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实困境及实践探寻

2021-09-05郜晶晶潘金刚

关键词: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大学生

郜晶晶 潘金刚

摘 要:大学生是时代奋进的生力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能力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通过调查各高校大学生的农村创业状况发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面临良好的创业机遇。但大部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要始终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观、奋斗幸福观、创业观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解决问题的价值旨归,深入分析制约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因素,积极探讨改进对策,高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农村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创业状况;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这一重大战略,不仅有利于乡村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创业的平台和机遇。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就业创业问题突出。因此,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任务和难题。

一、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实施,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光明的前景和有力的扶持。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农村创业面临的困难及迫切的需求,从而找出较好的整改措施,我们对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政府、社会、高校及学生自身等多个角度通过调查数据对其现状进行考察。

(一)政府政策制定喜人,但落实力度不足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牵引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例如: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行学费减免措施;开通贷款渠道;提供创业知识培训等。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尽管创业之路艰难,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创业青年。其中一个典型事例就是四川大学的杨大可,他在毕业之后积极到农村发展梨园产业,不仅自己收获了成功,更带领了村民致富[1]。

调查也反映了大学生对政府服务的更多诉求。人民论坛2018年问卷调查显示:在受访干部中,有46%的人表示其工作积极性远不如从前。政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有待提高[2]。同时,政府在创业的后期阶段经营和风险测控的帮扶力度不够,这正是创业的难点。调查发现:有42.5%的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是农村创业的最大困难,认为缺乏社会资源、缺少市场了解的大学生分别占比21%和28.6%。在大学生创业者中,有56%的人认为资金支持政策仍有待落实。

(二)农村创业前景光明,但建设发展较慢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勾画出了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旅游服务、文化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农村创新创业领域大幅扩散。调查结果显示:有8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农村地区的创业软环境整体得到改善。近五成的创业大学生表示农村社会的创业环境呈现“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据调查,近五年已有750万人返乡创业,创办企业数达92万,涵盖各个领域,家庭式农场大批涌现[3]。农村创业将迎来全新的局面,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地区、氛围具有较强影响作用。其中,父母亲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其创业意向得分明显高于父母没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父母对创业的态度以及对创业知识的了解都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毕业生的择业意愿调查中發现:选择到农村创业的人数仅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还有部分选择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因为农村地区的条件限制,最终不得不放弃创业,返回城市就业。

(三)高校教育历史悠久,但模式体系单一

创业教育关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大部分院校成立了“创业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创业教育。据专业部门统计,我国已有一万多所职业院校成立了近10万个专业点,学生人数达2600多万,职业教育体系跃居世界第一。[4]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并日趋走向成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且有62.3%的人认为“当前的校园文化对创新和创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将创业教育明确定位为全面、专业、详尽的“广谱式”创业教育体系。[5]但我们对创业大学生的调研结果却是:接受过比较专业的创业教育的只占总人数的8.4%,很少听过创业知识和从未接受相关教育的分别占比61%和25%。且有55%大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创业教育对创业帮助很大”的观点持“不赞同”态度。42%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创业的实践能力是影响他们创业的主要因素。农业部门曾做出统计,92%的文盲、半文盲集聚农村地区,劳动力中,技术人才占比0.71%。[1]使大学生实现到农村创业更加困难。

(四)学生创业人数增多,但自我认知有误

当前,我国的就业机制已经由统包分配转变为自主、双向、灵活的方式。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本科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80%,其中,来自“985”、“211”高校的占43%。数据充分表明创业学生大多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推翻了以往“难就业的大学生才会选择创业”的错误认知。创业大学生中,认为自己在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创新接受能力方面优于其他群体的占69%。大学生创业已成主流趋势。

创业意愿充分反映创业状况。《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表明:愿意创业的大学生比例有所增多,但具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仅占26%。[6]调查发现,54%的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明显高于自身现实状况,具有农村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例仅32%。迫于城市就业、生存压力以及回农村方便照顾家人等外在因素而选择创业的有61%,这些人并非真正愿意创业。此外,仍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倾向于发达的城市、稳定的工作。

