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帝东巡盛京浅析

2021-09-10邢佳琪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
关键词:盛京

【摘要】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源地和清入关前的大本营,在清朝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盛京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和都城,在入主中原之后,则扮演着陪都的角色。清朝统治者统一全国后,依然惦念着祖宗的基业,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共进行了十次东巡。但由于各次东巡活动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政局不同,它们在时间、路线、规模、作用等方面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清帝;东巡;盛京;谒陵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57-03

目前学术界关于东巡的研究最为翔实的当属王佩环主编的《清帝东巡》一书,书中以清朝四帝十次东巡为基本线索,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详细记载了东巡的各项活动和军政事务,尤其是对大飨、筵宴、颁赏等细节的记录。除此之外,目前的论文研究方向主要以康乾时期的东巡为重点,嘉、道两朝涉及较少。如常建华在《祭告:康熙帝东巡辽吉新探》中以时间顺序详细记述了康熙帝三次东巡的具体过程,重在强调出巡与康熙朝统治构建的关联。杨建林在《略论康熙第二次东巡与抵御沙俄侵略》中,对康熙帝第二次东巡为黑龙江流域驻防和抵御沙俄侵略做出的贡献,予以高度的评价。姜相顺的《乾隆帝东巡谒祖陵期间盛京皇宫的增建与悬挂珍藏》,通过对乾隆帝东巡期间陪都盛京宫殿的修缮和宝物的珍藏的记述,体现出陪都的地位和清帝东巡最兴盛时期的景象。总的来说,学术界对清帝东巡的研究篇幅較少,尤其是清帝十次东巡的总体概述性研究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清帝十次东巡做以通贯性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借而加深对其全面认知。

一、康熙帝东巡

顺治帝亲政以来,常感怀先祖创下基业的艰辛,一直想回到出生地祭拜祖先。在顺治十年(1653),顺治帝谕内三院:“朕仰承天眷,统一区宇,深惟我太祖武皇帝肇造艰难,太宗文皇帝大勋克集,诞祐朕躬,以有今日……今将躬诣山陵,稍展孝思。” ①这是清朝入关后首次提出巡盛京祭祖,之后顺治帝多次提出东巡,但都由于国内形势并未平稳,路途遥远,恐耽误国事而暂缓。直至顺治十八年(1661)皇帝驾崩,顺治帝东巡谒陵以念祖先的愿望而未能实现。

康熙帝首次东巡在康熙十年(1671),他决心遵从父亲的遗愿,向礼部谕示:“朕仰承世祖章皇帝遗志,欲躬诣太祖太宗山陵展祭,以告成功。” ②此次东巡为期两个月,后因“三藩之乱”的爆发而回京。九月初三,康熙帝由京启程,经三河、蓟州、玉田、丰润、卢龙、抚宁,于九月初九出山海关。后经兴城、北镇,于十九日抵达盛京。康熙帝在往盛京途中接见了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等部的蒙古王公。康熙帝在盛京期间,拜谒福陵、昭陵,视察盛京内外城池,赏赐鳏寡老弱,视察狱讼,无所不细。后北上,经铁岭、开原等地,到达吉林境内,召见赏赐宁古塔将军巴海,询问宁古塔周围防护情况,并嘱咐巴海“罗刹虽云投诚,尤当加意防御,操练士马,整备器械,毋堕狡计。” ③这为防御沙俄侵略东北边境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东巡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平定三藩之乱后,历时八十天。正月,康熙帝谕礼部“仰祖宗在天之灵,默垂庇佑,克奏荡平,应躬诣山陵展祭,以告成功。” ④康熙帝于二月十五日命皇太子允礽随驾,即日启程,一行两千余人⑤,是三次东巡中人数最多的一次,三月初四抵达盛京。此次祭祖不仅祭福陵、昭陵,还北上祭永陵,往吉林视察两天,后继续北上松花江,围猎操练,在江上捕鱼,视察松花江军舰和沿岸军备驻防,考察当地山川地形,此举为抗击沙俄侵略做足准备。

第三次东巡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是康熙帝历时最长的一次东巡,耗时三个半月。此时正值康熙帝御驾亲征准噶尔,胜利归来,西北蒙古地区和东北沙俄交界地区都重归太平,为安抚西北蒙古地区,增加情谊,此次东巡一改往常的线路,从京师出发,过密云、承德,绕蒙古到盛京,于八月十二日驻喀喇沁端静公主府第,转向东北,经翁牛特、敖汉、奈曼、科尔沁等地,九月初十开始向吉林行进。在吉林境内,康熙帝进行多次围猎、捕鱼活动,二十九日从吉林南下,十三日到兴京永陵祭拜,十月十六日抵达盛京,拜谒福、昭二陵,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此次东巡目的在于绥靖蒙古地区,这是为了依靠蒙古稳定边境驻防,正如康熙帝所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⑥

