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重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

2021-09-06张庆新陈雁飞黄春秀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单元大概念

张庆新 陈雁飞 黄春秀

摘    要:实战比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最佳方法,实战能力是评价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小学排球教学存在强调单个知识点和技战术的碎片化小单元教学居多、实战比赛与项目完整体验较少、实战能力提升有限与学习深度不够等问题。基于“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以实战能力大概念、每学年36课时大单元、12个实战比赛任务群为基本形式,提炼出1~12年级普通学生排球实战能力的关键项,分别从趣味游戏到实战比赛、从尝试性到对抗性、从单一到组合技术、从渗透到运用战术、从简单到复杂情境、从轮换到固定角色位置等方面进行进阶区分;从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6个板块梳理出纵横关联紧密、难度进阶提升、432课时的内容要点,形成以实战比赛任务为主线的大单元螺旋式排列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完整案例。

关键词: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实战能力进阶;排球教学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 807.01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ctual combat game is the best way to motivate studentslearning drive, while actual combat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studentscore accomplish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volleyball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uch as the fragmented small unit teaching emphasizing single knowledge points and skills and tactics, less complete experience in actual combat and projects, limited improvement in actual combat ability and insufficient learning depth.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actual combat ability advanced, and in the basic form of the large concept of actual combat ability, 36 class hours of large units in each academic year, and 12 actual combat game task groups, this study extracts the key core items and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svolleyball actual combat ability in 1-12 grades, which carri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advanced differentiation from fun games to actual combat competition, from tentative to confrontational, from single to combined techniques, from permeate to use tactics, from simple to complex situations, from rotate to fix role positions, etc. Then the content points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rrelation is close, the difficulty of the upgrade, 432 hours and summarized from the six sections of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techniques and tactics application,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and general physical fitness, show and competition, rules and referee methods, watch and evaluation, which form the large unit spiral arrange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volleyball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with the actual combat task as the main line, and provide a complete case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Keywords:large concept; large unit; task group; actual combat ability advanced; volleyball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排球是一項在短暂一瞬间完成击球,攻防转换速度快,身体不大接触,在完成各自职责的同时还要进行互相补位,个人技术与团队配合要求较高的隔网类集体性运动项目;其乐趣是在实战比赛中多次传接球和互相配合、进攻或防守获得成功[1]。但是,在目前的中小学排球教学中,因压手腕垫球、撑手指传球、全手掌扣球、张虎口发球、空中追踪击球等相对较难的技术特性,使得单一技术学练时间居多,实战比赛时间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以技术学练为主线的6~8课时小单元螺旋式内容排列较为常见[2],又受各地体育中考排球测试单一技术内容居多的指挥棒影响,使得学生对排球项目完整的体验较少,“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成为普遍现象,学生实战能力提升有限,学习的深度不够,并且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段对同一技战术重复性学习,如正面双手垫球与正面屈体扣球、“中一二”进攻与“心跟进”防守等,其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进阶区分度却不高,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而最新发布的《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要求“保证每名学生每周不少于一节排球课”[3],意味着贯穿整个学段的排球超大单元教学对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了新要求。用什么串联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形成纵横维度关联紧密、难度进阶提升的内容体系;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指向熟练掌握排球运动技能的目标;采用什么方式促进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有效果地进行排球学习等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技战术、某一单元、某一学段的排球教学内容的选用与搭配、组织形式与顺序变化,以及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拓展学习理念融入排球教学内容等维度的实践研究,缺少整体研究设计的理论引领和多维实操的系统案例指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基于“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基本形式,提炼出1~12年级学生排球实战能力关键项与教学内容要点,系统构建中小学一体化排球教学内容体系,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突破口,并提供一个1~12年级排球教学内容体系完整案例。

1   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重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的理论基础阐释

1.1  学习进阶理论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在各学段学习同一主题概念时所遵循的连贯与典型的学习路径,一般呈现为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4]。排球学习进阶的对象应是能统整与贯通各类内容,促进深度学习的核心大概念,而非知识、技能、方法等单一小概念。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5]。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发展是排球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学生在实战比赛中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就是实战能力,这也是排球专项运动能力的关键。同时,在提升学生排球实战能力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共同制定与遵守的规则,探讨战术与应对策略,总结不足与接受新挑战,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对手和队友,观赏比赛与评价等行为表现,均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因此,排球学习进阶的核心大概念应是实战能力,其能统整排球知识、技术、战术、比赛、体能等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

但是,不同年级学生的排球实战能力需要在实战情境中长时间、连续性的大单元学习才能进阶提升,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等概念发展才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到高水平,以实战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才能呈现出容量逐步扩大、难度不断递增、关联更加紧密的进阶态势。

1.2  大单元设计理论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的出台,使教学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到大单元设计[6]。而实战能力作为评价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在明确将实战能力进阶提升作为不同阶段学生大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要关注不同单元的横向与纵向的内在逻辑。前者是指一个单元内部的排球知识、技术、战术、比赛、体能等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结;后者是指不同单元之间各类内容各自的纵向联结。为了实现中小学排球教学一体化衔接,促进学生熟练掌握排球运动技能,还要考虑学期、学年、水平、学段之间的纵向联结。

