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

2021-09-10吴芬

传播与版权 2021年3期
关键词:提升

吴芬

[摘要]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编校质量是重中之重。要切实提升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社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控制图书品种规模,建立图书质量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出版工作流程。同时,出版社要加强编校人员的学习培训,重视编校队伍建设。而编校人员要坚守从业的初心和使命,以“工匠精神”精心打磨书稿。

[关键词]教辅图书;编校质量;提升

近年来,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出版物质量的管理政策,连续开展图书“质量管理”专项工作,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以促进出版行业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用心打造精品力作,为广大读者生产内容过硬、文质兼美的精品图书提供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出版社应该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图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重视编辑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图书质量。

笔者所在的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作为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一家出版社,秉承“品质立命、品牌立市”的办社宗旨,坚持特色定位,打造了“九通英语”“九通教育”教辅图书品牌。出版社追求精品出版,不断优化完善出版工作流程,建立质量保障制度;定期组织编校人员培训学习,提升编校队伍职业素养,多方面切实提高出版物质量。

关于如何切实提升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积累,归纳总结为十六字:一慢、二快、三规范、四整合、五学习、六坚守。下面具体展开论述。

一、慢:选题策划阶段要慢

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版社应立足优势产品线,稳步开发新选题,要始终坚持并不断强化正确的出版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贪大求快、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色,打造优质产品线,创造品牌。正如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义国在一次产品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出版社“要面向市场,加强核心产品线建设,打造畅销长销精品,以‘工匠精神’将产品做优做精,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出版单位在制定选题和出版规划时,要对选题总量进行控制,保障出版规模始终与其编辑能力和质量相匹配,以期实现“提升效率、多出精品”的发展目标[1]。只有这样,编校人员才不至于因抢品种、抢进度,而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选题策划阶段,编辑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选题论证。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的源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选题策划阶段,编辑应多搜集市场信息,分析比较同类产品,与营销人员和作者团队多讨论沟通,这将有助于加深出版社和主编、作者对选题的认识。同时,这对理清编写思路、拟定编写提纲、落实编写细节、确定样张内容和题量多少、格式规范统一等环节大有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为后期编辑加工节约时间和精力。相反,如果选题论证不够充分,作者对选题理解得不够深入,那么作者在编写的过程中就容易偏离最初的选题设想,交来的稿件可能会出现与编写理念不符,或者体例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而编写质量欠佳的稿件,后期不仅会加重编校负担,而且就算花更多的时间来修补,还是会为编校错误的发生留下隐患。

二、快:选题实施阶段要快

作为一名教辅编辑,笔者深有感触的是编校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到了产品生产高峰期,经常被催着往前赶进度。因此,为了保证质量,教辅编辑在选题实施阶段行动要快,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进度表,“三审三校”通读等每个环节的节点都要准确把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要快,力争在不影响进度的前提下保障图书质量。

在样张审核阶段,如果作者提交的样张达不到要求,要迅速整理修改意见,返给作者修改。若内容多次修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编辑要果断更换作者并重新组稿,不能因为担心影响上市时间而勉强发稿,否则不仅会增加后期编校工作量,而且图书质量也会不尽如人意。再如,在审稿过程中,遇到书中插图不清晰、不合要求时,编辑一定要在一审完后开始找画图人员重新绘图,不能等到排版完、在編辑加工时再来处理图片,这样会大大影响稿件的整体进度。

三、规范:流程管理要规范

对编校工作来说,程序比较复杂、涉及人员众多、时间紧迫、事故容易发生。因此,出版社要优化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流程,保障出版的质量和进度,即在日常工作中,出版社要不断优化完善出版工作流程,建立质量保障制度,通过规范的流程和制度切实提高出版物质量。

首先,出版社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度。该制度对保障图书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要认真落实到位,绝不能流于形式。在“三审”阶段,初审、复审、终审环环相扣,层层把好图书的政治关、知识关和文字关。在“三校一读”阶段,三个校次各有侧重,编辑校对要合力清扫各类错误。校对人员在内容的规范性、一致性上非常敏感,能够弥补作者和编辑在语言文字及知识性方面的疏漏,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有力补充。