二、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实困境

详细调查所得数据及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便会发现,大学生仍面临诸多农村创业困境。政府方面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方面体现在环境建设不到位、氛围不强烈;高校教育方面反映在知识传授不足、实践活动缺失;学生方面表征在自我定位、农村认知的缺乏。

(一)政府政策不完善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实现

重庆理工大学的刘远进受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启示,创建了面向在校大学生的“e路校园网”团购网站。他善于分析市场空缺,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但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缺乏,创业之路屡屡受挫。加之规避风险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刘远进的创业之路以失败而告终。此外,根据北大清华联合对995家企业的调查:受疫情影响,85.01%的企业资金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7]。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成败影响深远。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大学生才华施展的重大难题。无论哪个领域的创业,都具有或多或少的风险,资金更是大学生创业的首要条件。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没有太多的积蓄,在创业方面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政府缺乏对学生资金方面的支持,或者支持的力度不够、区域不到位,以及农村地区的工作环境仍有待改善等,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遇到的困难较多、压力过大乃至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制度設置不健全使大学生对农村创业心存顾虑。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一方面担心国家和政府对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担心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办事不公正、对职员差别对待,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担心监管部门负责人员办事效率低、懒散不称职。一些政策在制定时,没有进行实际考察,甚至与社会整体的创业系统、大学生的创业实情脱节,导致政策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显著。

(二)社会氛围不浓厚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热情

出身于山东农村贫困家庭的刘玉栋,从小就有一个创业梦。为了梦想,他从修自行车、收酒瓶做起,不断学习,踏实勤奋,但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和村里街坊的质疑。他时常感到困惑,到底是坚持梦想还是听从父母的意见盖房子结婚。最终,他选择了坚持自己,成为外国名酒的代理商。虽然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和亲朋的质疑,使他的创业之路压力倍增。在我们对农村创业大学生的调查中,受家庭反对和舆论压力而放弃创业的占34.2%。

首先,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是限制大学生认知的关键因素。为响应新农村的号召,现代因素不断被加入传统农业中,但农村相比于城市,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设施建设不够全面;创业元素单一;市场相对缺乏;人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创业意识相对薄弱,信息交换阻碍较多。这些都对引入新科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很难深入实地了解乡村,缺乏真正的实践认识。很难了解到充足的农业、农民、农村知识,缺少农村创业的机会。

其次,家庭成员的阻碍是使大学生奋斗丧失自主性的一大成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思想,一部分家长认为考取大学就是为了走向大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普遍认为回到农村是错误的选择,是失败的标志。问卷结果显示:渴望拥有工作自主权的大学生占比85%。而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便是家长的质疑。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有到农村发展的想法,但迫于亲戚朋友的反对,以及社会上许多人的认知问题,最终无法实现到农村创业的愿望,只能选择到城市发展。

(三)高校教育不到位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能力

《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大学生创业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在2015的创业大学生中,三年后仅有44.8%的人仍坚持自主创业,2014为46.2%。[8]西安理工大学的小黄同学,在参加了市政府举办的创业政策大会后,决定建立大学生求职网站。然而在市场调研和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创业条件分析不足、社会经验缺乏,他很快便退下阵来,并决定先积累几年工作经验,再继续完成梦想。对此,他懊悔地说:“如果学校多开设一些创业指导讲解的课程,来指引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创业的困难程度便会减轻很多。”还有上面讲到的重庆理工大学的刘远进,尽管接受过创与理论知识的课程学习,但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对许多问题考虑不周导致创业失败。

首先,忽视农村创业知识的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发挥的主要弊病。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体制脱离了目前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很多大学生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市场竞争,仍需加强学习,到农村创业的能力和素质更是不足。很多高校没有将农村创业知识教育作为单独的课程,只是将其作为普通公共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仍有一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只是针对城市地区的创业,缺乏对农村地区有关创业方面知识的讲解和教育,导致大学生对农村地区的陌生,直接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的发挥。

其次,缺少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的樊篱。在以往的创业教育方面,高校普遍采用课堂教学或开展讲座的模式,帮助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创业知识,但却忽视了具有专业性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大学生由于缺乏创业的实践能力,单单依靠对创业的热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创业环境和资源与城市存在明显的差距,很难在短时期内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高校恰恰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没有将这方面的教育落到实处。这就势必会导致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失败率增加、积极性锐减。

