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曲《火把节之夜》的演奏诠释

2021-09-07矫璐娜

艺术评鉴 2021年15期
关键词:结构特点创作背景

矫璐娜

摘要:《火把节之夜》为吴俊生先生创作,描绘了彝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欢乐情景。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旋律结构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入手,分析乐曲的创作特点、音乐形象及情绪变化,希望能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创作背景  结构特点  演奏诠释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75-03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概述

“琵琶是一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域文化长期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以不断发展的古老乐器,它历经沧桑,代代相传,随着历史命脉的牵动而长盛不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琵琶在形制和演奏手法上产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大大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力。

除了传统文武曲外,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比如《天山之春》《彝族舞曲》《送我一只玫瑰花》等等,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少数民族的个性特点及生活面貌,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开拓学习视野。此外,20世纪70—80年代作曲家们移植和改编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外国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借鉴西洋乐器创作手法,在乐曲结构和演奏技法上大胆创新,积累了大量的演奏手法,拓宽了琵琶作品的创作领域,大大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力,为琵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吳俊生先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火把节之夜》这首作品,乐曲在传统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利用新颖的定弦、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转调以及演奏技巧间的转换等手法,突出表现出火把节庆典中的各种景象。其中四度定弦方式的调整,改变了琵琶空弦间的和声关系,这种调整是以往乐曲中没有出现过的,也是乐曲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另外在节奏节拍方面,乐曲中所使用的节奏类型并不复杂,全曲共出现八次节拍变化,如此频繁的变化在中等篇幅的作品里是不多见的,也是乐曲创作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作者通过这种手法巧妙的完成了场景空间上的转换,在对比中将少数民族庆祝火把节的热闹景象一一展现出来。

二、乐曲结构艺术特点分析

如上所说,作为本曲最大的特点就是首次使用琵琶E、A、D、G(1=D首调)的四度定弦法,将琵琶老弦缠弦向下小三度降低,改变了以往A、E、D、A(1=D首调)固定定弦法,由于这种定弦法的改变使乐曲在整体音域上更加宽广,低音更加厚重坚定,空弦间产生了明显的和声变化,其表现力更加丰富。乐曲结构上,《火把节之夜》由三个大的情绪段落组成,分别为慢板、小快板和尾声(慢板),在整体框架上还是遵循了传统乐曲首尾呼应的特点,展开部分通过创作手法以及演奏技巧的巧妙融合,描绘了多个鲜明的音乐形象及场景画面,使乐曲呈现出层层推进的艺术特点。

乐曲由相把位低音区慢板引子开始,四三拍的情绪特点使乐曲在舒缓柔美中慢慢展开,主旋律通过琵琶摇指技巧缓缓流出,勾勒出朦胧夜色下宁静安详的山寨全貌,随后作者通过演奏法及转调的变化使乐曲情绪不断递进,主旋律得以巩固强化,也为即将开始的热闹节日场面做了很好的铺垫。

《火把节之夜》的整体篇幅并不是很长,但乐曲的多变性几乎都在小快板中体现。首先在节拍上,其变化顺序依次为四三、四二、四一、四四、四三、四二、四三、四二拍,其次经由G、E、G、D四次转调,每一次的变化作者都准确的结合了琵琶左右手的演奏技巧,突出展现技巧特质,因此小快板中的音乐形象生动立体,音乐场景极具画面感,让演奏者可以在一首乐曲中充分体会到各个技巧在表现不同音乐形象时的对比性运用。

尾声慢板部分主旋律再现,依旧采用与乐曲开头相同的摇指演奏手法,将情绪带回到乐曲最初朦胧状态,营造出节日庆典过后人群渐渐散去的景象,随后增加的带轮指的演奏手法,通过大指内声部的辅助旋律进行,音响更加立体,此处旋律音区的变化再次推动了乐曲的强弱起伏,使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最后随着力度的减弱音乐慢慢结束,山寨恢复了最初的静谧。

三、乐曲的演奏诠释

面对这样一首创作新颖,动感多变的乐曲,合理准确的运用演奏技巧才能将音乐完美诠释,《火把节之夜》中的演奏技巧强调了不同演奏技法间的转换对比以及同一种演奏技巧在乐曲不同段落中的区别运用,所以在演奏乐曲时要细致的设计演奏层次,从而更加贴近音乐形象。

