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联合维生素C 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1-09-07周俊

药品评价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胆酸肝功能发生率

周俊

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瑞金 34250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为妊娠中晚期特有疾病,常表现出肝功能异常、瘙痒等病理特征,易导致胎儿呼吸窘迫、早产等严重后果[1-2]。因此,临床需对ICP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以保护其肝功能,转变妊娠结局。现阶段,临床对于ICP 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常通过补充维生素、吸氧等常规治疗,以减轻临床症状[3]。然而ICP 病情进展较快,常规治疗难以及时控制病情进展,无法达到临床所需。熊去氧胆酸作为利胆剂,可加快患者机体胆汁酸分泌,在治疗ICP 中发挥重要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观察熊去氧胆酸在ICP 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 月至2021年1 月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ICP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年龄(29.67±1.23)岁,年龄范围21~35 岁;病程(16.37±1.29)d,病程范围4~27 d;入组时孕周(35.23±0.18)周,孕周范围32~37 周。观察组年龄范围22~36 岁,年龄(29.72±1.26)岁;病程(16.41±1.32)d,病程范围5~28 d;入组时孕周(35.18±0.21)周,孕周范围33~37 周。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产科急危重症临床诊治》[5]中ICP 相关诊断;伴有瘙痒、皮肤抓痕等症状。排除标准:近期施行手术者;传染性疾病者;重要脏器功能不良者;胎动异常者;本方案使用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于患者入院后,进行利尿等常规处理的同时使用肌内注射维生素C 注射液(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1695,规格:2 mL∶1 g),100 mg/次,3 次/d。观察组加用熊去氧胆酸片(上海普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47,规格:50 mg),100 mg/次,3 次/d。两组需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瘙痒消失,血清总胆汁酸(TBA)恢复正常;有效:瘙痒有所减轻,TBA 下降1/2~2/3;无效:瘙痒无变化,TBA 下降<1/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肝功能指标。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 后清晨空腹5 mL 静脉血,离心获取血清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3)妊娠结局。记录两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羊水粪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不良反应。记录肝胆功能异常、腹泻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AST、ALT、TBIL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3 妊娠结局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例(%)]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观察组2例肝胆功能异常,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

3 讨论

ICP 作为产科并发症之一,好发于妊娠20 周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通常认为与雌激素、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雌激素异常为其首要因素。在患者孕期时,机体雌激素水平显著上升,使得胆管通透性提高,导致肝细胞膜内胆固醇与磷脂含量增加,继而阻滞胆汁流出,引发ICP[6-7]。ICP 患者多以乏力、瘙痒等为常见症状,个别患者伴有轻度肝脏肿大,易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8]。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在改善ICP患者妊娠结局中具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C 在ICP 妊娠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怀孕期间,产妇机体易缺乏维生素C,进而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ICP。维生素C 可参与机体抗体与胶原形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C,可有效改善叶酸、苯丙氨酸的代谢,加快脂肪、蛋白质生成,维持患者免疫功能,进而减轻肝细胞损伤。然而,ICP 病情较为繁杂,单一疗法的使用疗效甚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ST、ALT、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熊去氧胆酸在ICP 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保护患者肝功能,改善妊娠结局。熊去氧胆酸进入机体后,可通过降低胆汁酸毒性,影响膜脂质的生成,继而维持肝细胞膜稳定,以此达到保护肝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的效果[9]。同时,熊去氧胆酸能够激活钙离子,分裂活性蛋白激酶,加速肝细胞分泌,促使胆酸浓度降低,改善胎盘血流灌注,以保证胎儿重要脏器可正常供血,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10]。此外,熊去氧胆酸还能够阻滞炎性因子活性,防止肝细胞凋亡,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进一步保护肝功能。

综上所述,熊去氧胆酸联合维生素C 在ICP 治疗中疗效确切,可保护患者肝功能,改善妊娠结局,安全可行,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胆酸肝功能发生率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物的多元分析研究
铝碳酸镁联合胃炎康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猪那么胖,为何不得糖尿病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