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教育 以生为本

2021-09-05冯常燕

考试周刊 2021年66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伤害事故安全隐患

冯常燕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因为涉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锻炼,如果相关措施不到位,会出现损伤拉伤等意外伤害事件,给体育教学正常秩序带来困扰。部分教师在当下社会各界关于中小学生身体安全集中关注的背景下,为防止各类意外事故产生,就会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因噎废食,主观简化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程序,达不到体育教学的预期目标。针对该类情况,从学生主体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化安全教育,切实做好意外事故的防范与处理工作,是当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防范策略;安全隐患;健康成长

一、 引言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安全防范工作一直是科学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任何的体育项目都必须在确保安全措施到位的基础上再开展,这样才能确保师生的身体安全,保障教学的正常秩序。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危害是极大的,不仅会对学生本身的身体和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也会给学生背后的家庭、教师、相关的管理责任人带来长远的影响。针对极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事故,学校要全面认真地分析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以问题为导向,切实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多措并举,做好初中体育教学的预防工作,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加强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防范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简明的理论指导,大量的身体运动练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基本身体素养、体育技能、身心健康提升的教学课程。体育教学已成为必修课,当前的体育教学已经有了更加宽泛的功能延伸,比如增强师生互动,缓解学业压力,拓宽眼界,改善学习氛围等作用,体育课程也成为广大中学生较为偏爱的一门课程之一。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由于主客观原因等多重方面的作用,会有一些训练意外情况发生,有些较为严重的,就会演变为事故,这些意外事故既会破坏教学的相关秩序,又会给受伤同学留下一定的身心创伤,还会引起其他同学的畏惧心理,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在应对该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的担当意识不强,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就搞一刀切,任意降低教学的难度,减少训练的强度,只让学生去从事简单的重复的动作训练,这样的做法尽管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十分不利的。第一,学生无法依照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全部的相关体育技能,身体素质的提升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第二,长期在单一固定的训练模式下学习训练,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和懈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导致体育教学课堂的效率也会被逐步地降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第三,不利于长期的安全教育,学生都是在较为简单的动作训练环境下接受安全教育,掌握的安全防范技能有限,也没有过多的体育训练事故预防经验,缺少相关的应对策略,防范意识和水平都是在初级阶段,同时因为在日常的体育课训练中不会遇到较为高难度的动作,学生在安全事故方面也会产生麻痹大意,久而久之可能把原有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会抛之脑后,让原有的防护能力也逐渐消失,安全教育适得其反。

由此来看,深入的分析造成初中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出现的根本原因,结合学生的實际情况,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促进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三、 初中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客观原因分析

(一)体育课程本身特性具有一定危险性

与比普通的文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侧重于身体本身的锻炼,在课程中,学生要调动身体机能因素,从事相应的运动项目,这中间就客观存在着一定的事故风险。比如人教版体育中的短跑、接力、立定跳远等田径项目,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体育竞技项目,本身就会可能引发诸如摔跤、身体碰撞、器材撞击等客观的意外事故。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设计体育安全教学方案,做好演示和现场的指导工作。

(二)学生本身的体育素养存在差异

体育课程是要学生的身体内在潜能的进一步激发,各项身体器官要协调配合,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而在当前的社会条件和家庭背景下,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从小可能就没有被有效地引导,运动意识不强,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一定的锻炼,柔韧性、耐力、持久力、爆发力、协调性、灵活性等各类的具体身体指标也是存在较大不同。而体育教学中不同项目对于学生某个方面的身体指标能力的要求也是有层次区别的,比如体操就是对柔韧性要求高,如果前期的热身运动不到位,韧带拉伸没有打开,就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或者是运动事故。

四、 初中体育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主观原因分析

(一)有关主体在体育安全教学与锻炼中理念问题

有些教学实施主体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在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上也是为其他学科让路,没有做到应投尽投,应保尽保,配备的师资力量、体育设施、知识资源都较为匮乏,在安全保障的投入上也是主要依靠召开会议传达落实,教师的口头教导等方式,没有全面开展体育安全训练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比如公开课、实训演练等项目,虽然让学生对现在体育锻炼的观念已经深入,具备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是落实到具体的细节当中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在安全防范上的做法也是较为简单粗暴,对具有危险性的项目一律暂停,认为可能存在事故风险的环节一律省略,这样的做法是不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建设性的。家长主体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本身的运动风险特性,对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出现的所有意外情况都简单地认为是教学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也没有鼓励学生去主动了解体育教学的安全事故,切身去尝试防范和化解各类运动事故,只是一味地尽量避免可能出现事故的体育运动,这样的观念传导给学生之后,就会进一步地加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畏惧心理,不敢大胆开展体育锻炼,这种消极和畏惧的心理在实际的事故应对当中是极为不利的,它会让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无法有效地采取手段来规避可能发生的事故,当事故来临时,也难以灵活应对,把事故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伤害事故安全隐患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