其次,出版社还应严格执行选题论证制度、责任编辑制度、印前质检制度、成书抽检制度等。印前质检作为图书付印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编校质量堵漏的最后一个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版社可以建立专门的质检部,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质检人员来开展印前质检,从每本书稿中任意抽取一定字数,进行全面审读,并将质检情况反馈给责编,再由质检人员与责编一起确认抽检部分的最终差错率。如果差错率不到万分之一,该书稿质量合格,改正个别错漏后便可付印;如果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则全稿退给责编重新编辑加工,直到质检合格后方可付印。

最后,出版社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惩制度,要求每位编校人员做到各司其职,职责明晰,专注地做好分内的工作。出版社可以尝试既根据图书过关率对编校人员进行评级,不同级别在待遇上做一些区分;又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对编校中出现问题的环节负责人进行罚款,对图书质量优秀的编校人员进行嘉奖,以此激励编校人员严把图书质量关。

出版社只有建立全面完善的制度,才能规范性地管理日常编校工作,保证编校流程的顺利进行,并为编校错误的发生做出有效的预案,最大限度地保障出版物编校质量。

四、整合:各方资源要整合

目前,为了保证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社在“三审三校”基础上聘用社外专家、编校人员进行外审。

在审稿阶段,很多教辅编辑虽然对中学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普遍缺乏一线教学经验,在审稿时无法对作者的稿件从是否符合教学规律、设题是否科学、难度及题量是否合适等方面进行判断。因此,出版社需要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者行业专家进行外审,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出版社可以成立审读室,聘请一些中学退休教师和退休高级编辑进行书稿前期把关。

同时,为了控制产品的编校质量,出版社对外校人员也要有严格的要求,如校对英语教辅的人员要求为英语专业的编辑,持有大学英语六级或专业英语八级证书等。对外校人员各流程环节的工作质量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规定执行,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检查或抽查,对不合格者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出版社每年应该组织这些外校人员进行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外校对编校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还应该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相关资料;将对外校所处理的稿件的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外校人员;建立工作群,促进外校人员交流探讨、查漏补缺,增加字词句知识积累[2]。加强对外校人员的管理,可提升图书编校效率,不给编校质量留隐患。

五、学习:编辑提升素养要学习

编辑人员作为教辅图书编校质量的把关人,其素质高低对编校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一名优秀的编辑不仅应是“专家”,还应该是个“杂家”。学习是出版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终身的事业。不管是新编辑,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都要自觉主动地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充实并更新知识储备[3]。编辑不仅要学习和编辑出版相关的政策法规、编校规范,锻炼语言文字功底,也要加强专业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出版社也要高度重视编辑的培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或组织编辑参加学术会议和行业培训,或邀请行业专家来社里讲课,或请社内资深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在部门内部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对新编辑,出版社要组织岗前培训,由有经验的老编辑对新编辑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其快速成长。只有不断加强日常学习和培训,打造学习型编辑团队,才能为保障图书编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坚守:初心和使命要坚守

保障编校质量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的共同责任。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在编校质量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但是实际工作中,行业内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认为教辅图书的策划与出版技术含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辅编辑要找到真正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坚守住从业的初心和使命感就显得尤为重要。编校人员要做脚踏实地的匠人,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和耐心投入编辑出版工作,培养对职业的敬畏感,对质量负责的责任意识,精心打磨书稿,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细节中,这样才能做出精品图书。

总之,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之源与立社之本,是出版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出版社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强化编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组织编校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着力加强编校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编校人员要自觉主动加强学习,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坚守从业的初心使命,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将多出精品好书作为立身之本,这样才能够铸造文化精品,为实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嘉.层层把关、标本兼治:构建图书编校质量控制流程[J].科技与出版,2018(06):80-83.

[2]陳昕.有效提升图书编校质量的途径分析[J].新丝路,2017(16):131.

[3]朱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J].中国出版,2019(21):35-37.

猜你喜欢

提升
论音乐欣赏课提升学生聆听质量的策略选择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从专业技术人员到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提升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