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10何苗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脑卒中

何苗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疗效。结果:经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护理效果更佳,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可看出,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推动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上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56

脑卒中属神经内科临床多见性疾病,在临床中致死率偏高,疾病发病率以及致死率不断提高。因此面对此种疾病类型,有效控制脑卒中的致死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脑卒中患者会由于受到疾病影响,会丧失生活能力,这也加重了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不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致残率[1]。本文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纳入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5∶20,年龄处于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9±1.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处于4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5)岁。根据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都同意将个人诊疗资料用作公开课题研究,科室以下发审核批复准予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护理人员需详细的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参数指标变化。

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首先是心理康复护理,医护人员必须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向患者充分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治愈疾病的自信心。其次是肢体功能方面的训练,按摩等运动,譬如患者的坐位,臥位当方面的肢体训练。患者必须尽早实施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患者必须保持肢体的功能和被动体位,依据关节活动的方向实施适量的被动运动。另外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按摩患侧的肢体,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日常相关活动,通过相关的锻炼,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肢体的致残率。然后就是电生理刺激,譬如对患者触觉,神经和四肢方面的电生理刺激。最后就是对于并发症方面的护理,为了更好的避免患者病从口入,首当其冲就是必须要保证口腔的干净以及整洁,因为患者自身出现肢体障碍,因此需保持卧床,护理人员需频繁查房,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呼吸道以及导尿管的顺畅性,同时还需要严格关注患者痰液和尿液的相关颜色,另护理人员必须让患者下肢抬高,防止产生静脉血栓。需要进行输液的患者,去扎针位置必须进行频繁更换,避免患者出现静脉炎。

1.3观察指标

按照卫生部病科质量控制标准划分: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病残程度0度;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病残1~3度;无效:神经功能缺损降低18%以上;经过护理诊治4个月后实施疗效评判。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 20.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t检测;检验使用x2;数据分析P值如果小于0.05,则说明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护理效果更佳,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和表2。

3  讨论

从我国目前临床情况来看,脑卒中的发病率以及致残率不断攀升,一些临床界医学专家非常注重对于疾病的研究,而脑卒中的诊治以及护理也是研究的重点课题。从当前脑卒中患者实际情况看,通过治疗,如果患者可存活,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出现明显的降低。而良好的护理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康复护理就是其中有效的护理措施[2]。

通过上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经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更为显著,护理效果更佳,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得出相关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推动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上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3]。

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不同护理方法,尽早进行治疗方案,缩减疗程,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实现早计划以及早指导,进而让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尽早回归社会,回归正常家庭。脑卒中后康复的患者,其功能障碍术后依旧出现,时间不定,有可能伴随患者众生。因此也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康复护理必须具备长期性以及延伸性,它不仅需要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护理,另也必须注重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卢芳环.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J].人人健康,2020, No.511(02):167-168.

[2]梁小明,李子君.观察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干预价值[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009(003):282-283.

[3]毛毛,刘福荣.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v.8(06):27+39.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