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 理论和实践三重维度探究谷文昌精神

2021-09-10李星星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文化基因实践路径

【摘要】 谷文昌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理论与实践意蕴。从文化层面分析,谷文昌精神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从理论层面分析,谷文昌精神对加强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及生态价值观。从实践层面分析,通过创新内容与形式、实践养成及机制保障等方式,不断推进谷文昌精神的时代化、大众化及常态化,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增强国家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养料。

【关键词】 谷文昌精神;文化基因;理论价值;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74-04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产生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谷文昌精神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条件中所形成的,并随着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谷文昌精神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更加深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谷文昌诞辰106年,在新的时间节点上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此同时,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西强东弱的舆论格局没有改变,推进谷文昌精神的日常生活范式与学术研究范式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及行为规范。”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研究谷文昌精神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谷文昌精神蕴含的文化基因

文化作为一种镌刻着国家精神诗史的价值符号,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人类社会文明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谷文昌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产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溯源上看,谷文昌精神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革命文化、形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内涵上看,谷文昌精神是一位基层干部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原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赞扬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以幾十年默默奉献的精神,带领当地群众在沿海建立了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像谷文昌学习,要追求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要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的政绩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这些内容阐明了谷文昌精神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从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谷文昌精神的理解。

(一)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了谷文昌精神的文化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动力。谷文昌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政爱民行为的时代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勤政为民的优良传统,并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为政以德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从政理念。谷文昌在东山岛任职期间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

20世纪50年代的东山,是一座“春夏旱灾,秋冬风沙害”的荒凉沙岛。为改善当地人的生存环境,谷文昌曾发出“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誓言,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植树造林,以实际行动让东山岛这只“沙土蝴蝶”变成“绿色蝴蝶”,飞舞在祖国的东南沿海。

谷文昌的一生是清正廉洁的真实写照,任职期间反对公车私用、以权谋私等行为,去世后对于公家的物品提出“活着因公使用,死后归还国家”的主张,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谷文昌精神是谷文昌事迹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精神的时代诠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促进文化资源自身的内生演化,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根植于锐意进取的革命文化

理论要与实践相统一,否则理论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谷文昌精神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无形中培养了谷文昌良好的个人品质,那么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谷文昌精神形成的重要现实基础。谷文昌是河南人,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军南下时,随即加入解放与建设福建的运动中。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谷文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三)形成和发展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谷文昌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又拓宽了谷文昌精神的广度和深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谷文昌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都主张爱国敬业、以人为本等思想,希望社会保持安定有序及和谐发展的态势。

与此同时,谷文昌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一致性。首先,谷文昌治理风沙的原因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初心是一样的,都是以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目的。其次,谷文昌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奉行的原则是一致的,都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最后,谷文昌精神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谷文昌精神的存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及发展的连续性。

二、谷文昌精神体现的理论价值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谷文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化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为人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典范。除了对谷文昌精神蕴含的文化基因进行研究外,不断拓展研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厚度,让谷文昌精神在时代的发展中历久弥新。深入研究可以发展,谷文昌精神还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

(一)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了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任何政治建设行为都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合法性,符合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才能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可。谷文昌精神具备着以人为本、清正廉洁的政治价值观,体现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越性。

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关于历史周期律的深刻对话,是我们党探索民主新路的重要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不断以“赶考”的心态和自我革命的勇气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谷文昌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党的基层干部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反腐倡廉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守住廉洁自律的关口,才能更好地得民心和暖民心。谷文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种下了千千万万棵木麻黄,但是他的家里连一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针对子女的工作问题,谷文昌也没有以自家利益为先,而是始终坚持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从这些事迹中就能明白人们为什么亲切地称呼谷文昌为“谷公”。每到逢年过节,福建有个习俗:“先祭谷公,再祭祖宗”,体现了谷文昌在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要学习谷文昌精神中以人为本、清正廉洁的政治价值观,以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为原则,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