(四)学生认知不合理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态度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郭晨同学,带队创建了“蓝潮”同城购物商城。这一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买方和卖方均为哈尔滨市人,主要通过缩短物流距离和时间来节约物流耗费。该项目得到了学校的资金资助,发展迅速,运营顺畅。但由于郭晨对市场的认知不足,同城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发展,不利于企业长远规划。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近八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为缺乏合理的认知。

首先,缺乏清晰的自我定位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困境所在。当前大学生“眼高手低”现象突出,拥有令人产生优越感的高学历,却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达不到各单位的用人标准[9]。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只把目光聚焦在大城市,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缺乏清晰的认识,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没有充分的了解。例如,家乡在农村的大学生,特别是学习与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或许比留在大城市更容易取得成功。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最终造成了大城市就业创业竞争激烈,而急需优秀人才的农村地区难以吸引大学生就业。

其次,缺乏合理的农村发展认知是大学生择业受限的外在因素。过去,农村相比于城市,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都显得十分落后。但是,随着我国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认识到农村地区的重要性。目前,农村发展的短板已经基本补齐。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通过实施城镇化建设,把水泥路修到了农村的家门口。农村地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部分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对农村的发展状况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农村资源丰富、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特点其实更有利于满足自己的需求。

三、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实践探寻

随着“创新创业”概念的提出,国家对创业能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我们仍应高度重视。社会就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进步的。

(一)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基础:完善政策

黑龙江大学的毕业生王郑涵和几位朋友创建了“金泰科技”有限公司,在空中互动系统、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创业的高度重视、资金支持的充足以及导师朱勇的合理建议。这犹如一道屏障,使王郑涵大胆创新,无后顾之忧。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巩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0]我国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备资金,设立大学生到乡村创业的专项经费,动员全社会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此外,政府要着重关注女大学生的创业状况,及时了解她们的创业意向,对于那些积极到农村创业的女大学生应该加强教育,并给予她们以及她们的家人一定的资金扶持,使她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現自己的抱负。

第二,完善各项制度,落实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观中多次强调民心的重要性。并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等名句来警醒全党要关注民心[11]。我国政府必须及时完善各项制度,及时了解人民的需求,顺应民心。减少甚至消除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担忧。首先,政府应该切实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设立创业服务中心,专门提供技能、政策、资金等问题的帮助。加大对农村创业大学生的奖励。其次,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保障国家关于农村创业的各项制度能够顺利实施,避免相关部门办事不公、信息不透明等情况的发生。最后,政府应该选派更多优秀干部来实施相关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裁减懒散、不称职干部。

(二)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保障:营造氛围

河南工程学院的大学生赵作霖,运用所学的营销与策划专业分析山药的市场状况,辞去高薪工作开始了网络营销山药的创业。他的创业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和邻居的一致认可,妻子还把彩礼钱都拿出来支持他创业,这更加坚定了赵作霖创业的信心。夫妻同心使生意越做越大,父母也给他“打工”,帮助他创业。正是在这良好的氛围下,赵作霖不仅自己收获了财富,更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

