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使自我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等重建;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学会合理宣泄、自我调控,正视现实、降低期望值;鼓励患者参加喜欢的、擅长的、有成就感的一些活动,使患者自信逐渐恢复。

1.3 观察指标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程度,评分越高则抑郁程度越重。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强[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软件,(%)体现计数资料,x2检验,(x±s)体现计量资料,t检验,P<0.05体现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抑郁评分的比较

甲组和乙组护理前的抑郁评分差异不顯著(t=0.0633,P=0.9497);甲组和乙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都低于护理前(t=21.5506、13.8119,P=0.0000);护理后甲组的抑郁评分低于乙组(t=11.5242,P=0.0000)。

2.2 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甲组和乙组护理前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差异不显著(t=0.0929,P=0.9263);甲组和乙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都高于护理前(t=15.7583、7.7240,P=0.0000);护理后甲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乙组(t=10.9964,P=0.0000)。

3  讨论

抑郁症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患者突出表现是焦虑、自责、明显无用感或无助感,患者的躯体症状比较突出,可伴认知损害(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水平。自我效能属于社会认知理论核心的一个理论,其可影响人们的自身潜力发挥。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给家庭带来负担,尤其是既往治疗失败者存在治疗负性认识,而影响治疗效果[3]。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熟悉住院环境、了解疾病知识、改善医患关系,并减少环境陌生导致的焦虑、疾病偏见、预后担忧,而提高治疗信心和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4]。同时,心理护理干预可找出患者心理问题、认知问题,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确保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5]。

总之,于抑郁症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抑郁程度。

参考文献:

[1]巴青卓玛.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0):218-219.

[2]叶明珊,李军.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0):293,295.

[3]崔文秀,乔玲娟,孙乐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6):792-793.

[4]刘其香.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康复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69,96.

[5]高颖.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观察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25(12):290-291.

通讯作者:何乾英,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效果
灵动耳环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