(二)为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没有脱离思想、价值和信仰的文化。谷文昌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三项举措: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新时代谷文昌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大力弘扬谷文昌精神,有助于展现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福建地区要聚焦发展以谷文昌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一批具有文化意蕴的地区级景区。以讲好谷文昌故事为着力点,有助于加强不同文化的多层次对话。总体来看,谷文昌精神为加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三)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人与自然是客观现实的存在,劳动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中介。人通过实践并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20世纪50、60年代谷文昌在福建任职期间,尝试提出了“筑堤拦沙、搬土压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四种治沙方案,不断在失败中摸索出木麻黄这一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并采取旬旬造林的方式,根据不断的季节、气候,观察风沙的变化,制定合适的种树方案。治理风沙绿化海岛的尝试,实现了东山人以肥沃的土地养育后代、以绿水青山建设家园的美好愿景。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东山人饱受风沙侵蚀的生存现状,而且也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阐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加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意识,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共享思维,更好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章翠在2020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上指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提高到55.7%,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9.8万公顷。”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努力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谷文昌精神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一致性,都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三、新时代继承和弘扬谷文昌精神的实践路径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变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进谷文昌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谷文昌精神是我国优质文化资源的突出表现,大家要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创新内容与形式实现谷文昌精神的时代化,以日常化的实践积累推进谷文昌精神的大众化,以相应的机制保障谷文昌精神的常态化。

(一)创新内容与形式,推进谷文昌精神的时代化

谷文昌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精神需求高于物质需求的时代,而今天是一个更加注重物质世界的物化时代。人们的精神供给滞后于物质的快速发展,如何推进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谷文昌精神是过去时代精神的产物,也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历久弥新。在新的時代条件下,要挖掘谷文昌精神的当代价值,创新谷文昌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推进谷文昌精神的时代化。首先,在内容上,要学习谷文昌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崇高情怀和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真干实干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其次,在形式上,要利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大力宣传谷文昌精神。人在哪里,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在哪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网络空间是宣传谷文昌精神的“新大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运用微博、微信及抖音等新兴媒体,发布短视频、公众号等形式,利用信息化时代碎片化的特征吸引人们的眼球。线下开展谷文昌精神进高校、进党政机关的宣讲活动,举办讲座、演讲比赛来丰富宣传形式。总之,要不断拓宽宣传谷文昌精神的阵地,坚持因时而异,以精湛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来助推谷文昌精神的时代化。

(二)注重实践养成,促进谷文昌精神的大众化

实践是理论与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谷文昌精神不是晦涩难懂、束之高阁的文化资源,只有平时养成真学真懂真信的良好习惯,才能深刻体会到这一思想的精髓。一定程度上来看,要实现谷文昌精神的大众化关键是看宣传的质量和受众群体的数量。

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凡是与人相关的事物都是复杂的,要扩大学习谷文昌精神的覆盖面,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方面,在提高宣传的质量上,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谷文昌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节,以戏剧、舞台及歌曲等方式,提高人民群众学习谷文昌精神的积极性。反对以往古板、僵硬的文化宣传形式,要将总体上的“漫灌”与因人而异的“滴灌”相结合,不断促进谷文昌精神的大众化。另一方面,在提高受众群体的数量上,要因人而异地满足多主体的文化需要。在国家层面,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制度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社会层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正所谓,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也在不时地改变环境。在个人层面,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学习谷文昌的先进事迹,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成长的底色。总的来说,就是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不断扩大学习谷文昌精神的受众群体,提高宣传的质量,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上实现谷文昌精神的大众化。

(三)建立机制保障,推进谷文昌精神的常态化

常态化是事物发展趋于固定化、长期化及正常化的一种合乎情理的发展趋势。针对推进新时代谷文昌精神的常态化,要反对形式主义,建立多元主体共建的机制和榜样激励机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当前,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的多样性,技术领域的变革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各种力量的竞争成为常态。国内外环境竞争的“变”与人们寻求以机制保障谷文昌精神发展常态化的“不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变”与“不变”都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立足长远发展,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推进谷文昌精神与时代发展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实现“不变”与“变”的统一。

四、结语

谷文昌精神是不同时代思想精华的组合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它所承载的理论价值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谷文昌精神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正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连续性,构成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不断崛起的事实。要合理保护、整合和利用中华文化的资源优势,不断推进伟大精神的时代化大众化及常态化,以我国厚重的文化资源禀赋推进国家发展的行稳致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谷文昌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32.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3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6]邹雯娟.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治价值观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06):82.

[7]陈晋.中国道路与文化自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216.

[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32

[9]中國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net.cn.[2021-2-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11]李晓元.谷文昌的创新精神及其价值场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5).

[12]秦义.谷文昌精神与福建精神的融合发展初探[J].武夷学院学报,2016,(10):11-15.

[13]宋凌迁.谷文昌精神的文化传统及时代价值[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20,44(5):539-544.

[14]王桂林,唐吕俊弛.谷文昌精神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19(4):49-53.

作者简介:

李星星,女,河北邯郸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文化基因实践路径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