乐曲慢板部分整体情绪是柔美舒缓的羽调式,引子部分在相把位低音区以分指开始,此处演奏的触弦位置不应太过靠下,选择靠近上方的触弦点音色会相对柔和,更符合乐曲朦胧的情绪氛围。反复出现的前十六分音符由缠弦向子弦弹奏,由于引子速度较慢,此处的前十六分音符演奏效果与琵琶划弦技巧有些相似,但作者采用右手单音弹奏的手法来处理,在演奏时应注意弹奏的颗粒性与划弦的连绵性间的区别,过弦时应保证音符间隔,从而强调旋律的清晰度与弹性。在经过5、6小节左手双滑音的起伏后,通过右手划弦使旋律回到低音区,最后以两组清脆的自然泛音结束。引子部分营造出夜幕降临后彝族山寨的静谧与朦胧的景象,虽然整体情绪舒缓,但演奏时要特别注意双手力度的控制,把握好音乐的流动性及乐句间的起伏。

主题旋律采用右手摇指技巧,在音色上选择了较为柔和的中弦,左手滑音的修饰使乐曲更加具有少数民族的特点,旋律流畅优美。此处的摇指技法应注意密集流畅性,右手指甲触弦角度要保持假面侧锋位置,力度起伏时触弦不能过深,做到触弦位置相同,不要受左手换音影响而上下移动。由于摇指篇幅不长,右手小臂也可考虑依靠在琴身右侧,通过这一固定支撑点避免摇指密度受限,从而提高摇指音色清晰度。随着旋律的进行乐曲转为G调,演奏技巧变为带轮指,大指低音的加入使乐曲的律动感增强,演奏过程中应注意大指低音的力度控制,突出体现轮指的连绵性特点,使旋律可以更加抒情悠远,将情绪不断向前推进,描绘出点点星火间,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渐渐汇集在一起,盛大的节日庆典即将拉开序幕景象。尾部左手自上而下的连续滑音技巧,此处的滑音技巧应注意左手指尖位置来保证余音长度,通过左手滑音速度由快到慢,右手弹奏力度由大到小的变化作为慢板与快板间的连接句,让乐曲在一种强烈的期待下自然进行到欢快跳跃的小快板,所以在整体演奏表达上依旧要注意手指的控制力,做好音乐情绪上的铺垫。

小快板部分的情绪为欢乐而跳跃,在这盛大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开头部分使用了多个八分休止节奏型,用以强调旋律的跳跃性,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双弹技巧,除了要统一右手食指本身的触弦深浅外,还应注意对节拍重音的强调,从而增加节奏的动感性,更好地表现快板活泼欢快地情绪基调。随着旋律的流动,左手再次出现连续滑音的技巧,由于乐曲快板速度的变化,此处左手滑音技巧往往会因为追求快速而将八分音符演奏成倚音的效果,演奏时应特别强调开始音时值的完整性,滑音部分反复两次,作为中间的衔接乐句,虽然旋律大致相同,但演奏手法却不同,第一次以四四拍带轮完成,第二次则以四二拍双弹完成,此处的带轮指应注意右手触弦点的统一,不要受左手快速换把影响而移动,双弹则应注意十六分音符的情绪度,保持节拍重音不被速度影响而与三连音产生混淆,前者连绵悠扬,后者跳跃活泼,从而在音响上形成鲜明对比。随后情绪上扬,在中音区小扫弦技巧将乐曲推向一个热烈的旋律片段,仿佛汇集而来的人们越来越多,人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此处的扫弦没有加入低音缠弦,所以要做好右手扫弦幅度和力度的控制,虽然旋律情绪比较热烈,但这里并不是全曲的最高潮,是又一次的情绪铺垫。随后在演奏技巧的转换下展现了两段非常明显的对比旋律,音乐形象十分生动。一段为温柔而优美的,一段为明朗的,两段在节拍上没有变化,都为四三拍,保持着相对统一的律动性,首先在温柔而优美的部分,旋律音中弦、老弦由右手大指挑奏,而子弦则作为伴奏铺垫,配以左手打音、滑音等演奏技巧零星修饰,使旋律显得十分灵动,整体音区在相及Ⅰ把位游走,由于中弦本身柔美的音色特点加上左手打音的修饰,仿佛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从热闹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她美丽温柔步态轻盈,身着美丽的民族服饰光彩照人,在节日中尽情展现着自己优美的舞姿。此时应特别注意声部间的主次关系,食指子伴奏音响不能超越旋律声部,而作为旋律声部的大指更要调整好触弦位置和角度,如果大指只运用小关节演奏,那么产生的音色过于轻且弹性减少,可以适当运用大关节配合掌及手腕的自然律动演奏,此外在旋律音符没有变化之前右手大指不能过早地接触琴弦,减少假面噪音,保持音色的清晰度,增添旋律跳跃感,从而体现少女舞蹈的活泼灵动。随后通过右手的力度以及E调的变化音乐进入下一幅画面,音乐情绪转为明朗,右手技巧由之前的中弦挑指变为清脆的双弹,伴奏手法变为老弦弹挑,此处的双弹技巧应注意右手食指指尖触弦角度的统一性,空弦伴奏音型的力度依旧要加以控制,不能喧宾夺主超越旋律,左手滑音由之前优美地单滑音变为明朗的双弦滑音和双弦打音,其和声效果更加丰富,动感的节奏下好像一位帅气的小伙在舞蹈,他的舞姿更加有力,充满自信,与姑娘柔美的音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亦或是可以想象为青年男女间的对话等等。

