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学专业实践的课程思政探索研究

2021-09-10李际梅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思政

李际梅

摘要: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四川省《关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筑学专业从结合思政的角度进行教学改革。本研究以中国传统建筑写生实践为例,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取思政元素,提出了“在写生中结合实践基地特色,实现思政主体、客体、本体合一”的教学方法,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筑学;中国传统建筑写生实践

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还有实践课程。中國传统建筑写生实践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带领学生到达中国传统建筑密集之地进行写生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采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运用美术课所学知识,熟练地使用钢笔等工具艺术地表现建筑和自然景观,进一步提高概括、取舍和再现建筑对象的能力。学生在修完本门课程后,建筑钢笔画绘画技能可得到明显提高。也为后续的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借助实践的机会,对写生当地的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解、考察地域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和眼界。

1 本课程育人目标与思政的结合

在本课程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对中国传统建筑写生实践课程明确了两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为采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运用美术课所学知识,熟练地使用相关工具艺术地表现建筑和自然景观,进一步提高概括、取舍和再现建筑对象的能力。教学目标二为了解民俗民情、考察民居文化和地域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

结合本课题的开展,课程目标将在已有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和拔高。根据教师团队达成共识,育人目标拟制订为:

①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实地踏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② 通过对重要传统建筑的绘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③ 通过对宜宾李庄古镇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踏勘与观摩,深入学习梁林关于中国古建筑研究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专业责任感,民族精神;

④ 通过写生途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空间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⑤ 通过游学式教学,启发学生在建筑实践中秉持全球观的同时,能自发和自觉地运用传统建筑思想、方法和手段,弘扬民族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 教学设计中思政元素的提取

中国传统建筑写生实践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综合来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基地方面,自该门课程开设以来,实习基地为中国传统建筑密集之地,如宜宾李庄古镇、湖南凤凰古城。实践基地拥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反映了华夏文明开放包容、坚韧顽强的本质属性。

本次课程选取四川宜宾李庄古镇,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四川的故居所在地,也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营造学社在四川进行古建筑研究的基地。营造学社不畏艰难,实地测量、踏勘、绘图记录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体现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工匠精神、专业责任心,这是与专业契合度极高、最好的思政资源。

(2)中国传统建筑写生实践写生对象为中国传统建筑,是建筑技术与建筑美学的结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凸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匠心独运,中华民族的建造智慧与工匠精神。

(3)实践方式方面,学生写生时,需要集中注意力对着建筑物长达数小时进行绘画,既锻炼了学生的毅力耐力,也磨练了学生细致绘画的工匠精神。

3 课程设计中的思政特色

对思政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形成本门课程的思政特色。将思政资源中的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工匠精神、民族精神、专业责任心引入该融入教学,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画图机器,而是培养有格局有思想、有抱负、对本专业有使命感的建筑学学生。

在写生实践过程中,感受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林徽因克服重重困难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工匠精神;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和结构的匠心独运;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淬炼心性,像匠人一样精细作图,发扬本专业的工匠精神。

① 思政教育主体——中国传统建筑写生之行

学生在户外写生,和对着照片或已有的画稿临摹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第一,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磨练学生心性,在陌生复杂的实地环境中绘图,需要克服天气、气温、蚊虫等干扰因素,精心观察并刻画。以上三点,是工匠精神在本课程中的体现。

② 思政教育客体——独具智慧的中国传统建筑

学生参观并绘画中国老祖宗留下的建筑智慧——中国传统建筑。学习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结构,以及一些结构构件如斗拱、彩画、雀替等。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领悟到中国人是独具巧思的民族,在建造房屋时,能够利用当时现有的材料,建造精美的建筑,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③ 思政教育本体——中国古建研究的开拓者所具备之精神

本课程此次选取四川宜宾李庄古镇作为实践基地,这里有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旧居,1940年至1946年梁思成林徽因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在这里共同度过了极其艰苦的六年时光,并在此写作完成《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领域经典著作。通过考察李庄古镇,实地踏勘梁林故居,深入了解梁林夫妇及营造学社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这项工作所具备的工匠精神。

梁林夫妇在国外系统学习西方建筑体系后,毅然选择回到祖国,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开启了重要的篇章,体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专业责任心。

中国传统建筑写生实践,本质上是对本专业的学界泰斗和奠基人——梁林夫妇及营造学社的一种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本前人的精神与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对建筑学专业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其建立专业信仰和专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燕梅.高校美术外出写生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讨.工业设计,2018(7).

[2]马建华.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写生课程教学探索.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1).

项目名称:成都大学2020年“课程思政1212工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传统建筑写生实践)建设项目,项目编号:CDKCSZKC202011

猜你喜欢

建筑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诗意的空间想象──托马斯·萨拉西诺的乌托邦世界
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新常态”下对建筑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建筑学名词审定预备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