第一,优化创业环境,满足创业需求。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强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良好的创业环境。部分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不仅存在“经济贫困”的问题,还存在着严重的“精神贫困”问题。我们在加大对农村地区资金、设施方面的投入的同时,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信息交流与互通,增强创新意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要着力解决在就业帮扶、工商管理、技能培训等方面设立门槛的不公平现象。社会各部门要加强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力支持大学生农村创业,满足其创新创业需求。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发挥榜样作用。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充分发挥村长、队长的带头作用。积极聚集广大群众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农村创业知识宣讲。此外,树立榜样可以为大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效引导大学生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时间里,坚持每天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百姓同甘共苦,是当代青年的榜样[12]。乡、市政府应积极收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成功事例,并在宣传教育讲座上对此进行表彰。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资金支持、礼品奖励、对其家庭进行各方面照顾等方式进行鼓励。让全社会成员以此为荣,不断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三)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关键:加强教育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仇志伟、陈杰在学校设立了“快递超市”,为师生收发快递,并与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的支持帮助和知识传授。学校专门为他们提供了校医院旁边的简易棚作为创业基地,并给予资金支持,并有专门的教师定期视察指导,帮助他们做出正确规划,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创业团队得到快速发展,少走许多弯路。还有重庆工商大学的李旭,也是在学校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设立了书报亭。在学校的指导和资金帮助下,一批批大学生得到了成长,交流、管理、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第一,丰富教学模式,加强管理服务。高校教学要充分拓宽知识面、创新教学方式。积极邀请具有创业经验的专家开展创业知识讲座,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信。上好“形势政策”课程,定期开展国内外创业形势的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创业形式动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优势与不足,结合实际地选择创业方向。同时,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服务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各大高校建立了行政部门与科研处、学生处、财务处多部门之间统一管理与协调配合的运营管理模式[13]。高校之间应互相交流经验,百花齐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二,组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技能。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對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4]这充分肯定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各大高校在加强对学生农村创业知识的教育和意识的培养的同时,应该在实践中帮助大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应该组织各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应的农村创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工作,培养他们的农村创业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在毕业时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加大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使其不断适应乡村地区的发展模式。对于不同专业的教育应有所侧重,把握不同性别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一特殊性,分别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

(四)推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根本:充实自身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高一曦从小热爱剪纸艺术,并长期坚持,刻苦练习,剪纸水平不断提高。她善于创新,在传统剪纸艺术中融入时尚元素,得到了校长的认可。她与美术专业的同学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发挥自身长处,建立了创业团队,与企业合作并开拓了国外市场。齐齐哈尔大学的刘媛媛也是充分利用了自己极强的沟通能力和严谨认真的优势,设立了西服定制的服装工作室。包括带领乡村人们开拓山药市场致富的赵作霖,他们都对自身有充分的认知,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对农村也有一定的认知,这是他们创业成功的关键。

第一,学习创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许多关于奋斗和幸福关系的论断。诸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15]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尽管全社会都在鼓励创业,但创业成功绝非易事,因此,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查找相关资料,参加相关论坛,与师生进行讨论,吸取经验,改善不足。学会规划,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同时,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组建团队,多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增加自己创业成功的几率。

第二,秉承奋斗精神,调节创业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我们:“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1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启示我们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勇气,要有敢于争先的魄力。此外,大学生应该通过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学习,逐渐锻炼自己以理性的心态对待创业形势。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用现实的眼光选择创业的环境。要认识到农村地区或基层单位,或许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长远发展。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要过多地依赖父母,更不能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应该在认真考虑父母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地做出选择。

四、结论与展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可见,大学生农村创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制约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政策的高效落实、农村建设的不断进步、高校教育的改进创新及大学生创业的能力提高是推动大学生农村创业取得成功的核心要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学历普遍提高,未来将会有更多高学历的专业领域人才,这势必导致就业难度的进一步增加。但与此同时,也会激励更多学历不占优势的大学生选择创业,尤其是激发他们挖掘农村创业资源的潜力。而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凭借自己对所学领域的精通程度,更有利于创业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创业,尤其是农村创业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应牢牢把握这一趋势,着力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经验少、保障差的三大难点,为大学生农村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关朋,孙云龙.新农村视域下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7):747-751.

[2] 调查报告:群众眼中的基层干部与基层干部眼中的自己[J].国家治理,2018(4).

[3] 宋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9,(22):58-61.

[4] 我国教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N].中国教育报,2017-09-29(1).

[5] 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

[6] 打造友好型创业生态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1-08(2).

[7]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EB/OL].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e4ca8268e9f090e982e0175,2020-02-19.

[8] 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814/16/60953837_854828120.shtml,2019-08-14.

[9] 严鸿雁.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11):111-113.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1] 李景平,张晋宏.习近平新时代的政治观[J].长白学刊,2019(01):38-46.

[12] 冯赵建.工科高校加强青年创新创业观教育的路径探析——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281-284.

[13] 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人民出版社,2018,(10):391.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136. [15] 吴永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奋斗幸福观”[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73-77,152-153.

[16] 徐晓宁,任嵩.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奋斗精神养成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7):128-131.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