大单元设计还要关注用多少课时学习此单元和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质上是教学过程的长短和合理性的问题。美国体育学者西登拓普(S. Daryl )认为,9课时的单元只能是经验性的体验,容易造成过剩的初级体验,对单元规模的要求至少9课时以上[7]。而排球是随着外部情境变化可作相应变化的、需要学生具备处理外界信息与对事件发生预测的能力的、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目,更适合每学期18课时以上、每学年36课时以上的大单元教学,才能初步达成该学段的实战比赛任务要求,从碎片化教学转向结构化教学,从技战术学练转向排球项目完整体验,帮助学生享受排球运动与学习的乐趣。

1.3  任务驱动理论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为主要结构的教学模式,“任务”来源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与探究欲望[8]。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与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9]。而实战比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最佳方法,是检验学生真实学习行为与结果的表現性任务。实战比赛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强挑战性的真实情境,需要学生有效利用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判断、决策、合作完成的任务。因此,围绕实战比赛任务组建固定的学习共同体,在真实比赛情境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展开排球进阶式学习,形成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新样态,实现从单一维度的技战术学习到多维度的任务学习,是一个更综合、更全面、更完整的过程。

相比以往过多强调单个排球知识点和技战术、脱离情境、难以迁移应用、碎片化的小单元教学,对于组合技术、战术运用、实战比赛则较为忽视;对于规则与裁判方法则是理论知识性教学居多、执裁能力提升不够;观赏与评价更多是校外自主学习的方式,没有直接性指导;无法使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整体性的项目认识与体验[10]。而以中小学12个年级分别对应12个实战比赛任务群为载体的排球教学内容体系更强调整体性设计与系统性进阶的大单元教学,更关注对排球学习的本质认识、项目特性挖掘、实战思维形成、结构化知识与能力形成、角色分工与职责意识培养,逐步形成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2   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组建中小学排球教学任务群的关键步骤解析

2.1  明晰中小学排球教学任务群组建的前提条件

组建排球教学任务群的前提条件主要是明晰学习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时空、学习方式等因素,具体体现为在促进学生实战能力进阶提升的目标导向下,面向全体普通学生,以年级来划分进阶等级,在体育课与排球场较为固定的时空内,班集体中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在36课时/学年内实施,以实战比赛情境为主,融入排球比赛育人理念,以学年学习主题的方式呈现,设计纵横关联、难度递增、进阶区分的12个实战比赛任务。

2.2  明确中小学排球教学任务的落脚点与起始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中提出的教学改革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但对于“掌握”的可检测的行为标准尚未见清晰界定,在国家、地方、学校几个不同层面,对课标、课程、教案不同文本,专家、教师、学生不同人群对于“掌握”的理解也没有达成一致。而从大概念视角出发,可将学生“掌握”排球运动技能的具体行为表现描述为能够在排球实战比赛中,熟练运用多种技战术,打防、补位、拦网等协作配合到位,形成逐步固定的角色位置。这也是12年级实战比赛任务。因排球技术难度较大,所以在兼顾学情、动作发展规律[11]、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特性的同时,可将隔网尝试性抛接球游戏确定为1年级实战比赛任务。

2.3  确定不同年级排球教学任务进阶的区分要素

在提炼出1~12年级学生排球实战能力关键项的基础上,可从趣味游戏到实战比赛、从尝试性到对抗性、从单一技术到组合技术、从渗透到运用战术、从简单情境到复杂情境、从轮换到固定角色位置等方面进行进阶区分,形成中小学不同年级12个排球实战比赛任务(如图1所示)。小学在游戏化教学的基础上,重在培养排球理解力,增强排球场上意识;初中在组合式教学的基础上,重在培养排球场上判断力,增强排球场上决策能力;高中在实战性教学的基础上,重在培养排球场上表现力,增强排球实战能力。

2.4  把握不同学段排球教学任务进阶的等级水平

根据不同学段排球教学实战比赛任务的特征,可将中小学排球教学任务群分为三档12个等级水平,即小学入门档(趣味赛),初中提高档(对抗赛),高中专长档(实战赛)。小学排球教学突出以赛激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球网高度、场地大小、参赛人数等,使80%以上的小学生都能上场参加多个回合的教学比赛。初中排球教学突出以赛促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同的技术组合、战术运用、条件限制等,使80%以上的初中生都能进行有效技战术配合的对抗性比赛。高中排球教学突出以赛代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战情境、规则裁判、角色位置,使80%以上的高中生都能进行较为激烈的实战比赛。如果大学延续排球学习,可进阶定位在专业档(精英赛),以赛提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技战术难度、比赛方式、比赛等级,使80%以上的大学生都能进行较高水平的专业比赛,真正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衔接。

3   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构建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剖析