二、乾隆帝东巡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共东巡谒陵四次,是清帝中东巡次数最多的一位,加之在他统治期间“康乾盛世”到达顶峰,国力强盛,乾隆帝好大喜功的个性,使东巡的排场、规模空前宏大。乾隆帝东巡对联络蒙古,巩固清朝统治,促进各民族友好往来都产生积极作用。

第一次东巡在乾隆八年(1743),有众多蒙古王公贵族扈驾随行,此次自木兰由克尔素前往盛京,途中路经喀喇沁三旗、翁牛特二旗、敖汉、柰曼等地。此时正值乾隆帝壮年,他一直奉行不忘骑射的满族传统,所谓“操演武艺,最为紧要,而操演执法,莫逾行围。”⑦此次在木兰行围四次,后又在蒙古哲里木盟伊克诺尔行猎等地行猎十余日才往盛京,长途跋涉,不辞劳苦。至盛京后,又在教场观士兵操练,并加以赏赐。吟诗作赋,兴致大好,首次东巡就写下了有名的《盛京赋》,抒发豪情壮志,宣扬了儒家的孝思,体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此次东巡加深了与蒙古的联络,“扎萨克蒙古等世受国恩,王台吉以下至所属人等,无不竭诚效力” ⑧,在物资马匹上也得益于蒙古的供奉。

第二次东巡在乾隆十九年(1754),此时正值平定准部前夕,历时近三个月。上谕“此次由热河前往盛京恭谒祖陵。”⑨五月,乾隆帝自圆明园启銮,驻跸避暑山庄,接见归附清朝的杜尔伯特台吉,召见准噶尔三部首领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询问准噶尔内情,史称“三车凌归附”。乾隆帝连续几天在万树园赏赐、听戏,振奋人心,西北地区多部落归附清朝。七月,乾隆帝自避暑山庄启銮,途径内扎萨克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哲里木盟,前往盛京谒陵。清朝自康熙、雍正两朝对准噶尔用兵后,对准噶尔多有忌惮,不敢贸然出兵,此次东巡接见得知准噶尔内乱,刺探了准噶尔军情,促成了平准的决策。

后两次东巡分别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和四十八年(1783)。有史家认为:“东巡谒陵表现出乾隆帝对祖先的崇敬,而非游山玩水的主观动机。”⑩当时乾隆帝已经是六十八岁和七十三岁,虽然路途遥远,但仍能策马扬鞭,身体康健。清朝一直奉行“敬天法祖”,并将萨满教信仰带到北京。自乾隆帝首次东巡开始,就在盛京清宁宫遵照祖制,祭神祭天。在东巡途中,乾隆帝深感没有行宫驻跸的不便,修葺了东西二所,成为之后清帝东巡的行宫,并在后两次东巡期间,修葺了文溯阁和嘉荫堂戏台。除此之外,乾隆帝还写了多幅匾、联,如第三次东巡留在崇政殿的“正大光明”匾。

三、嘉、道二帝东巡

嘉慶帝在十年(1805)和二十三年(1818),共东巡两次。在国力衰微,危机四伏的背景下,为了恪遵祖训,在镇压了白莲教、天理教起义后,谕内阁:“朕亲诣盛京恭谒祖陵,皇后及内廷妃嫔阿哥等俱不必随往。”⑪此时因国库空虚,故减少排场,但首次东巡仍“命拨库银一百五十万两,广储司库银五十万两解往盛京备用。”⑫嘉庆帝此次直奔盛京,八月十五日,初谒永陵,二十日初谒福陵,然后到昭陵行初谒礼,二十日行大飨礼后至盛京旧宫,并于二十七日回銮。嘉庆帝二次东巡于嘉庆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命皇次子绵宁和皇四子绵忻随行。至盛京后,于八月二十五日到永陵拜谒,后至福陵、昭陵,行大飨礼。并于九月十六日启程回京。嘉庆帝两次东巡未绕道蒙古,也未继续北上吉林,仪式简单,历时较短,行色匆匆。此外,嘉庆帝东巡除处理政务,浏览藏书外,均在嘉荫堂与百官赏戏赐饭,而当地官员也为取悦皇上,进献方物。

道光九年(1829),道光帝以平定张格尔之乱为由,为告慰祖宗亲谒盛京山陵。此次东巡,是清帝东巡中规模最小的一次。东巡一般按照乾隆年间的旧制,但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道光帝要求一切从简,并在东巡途中惩治了鱼肉百姓的官员。八月十九日,道光帝和皇太后启程,于二十三日到盛京祭祖。除按照旧制拜谒三陵外,还在盛京宫殿外举行庆贺谒陵礼成、君臣宴以及清宁宫萨满祭神。但此次东巡也不过是效仿祖制,草草了事。

