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2021-09-10穆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

摘  要:2020年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新问题,其中就业困难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主要帮扶对象。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成因;其次,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不良效应;最后,提出了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指导意见。

关键词:就业;困难学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8年,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中央提出“六稳”政方针。2020年,因疫情突然来袭,中央提出了“六保”新任务。从“六稳”到“六保”,都离不开就业这条主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全民就业的前提保障。高校针对不同群体毕业生开展了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为那些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在求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感到不自信的毕业生,尽管高校已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系统化就业指导,但就业工作仍旧不理想。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在分析就业困难学生成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帮助。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成因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山区,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以及当地教育资源不足的限制,造成自身教育起点低,底子薄。同时,家庭的经济拮据也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必要支出费用准备不足,而现阶段,用于求职的开销,包括用于简历制作、面试服装、通讯费、交通费等经济负担让毕业生面对机会往往犹豫不定,失去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丧失就业机会。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对孩子在毕业后能够找一份好工作又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又导致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力不从心,不能顺利就业。

第二,就业心理脆弱的学生。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以下心理素质不佳而导致就业不顺利的情况:就业自卑心理,自认为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就业情况不太理想,而做出自身条件综合评价过低,缺乏必要的就业自信心;就业自负心理,即过于乐观,高估自身就业的条件,屡屡在就业中受到挫折而不自知;就业依赖心理,即用消极的等靠思想通过家庭关系为自己谋取一份工作,缺乏主动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参与就业竞争的心态;就业盲从心理,即在就业过程中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对就业情况和自身素质缺乏足够认识的情况下进行就业;就业固化心理,即对现有职业仍抱有原有的分类观念和行业偏见,错失了一些原本他们可以胜任并且可以长久发展的就业机会。

第三,实践经验欠缺,就业定位不准。目前,企业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不仅看重他们的学历,更加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应届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得,一是在校期间参加各类学生工作,组织策划各类比赛,锻炼自我的组织协调等组织管理能力;二是在校内校外兼职,提前适应社会工作节奏,掌握基本生存技能,锻炼自我适应能力;三是专业课程实习,熟悉专业流程,掌握专业技能,锻炼专业实践能力。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只顾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的经验积累,同时,在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看不上基层工作,想着高大上,都在准备考公考事业单位,认为只有这样的工作才是“体面的、稳定的”。

第四,因学业困难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学生。因挂科太多、学分未修够导致无法正常毕业的学生,在学期间将学习时间用于打游戏、谈恋爱等其他事情上,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或片面地认为做好社会工作也可以为未来做准备而放弃学习,导致平时没有学习压力,考试仅靠各种投机取巧的想法,更有甚者靠作弊等方式蒙混过关,对于学习,他们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更谈不上专业知识,甚至有的学生几门、十几门挂科重修而不能按时毕业,或因考试作弊被处分而拿不到学位等。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不良效应

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个人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家庭经济情况、性别与身体条件的限制等,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就业定位不清晰。就业中的不自信和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促使其就业呈现相对的弱势,在就业过程中容易遭遇到平时感知不到的各类问题和挫折,以及由于自身对就业工作的准备不足等,出现高于其他同学的就业心理压力,出现更多就业恐慌和就业壁垒,致使就业失败。

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心理辅导,以及对自身综合素质缺乏必要的专业分析与定位,就业困难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盲目找工作,没有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求职规划;在校期间对职业规划不够重视,缺乏毕业的就业观培养,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挫折就觉得自身条件差,产生就业挫败感,对于自我个人素质不自信或者存在自卑感,缺乏越挫越勇的精神,存在就业恐惧感,严重影响后期就业表现。还有小部分学生无视即将毕业的现实,存在“等靠要”思想的就业困难学生,需要加强就业与创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困难大学生不仅制约大学生在出社会后对个体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大量未就业大学生在社会上更容易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是一个协同合作的精细化工程,需要高校、社会、国家协同努力,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关注就业困难大学生,做好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四、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指导

第一,要加强对困难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与领导。高校党委要强化党委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领导作用,要全面落实困难学生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放在学生工作突出位置,更要把困难学生就业工作放在急需解决的位置。加强建立以党委为中心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倒查机制,精细化工作安排,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中心功能,加大就業知道人员培训,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方法,强化就业指导,明确责任监督检查。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就业政策部署就业工作,制定本校就业措施,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个性化就业帮扶。要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服务意识,切实做到“有困难有帮扶、有需求有指导”“四有”就业指导工程,重点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明星就业服务部门。

第二,加强政策宣传,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困难学生多途径就业。强化学生就业观,并结合困难学生各自的特点,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和“第二课堂”进行就业思想教育,落实就业工作,并把困难学生就业工作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通过知名企业专场宣讲会、优秀校友企业校企协作培养、专家解读就业政策等多形式、多手段,让困难学生接收就业培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就业自信心,勇于就业、创业,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融媒体,以及学长学姐现身说法、就业指导课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将就创政策宣传到位,并能够根据困难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专业化、差异化的就业帮扶措施。并且,积极宣传基层服务项目,引导毕业生投身到国家急需的地方去,如新疆、西藏专招计划、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参军入伍、三支一扶等。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业大赛等强化创业教育,建立学生创业与课程学分互换机制,从实际中引导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落实就业工作。

第三,完善创业政策,激发就业困难学生创业热情。在“互联网+创业”“双创”、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问题,更是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传统就业模式,而且还可以带动同辈就业,创造就业岗位。因此,在国家双创的大背景下,高校积极推动就业指导部门开展创业培训、众创空间建设、创业导师遴选等,就是鼓励就业困难大学生投身到创业中,发挥大会大学生专业优势,整合高校校友资源,支持大学生创业。

第四,建立校、院、系、班四级就业困难毕业生动态信息库,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各专业学生情况了解清楚,准确掌握各类就业学生信息,如革命老区、贫困山区、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信息跟踪库,并且随时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做到“一生一策一管理”的动态情况档案、精准帮扶,以便开展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推荐。校、院两级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就业绿色通道、对缺乏就业技能的学生加强专业就业指导,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专业技能培训、社交礼仪培训、就定向匹配业岗位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同时,联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鼓励式的心理辅导;学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全员就业工作机制;系里加强院友资源整合,定向发展就业实践基地,提供专门就业岗位;班级则侧重在对困难学生的求职心理动态进行反馈跟踪,通过积极效应和榜样作用,带动班级同学就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复苏前,我们要认真、科学、准确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分析研判就业困难学生在就业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理而正确地开展就业指导。对解决困难学生就业,要从实际和心理层面解决高校困难学生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冬生,刘琳,张剑.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特征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5):566-568+572.

[2]张琳,丁维明.对大学毕业生中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239-241.

[3]邓菲.试论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2):20-22.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6-01 修改日期:2021-07-15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区块链思维下研究生就业质量提升影响因素与推进路径”(JAS19084)

作者简介:穆明(1984—),男,山西大同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析中国职业指导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