乐曲转为G调后通弱起渐强,以左手在缠弦低音区重复打音技巧配合空弦伴奏不断加速,四度五度间的模进音型从低音区位到高音区自上而下一气呵成,将乐曲推向最高潮,仿佛山寨周围的的火把被全部点燃,围绕起来的火把像是一条长龙,将整个山寨点亮,欢乐的节日气氛随之达到顶峰。在这个不断向前推进过程中左手连续的跳跃几乎覆盖了所有把位,右手连续的单弹、双弹、扫弦技巧切换要快速,双手间的配合要非常协调,特别是看似平常的后十六分音符,由于是多个重复性音型连续,应特别注重对节奏重音的强调,在情绪不断上扬的同时控制好速度,不能抢拍吃音,保持旋律音符的清晰度,乐曲在强烈的期待感中转入D调热烈地高潮部分,此处的旋律与之前小快板中旋律有所重复,由于转调使左手音区处于较高的Ⅳ把位,乐曲情感也更加热烈,右手在小节第一和第七音音上有规律夹扫弦,此处的扫弦应注意演奏的爆发力,在尽量浅的假面触弦点快速大力弹奏,从而体现技法的弹性,十六分音符的演奏,右手手腕应做到速度越快越放松,不能因速度加快手臂紧张而使音色变得僵硬,反而影响扫弦速度的加快。高潮部分以长轮指加拂急收,随后从乐曲最高音自下而上的琶音华彩一气呵成,与G调部分形成呼应。华彩部分应注意旋律进行的流动性,如果演奏得太过规整,会让乐曲显得呆板生硬,注意由慢到快、由强到弱的起伏设计,将乐曲引入尾声。

尾声慢板部分主题旋律再现,摇指轻柔的旋律把人们带回了乐曲最初的音乐情绪,一场盛大的节日活动即将落下帷幕,欢聚的人群渐渐散开,所有在这里摇指的技巧应更多地强调旋律的强弱起伏感,不能过于平淡。乐曲最后的带轮指部分正是这种情感的最好体现,通常情况下带轮指技巧是通过子弦轮指与中、老、缠空弦挑指配合而得到旋律低音,或者是在中、老、缠弦中加入个别按音作为点缀,这些手法都会让单旋律变得更加丰满,但《火把节之夜》中的这段带轮指的中、老、缠弦是与旋律音平行产生了一个副旋律,两者交织在一起产生了非常独特的音响效果,右手演奏力度应随着旋律音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旋律更具有流动性。此处轮指技巧右手应注意手指的舒展性,大指的带音要注意触弦的位置一致,力度上也要随着旋律适当起伏。随着左手在音区移动仿佛在乐曲的尾声又掀起了一阵情绪上扬,表现出人们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但随着右手轮指力度的减弱,人群散去,景物变得越来越远,双弦泛音结束全曲,一切恢复平静。

四、结语

火把节是西南少数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之夜的篝火更是节日最重要、最热烈的庆祝环节,在这里人们用最朴实且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喜悦,一起庆祝美好的生活,祈求风调雨顺。在创作和改编的琵琶乐曲当中,表现少数民族音乐题材的作品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彝族舞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等,由于少数民族人民大多都能歌善舞,所以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都对少数民族的歌舞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描写,拓宽了演奏者的视野,而在众多的音樂作品中《火把节之夜》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它的特点在于多样对比性和独特创新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乐器基础调弦的重新定位,通过这一突破性的创新大大的丰富了琵琶的音域,让我们听到了不曾有过的音响效果,通过作品我们可以展开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乐曲表达的每个音乐形象都那样鲜活,每个音乐情景都那么生动。除此之外,《火把节之夜》也是一首非常有效的提高演奏者技巧运用能力的作品,非常强调双手对演奏技巧的控制能力,同样的技巧由于不同的触弦角度和不同的力度控制而产生完全不同的音响表现效果。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可以将《火把节之夜》左右手演奏技巧做一次很好地梳理,深入了解各个演奏技巧的特性,更准确地运用从而诠释作品。

参考文献:

[1]任鸿翔.琵琶曲论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

猜你喜欢

结构特点创作背景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从“意会”走向“言传”
索膜结构体育馆发展综述
网架式客车底架的结构特点及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