四、清帝十次东巡的比较

终清一世,清朝四帝共进行了十次东巡活动。在康熙帝统治的六十一年时间里,他共举行了三次东巡;乾隆帝在他的统治期间,进行了四次东巡,其规模宏大,东巡次数居首位;嘉庆帝和道光帝作为东巡活动的后继者,在五十五年中,两位皇帝共东巡祭祖三次。这十次东巡在教育随行皇子、宗室、觉罗不忘祖先,追寻祖先金戈铁马的创业功绩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巩固了清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弘扬了儒家的孝文化。这期间,清帝赏赐百姓、减免租税、整治贪官、重明法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但由于各次东巡活动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政局不同,十次东巡存在诸多差异,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背景方面,康乾处于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时期,东巡的花销有国力支撑,规模空前,仅康熙帝二次东巡就有随行两千人。而嘉道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内忧外患、法度废弛、国库枯竭、民不聊生,东巡无论从随行人数、花销用度,还是路线上,都一切从简。

从时间方面,康、乾两帝东巡少则两个月,多则三个多月,尤其是康熙帝第三次东巡,历时三个半月。乾隆帝一直教导子孙要习武木兰,毋忘家法,乾隆帝首次东巡就在木兰围猎四次,历时两个月以上,后才启程盛京。而避暑山庄被西方传教士称为“夏宫”,乾隆帝在到盛京谒陵之前在避暑山庄数月,接见蒙古归降的王公,避暑山庄俨然成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而嘉、道两帝东巡都在一个月之内草草了事。

从路线方面,康、乾两帝东巡路程更长,并开辟了东巡的新路线,如康熙帝第一次东巡到达吉林召见宁古塔将军,第二次继续北上拜谒永陵,还往吉林松花江等地视察水师,这是清帝东巡北上路线的进一步拓展,第三次康熙帝直接开辟绕蒙古到盛京的道路,这次东巡也是历时最长,路线最远的一次。乾隆帝开创了巡幸避暑山庄后至盛京的路线。而嘉庆道光年间的三次东巡,都直接从京师出发直奔盛京,路线较为单一。

从规模方面,康乾时期东巡规模远大于嘉道时期,尤其是乾隆年间,国力处于顶峰,东巡规模空前宏大,乾隆帝在东巡期间携众位皇子后妃,全程多位王公大臣陪同。在盛京旧宫修葺了众多宫殿楼阁,存放奇珍异宝,花费大量白银举行庆典活动。在避暑山庄接见赏赐蒙古王公,并有朝鲜使团觐见,皆有丰厚的赏赐。而嘉庆道光两帝为了节约,未有后妃同行,道光帝仅有皇太后陪同,是清帝东巡中规模最小的。

从作用方面,康乾两帝东巡除拜谒祖先之外,还有考察官吏、视察民情、绥靖蒙古、促进统一的目的,尤其是康熙帝东巡对保卫东北边境,抗击沙俄,联络蒙古各部都有了不小的成效。而嘉道两帝东巡仅是恪守祖制,平定祸乱之后告慰祖先,但是在东巡期间也严明吏治,惩治贪官,对安抚人民起到一定的作用。

注释:

①《清世祖实录》卷七十五,顺治十年五月丁丑,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清圣祖实录》卷三十五,康熙十年正月辛亥,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清圣祖实录》卷三十七,康熙十年十月辛亥。

④《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壬戌。

⑤王佩环:《清帝东巡》,沈阳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⑥《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七十五,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丁酉。

⑦《乾隆朝上谕档》第七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版,第446页。

⑧《清高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乾隆八年二月癸亥,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⑨《乾隆朝上谕档》第二册,第752页。

⑩孙文良,张杰,郑永川:《乾隆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⑪《清仁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二,嘉庆十年七月乙丑,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⑫林铁钧主编:《清史编年》第七卷嘉庆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9页。

参考文献:

[1]杨建林.略论康熙第二次东巡与抵御沙俄侵略[J].东北史地,2007,(06):77-79+33.

[2]姜相顺.乾隆帝东巡谒祖陵期间盛京皇宫的增建及悬挂珍藏[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04):36-42.

[3]常建华.祭告:康熙帝东巡辽吉新探[A].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满学论丛[第八辑][C].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2018:28.

[4]王佩环.清帝东巡[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邢佳琪,女,汉族,黑龙江孙吴人,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清史。指导教师:刘洋。

猜你喜欢

盛京
《黑图档·咸丰朝》所见盛京文书工作探析
《黑图档·嘉庆朝》所见盛京地区命案分析
《宋史·盛度传》勘误一则
盛京银行:报表里还藏着多少不良资产?
基于《黑图档·咸丰朝》视域下的清代盛京经济发展纪
清帝东巡盛京之表象、本真与遗留之史迹、诗赋、文著新论
朝鲜朝使臣所见清代东北盛京
沈阳盛京医院互联网医院开诊
清前期盛京旗仓的运转
盛京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