3.1  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重难点

排球教学内容是一个综合、丰富、有序的体系。一级维度主要包括知识、技术、战术、体能、比赛五大类。排球五大类内容结构逐级细分,种类内容比较繁多[12],且各自的容量、难度、组合、对应关系等有差异。以双手垫球为例,还可继续分为正面垫球、体侧垫球、背向垫球、跨步垫球、低姿垫球、前扑垫球、滚翻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等[13],但并不是所有的垫球技术都会成为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需要围绕排球教学具体任务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序列,选择适于不同年级的排球教学内容要点。

在以往中小学排球教学中,一般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内容序列,考虑较多的是各类内容的单线纵向逻辑关系,较少进行不同内容之间横向衔接的深度分析,纵横关联的整体性思考就更易被忽略。此外,对于不同内容纵向的进阶划分也不是很清晰,对实战运用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单个技术教学,例如垫球技术更多停留在自抛自垫、自垫球、对垫球、对墙垫球、垫传球等学练层面,难以进阶到向固定位置垫球(2号位或3号位)、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传垫球防守等实战层面;对不同技术的组合关注进阶性不强,例如:单个技术、垫传、发垫传、发垫传扣、发垫传扣拦、两人打防、一次进攻配合等。因此,确定教学任务、厘清纵横关联、分析概念序列、梳理内容要点是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重点与难点。

3.2  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构建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

在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以1~12年级排球实战比赛任务的相关内容与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本年级实战比赛任务的关联度为主进行横向衔接,以同类概念学习的难易度为主进行纵向进阶,兼顾学生学习的适切度与内容首次出现的适宜度、在实战比赛时的运用率与乐趣点,以及不同技战术的对应关系,例如:发球与接发球、垫球与传球、扣球与拦网、进攻与防守战术等,参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球类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技战术运用、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类内容维度[14],梳理各类内容要点,形成以12个实战比赛任务为主线的、36课时/学年的大单元螺旋式排列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其中,内容要点呈现的大多是各年级新授内容,但不同年级同类内容没有提及并非代表不学,而是因为方式改变的延续性学习,例如:新授变复习、单一技术变组合技术、学练变实战运用等;或是课时所占比例较少无法单独呈现,例如:准备姿势与移动、起跳与掩护等无球技术练习;或是辅助内容,例如专项体能与一般体能,呈现的基本是移动类、跳跃类、柔韧类、心肺耐力类、肌肉力量类等专项体能练习,一般体能内容占比较少。而在展示与比赛的内容要点中均单列出一个嘉年华或小赛季(建议6课时/学年以上,高年级占比可逐步加大),其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将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的内容进行一体化教学,通过角色分配、任务分工、分组轮换等方式,实现同步与异步交互性学习,通过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完整体验、现实问题解决、实战思维训练的真实比赛情境,强化不同大单元“精学、勤练、常赛”的主题式、任务式、进阶式深度学习。这样的内容体系可使各类内容之间纵横关联更加紧密,组合技术学练更加充分,防守救球与保护等球场意识、集体精神与职责分担等品行培养更加外显,使得排球核心知识与技能更具教育价值,学生学习的主體感与获得感更为强烈。

4   结束语

排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受排球项目特性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体育学科本质和教学规律、体育教师专项经历和教学逻辑、学校场地设施和教学形式等众多因素,还可以有更多元的案例呈现,但其逻辑起点一定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能力的提高,落实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探索性地提出基于“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以“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为基本形式重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中小学排球教学一体化的深入研究。

此外,本研究是依据中小学排球传统校的实验研究结果而得出的结论,各学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酌情上下调整实战任务、教学内容与课时比例。其中的1~12个年级也相当于1~12个能力等级,如果学生连续学习排球,处于几年级就基本等同于哪个等级,如果学生不是连续学习排球,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年级的学习主题,逐步递进式学习。再者,小学1~2年级开展排球教学难度较大,可直接将小学3年级隔网尝试性垫球比赛作为学习起始点。本研究后续将在不同类别学校进行实证研究,为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推广提供更精准的科学性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庆新. 基于项目特性创设真实情境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J]. 中国学校体育,2017,36(11):30.

[2]  贾洪洲. 体育教材内容排列原理探索[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9):637.

[3]  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特色学校遴选等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0〕5号)[EB/OL]. (2020-02-07)[2021-02-1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2002/t20200214_421044. html.

[4]  刘晟,刘恩山. 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教育学报,2012,8(2):81.

[5]  尹志华. 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J]. 体育教学,2019,39(1):13.

[6]  崔允漷. 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40(2):11.

[7]  潘建芬. 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以體育课程为例[J]. 基础教育课程,2018,15(19):40.

[8]  刘建强. 任务驱动: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策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33(1):81.

[9]  季浏.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 体育科学,2018,38(2):3.

[10]  刘月霞,郭华.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6.

[11]  PAYNE G,耿培新,梁国立. 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4.

[12]  耿培新, 陈珂琦,李文江,等. 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7-143.

[13]  于可红. 排球训练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9.

猜你喜欢

大单元大概念
多元“对话”促结构融通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及课堂类型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